商代後半期,周族為何從忠臣變為仇敵? | 經典中國通史27


商代後半期,周族為何從忠臣變為仇敵? | 經典中國通史27

武乙末年,商朝和周族的君臣關係有所發展。武乙、文丁時期的卜辭中有“命周侯,今生月無禍”的記載。這是占卜商王要受命周侯做某件事,從現在至下一個月(生月)有無災禍的卜辭。周族在武丁時期的卜辭中稱作“周方”或“周”。

武丁時周臣服於商,經常要勤勞於王事,卜辭中叫做“古王事”。聽從商王的調遣,向商王朝進貢龜甲和牛,還要進獻祭祀時祈雨用的女巫,供家內使用的女奴。武丁妃中有一個叫做“婦周”的,就是周方從秦地(今甘肅天水與清水之間)選來進獻給武丁的美女。

商周關係尚稱融治,但有時也有矛盾,一旦周方不勤勞王事時,武丁就要命“多子族”(王族親軍)或犬侯、倉侯這些與周為鄰的諸侯去警告,迫其服商,這在卜辭中叫做“璞周”。從甲骨文中來看,商周關係從武丁至武乙時都還正常。

甲骨文中的周,也就是建立周王朝姬姓族的先祖。古書中記載周的始祖是協助大禹治水的農官后稷。后稷的兒子,夏王朝建立後仍作夏的農官,夏太康失國,后稷的兒子逃到西部戎人和狄人部落的地區去。周族擅長農業,到戎狄地區,就定居開墾土地從事耕種,所以一直在戎狄地區生活了十幾代。

入商以後傳至古公亶父時,戎狄便多次與古公亶父發生衝突。最後還是受不了部落的排擠便率領族人離開居住了十幾代的豳地(今陝西旬邑西), 來到岐山下(今陝西岐山),在那裡開闢土地,修建城邑,建立家園。此地就是古書中的“周原”。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叫太伯,次子叫仲雍,幼子叫季歷。季歷娶妻太妊,生子叫昌,從小聰明穎秀,深得古公亶父鍾愛。

根據甲骨文記載來看,古公亶父時已被商封為諸侯,所以古公亶父有意要將侯位傳給季歷。太伯、仲雍見此情景,就相偕逃到東南方的吳地 (今江蘇無錫,也有學者認為是在今陝西寶雞附近) ,這是有意讓季歷繼承侯位。

商代後半期,周族為何從忠臣變為仇敵? | 經典中國通史27

後來古公亶父病死,季歷繼位為周侯。來到岐山下以後,利用周原這片有良好自然條件的土地,大力發展農業,影響所及,連附近地區的一些氏族、部落也都歸附於周侯。

季歷繼位以後,又加以發展,勢力逐漸強大。這時商周關係正處於融洽時期,商王武乙對周侯季歷授以征伐大權。於是季歷率兵西伐程(今陝西咸陽)、北征義渠(今寧夏固原),滅了程,活捉了義渠首領,自此周的聲威大振。

季歷為了表示是商王朝的諸侯,在武乙末年帶了貢物來到商朝見武乙。武乙見周侯在西部地區雖然勢力強大,但還是臣服於商王朝,非常高興,便賞賜給季歷30裡土地、美玉10雙、良馬10匹。

武乙得到周侯季歷的協助,征服了西部地區的一些方國,因此只相信用武力才能統治,對商族傳統的迷信上帝鬼神產生了懷疑。加之對史官們藉助祭祀、占卜來干涉他的行為非常不滿。

在許多情況下,占卜由他自己來執行,不要史官們代言,在他這時期的卜辭中,有貞人(史官) 的不多。武乙為了加強王權,打破神權,命令工匠雕了個木偶,稱做天神。並命令把這個木偶安置在王廷中,設下賭局,召集朝臣們來觀局,他要親自與天神賭博。

有一史官告訴他,木偶不會賭博,他便命這個史官代替天神來和他賭,史官只得應付,步步退讓。武乙連贏三局,便問道:“你既是能替天神言事,為何還輸,可見天神無靈。” 便命侍衛們將木偶的衣冠剝去,痛打一頓。在場的史官們嚇得面色蒼白,背後罵他:無道,無道!武乙知道以後,也不以為意。

又命工匠縫了一個皮革口袋,裡面灌滿了牛羊血,在郊外立了一根很高的木杆,命人將口袋掛在杆上,下令史官、朝臣和人民都來看他射天。等待大家到了以後,他便持弓用箭將口袋射破,血水噴流,然後他大笑說:“天也被我射得流血了”。

自此以後,史官們不敢再幹預武乙的行動。武乙則更加放蕩,仗恃能以武力制人,就無所顧忌地經常帶領隊伍出去打獵。

商代後半期,周族為何從忠臣變為仇敵? | 經典中國通史27

周侯季歷朝見武乙受賞以後,又征伐了西落鬼戎,把這個部落的大小頭目俘虜了20個,並派使臣向武乙報捷。武乙得知季歷又征服了一個大部落,便率領人馬向西部地區去打獵,越來越遠,到了黃河和渭水之間。

有一天,正走到一個山頂上,忽然雷雨交加,武乙的衣服也淋溼了,還沒來得及避雨,就被雷電擊死。

這當然就給那些迷信很深的史官們提供了一個觸怒天神、被天誅罰的藉口,也給後代迷信的史官們提供了一個武乙暴虐無道、天怒人怨才被雷擊死的因果報應的證明。

其實說武乙暴虐,根據就是說他打木偶天神、射天,喜歡打獵,再沒有見其他資料。但他在迷信鬼神很深的商王中,敢於藐視天神,打破神權,加強王權,是個有所作為的人。至於被雷擊死,那完全是不懂得科學,在山頂上不知避雷雨的結果。

武乙在位約35年,他的兒子文丁繼王位。武乙時王權有所加強,王室內部較穩定,商王朝的統治較鞏固,原來叛商的一些方國又臣服於商。商王朝的勢力一直在向西部地區發展。

文丁即位以後,周季歷仍對商勤勞王事。文丁繼位的第二年,族居在燕京山(今山西靜樂東北)一帶的燕京戎叛商,季歷率兵前往征伐,結果被燕京戎打得打敗。

過了兩年,季歷又率軍征伐族居在餘吾(今山西長治市西北)的餘吾戎,餘吾戎敗而降周。季歷遣使到商王朝向文丁報捷。文丁聞報非常高興,任命季歷為商的牧師(地方長官),掌管商王朝西部地區征伐的事。又過三年,季歷征伐始呼戎,始呼戎又敗而降周。過了幾年季歷又出兵征伐翳徒戎,俘虜了3個翳徒戎的大頭目,向文丁獻捷。

文丁看見季歷征伐了西部地區許多戎人部落,並其土地、人口,奪其武器、財物,將大量的戰俘變為奴隸,勢力大增,又越來越向東發展,開始對周猜忌。

季歷獻俘報捷,文丁表面裝作高興,還以祭祀時使用的美酒賜給季歷。這在當時來說是一種最高的獎賞。同時,商王還加封季歷為西伯(統率西部地區最大的諸侯)。

可是正當季歷要辭朝回周時,文丁突然下令將季歷囚禁起來,將季歷的隨從放回周,季歷一氣之下就死在商都。古書中說“文丁殺季歷”(《竹書紀年》),就是這回事。

周季歷死後,兒子昌(後來稱作文王)繼位為周侯,為了報父仇,做了積極的準備。過了兩年,文丁病死,在位約13年。文丁的兒子帝乙繼王位。

商代後半期,周族為何從忠臣變為仇敵? | 經典中國通史27

帝乙繼位後的第二年,周侯昌已準備兵力向商進攻。帝乙很清楚昌是要為父報仇。他感到父親文丁的做法實在過分,本來周季歷在西部地區征伐諸戎是為商勤勞王事,雖然周的勢力有所擴大,可是並沒有叛商的意圖。

這時地處東南地區的人方,趁商周交惡之時,舉眾叛商。人方是東夷一個有很大勢力的方國,其活動的範圍也很大,主要是在淮水中下游以南的地區。

由於人方叛商的影響所及,地處商王朝東部的盂方(今河南睢縣一帶)和人方近鄰的林方(今安徽鳳陽一帶)也先後叛商。帝乙為了不至於東西受敵,對周侯昌採取和親的辦法來緩和西部地區的矛盾。

文丁有一個有幼女,生得美麗端莊,為了緩和與周的矛盾,帝乙派使入周,先是向昌致歉,向昌表示:父輩們所做之事已經過去,現在商王準備將自己的胞妹嫁與周侯為妻。

當時周雖然勢力有所增大,又作了準備伐商報仇。但週考慮帝乙到底還是統率全國的天子,叛商者少,臣商者多,伐商甚無把握,不如暫去前嫌,恢復親善。於是又備辦了貢物,遣使入商朝見帝乙,定日迎娶帝乙之妹。

帝乙為了極力拉攏周,特意備辦了十分豐厚的陪送財物,又派自己的親軍衛隊護送妹妹至周成親。昌也盡力把婚事辦得隆重盛大。

周人一直自稱“小邦周”,能與大邦天子之妹聯姻,認為是“天作之合”,後世以此作為祝賀結婚的吉祥語,便成為一句成語。

由於商周聯姻,惡化了的關係得到了暫時緩和。昌受命繼承季歷的封號仍為西伯,掌握西部地區的征伐大權,以繼續維護商王朝在那裡的統治。不過昌吸取了父親季歷的教訓,對商還是存有戒心。而對於叛商的各戎狄不再採取大規模的征伐,更多的採取各種手段去籠絡、收買,以爭取人心。

商代後半期,周族為何從忠臣變為仇敵? | 經典中國通史27

帝乙緩和了西部的矛盾以後,才整頓人馬,親自率軍向東南方進發去征伐人方。帝乙徵人方是商末歷史中很重要的事件,根據現有的資料,帝乙征伐人方是從帝乙即位後的第十年九月甲午這一天開始。

商王每次出征前都要舉行祭祀,祈求上天和祖先保佑征伐的勝利。帝乙徵人方還調集了東南部地區的一些諸侯,其中攸地(今河南永城和安徽宿縣之間)的諸侯喜隨同帝乙率兵進徵。

甲午這一天帝乙親自在大邑商舉行了出征前的祭祀,而且用龜甲和牛骨進行了占卜。結果是得到了吉兆,次日就有攸侯喜率領著大軍跟隨帝乙出發。

當時交通不方便,還有不少的地方未開發,也沒有大路可行,東南地區又是江河縱橫、沼澤遍佈惡地區,帝乙率領的商軍又是步兵,行動不是很快。

商王們出征時,往往是沿途打獵,這不完全是為了遊玩,因為當時人口不多,邑落稀疏,有許多地方還無人居住,只有鳥獸出沒。打獵一方面是練兵,另一方面是獲取些野物,補給軍隊。

這樣走走停停,便需要很長時間。征伐人方花了大約一年以上的時間。商軍是正規隊伍,加上各地臣商的諸侯的協助,人方當然不經一擊,被打敗後向南分散逃跑。帝乙也未繼續追擊,帶上俘虜和戰利品就班師回朝。

帝乙在位的第十五年,人方又聚集起來侵擾臣商的諸侯地區,帝乙又再次率軍出征,這次動用的兵力比第一次還多,所經地方和第一次差不多,俘獲了人方的一些大頭目,還焚燒了幾處聚居的邑落。這樣使東部地區暫時得安寧。

帝乙還征伐過盂方,盂方本來早就臣服商王朝,其首領也被封為方伯,一直是在商王朝勤勞王事。到了帝乙時期,這個盂方伯叫炎,受了人方的影響,也起來叛商,盂方伯炎的勢力小,又在商族老家商丘附近,帝乙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把他征服了。

帝乙在位約20多年病死,由他的兒子帝辛繼王位,帝辛就是紂王。

本文內容編選自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中國讀本《經典中國通史》之《夏商史話》。《夏商史話》作者為孟世凱先生,1935年4月出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商代後半期,周族為何從忠臣變為仇敵? | 經典中國通史27

《經典中國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別是:《夏商史話》《西周史話》《春秋史話》《戰國史話》《秦漢史話(上)》《秦漢史話(下)》《三國史話》《兩晉南北朝史話》《隋唐史話(上)》《隋唐史話(下)》《五代史話》《宋朝史話》《元朝史話》《明朝史話》《清前期史話》《晚清史話》。

這套書是由17位大多出生於上世紀上半葉的老一輩歷史學家,耗時數年,精心編撰而成。從夏商到晚清的歷史遷徙,五千年華夏史全景描繪,專業權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傳世經典,值得學習珍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