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最终失败,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刘备死要面子活受罪

《隆中对》最终失败,一个很易被忽略的因素:刘备死要面子活受罪


《隆中对》是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创业战略,让刘备拨云见日。刘备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实施,职业生涯从此开挂。先取荆州立足,后取益州壮大。但第三步,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北伐没有成功,隆中对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隆中对》最终失败,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刘备死要面子活受罪

隆中对

事后分析,隆中对最终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有两条至关重要:

  • 其一,关羽大意失荆州,引发刘备伐吴失败,蜀汉国力急剧衰落。
  • 其二,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庞统阵亡,间接导致荆州丢失。

而导致这两个结果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因素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刘备"死要面子活受罪"!

一、"死要面子"不忍夺同宗之业,将荆州拱手让于曹操

刘备是官渡之战后被曹操击败投奔刘表的,当时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的到来,并把刘备安排在荆州北大门新野,让刘备帮助抵御曹操。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相关记载,刘备在新野期间,有三次机会可以得到荆州,但有两次因为刘备死要"面子","不忍夺同宗基业"而错失:

第一次是刘表上表推荐刘备当荆州刺史。

根据《英雄记》所载:刘表生病期间,向汉献帝上表,推荐刘备任荆州刺史。但由于汉献帝被曹操控制,这个请求应该没有获得批准。

第二次是刘表临终前,把刘备请到襄阳,让刘备接手荆州。

刘表的意思是自己要死了,自己的儿子都不成气候,自己手下的大将都死的死,老的老,交给他们不放心,让刘备在"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

刘备赶紧推辞,说你的两个儿子很优秀,你也不要多想,好好养病,保重身体要紧。

《隆中对》最终失败,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刘备死要面子活受罪

刘表临终有意让荆州给刘备

有人劝刘备借此机会接管荆州,结果刘备"死要面子",说刘表待我很厚道,我要是乘人之危接管荆州,世人都会说我刘备为人不厚道,所以不能要荆州。因为怕世人说自己不厚道,所以就白白失去这么个机会。

这事记载在《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引《魏书》里,魏书没必要美化刘备,可信度比较高。

第三次是刘表死后,刘琮即位不久,曹操南下,刘琮投降了曹操,刘备不能抵御曹操,便急忙逃亡,路过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攻打刘琮,夺取荆州。刘备又说:吾不忍也!

《三国志先主传》: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刘备不是"不忍",而是"死要面子",怕世人说闲话,说他不厚道,夺人家孤儿寡母的基业。

第一次主动权掌握在曹操手里,曹操不同意,汉献帝不可能批,刘备没办法。第二次、第三次因为刘备"死要面子",白白错过直接获得荆州的机会,把荆州拱手让给曹操。

刘备"死要面子"其实是没必要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荆州主要士心和民心向刘备。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到了荆州后,就注意结交当地士人,以至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引起了刘表的怀疑。

其次,诸葛亮效力于刘备。诸葛亮背后的几大家族就会有部分向着刘表,比如诸葛亮老婆所在的黄家、诸葛亮二姐所嫁的庞家,肯定会向着刘备。但蔡氏、蒯氏是主张投降曹操的。

其三,刘备逃走时经过襄阳,刘琮身边的许多人就跟着刘备走了,没有跟随刘琮投降曹操。如果刘备就此取了荆州,荆州大部分就属于刘备了,蒯氏、蔡氏家族即使有意见,也难有作为。

《隆中对》最终失败,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刘备死要面子活受罪

刘备过襄阳,完全可以袭夺刘琮

刘琮投降时,曹操还没到荆州,还远在宛城,刘备如果能扔掉虚伪的面子,直接拿下荆州,然后联合东吴并倾全荆州之力与曹操对抗,那么可能不一定有赤壁之战了。也没有后面的所谓借荆州一事了。

二、"死要面子"携民渡江错失江陵,为后来借荆州埋下隐患

刘备"死要面子",放着唾手可得的荆州不取,想着赶到南郡的江陵去。因为江陵是南郡的治所,并且城高墙厚,给养充足,可以抵挡曹操。

但是刘备又遇到问题,由于刘备得人心,当他弃新野、樊城,奔往江陵时,荆州的老百姓有十多万人非要跟着刘备去江陵,不要投降曹操。这一方面说明刘备很得人心,注重人和,另一方面说明曹操的名声比较差,老百姓怕曹操来了"屠城"。

但刘备携带着十几万民众,数千辆辎重,行动缓慢,一天只能走十几里路。有人劝刘备应该放弃老百姓,快速赶到江陵,只有保有江陵,才能和曹操对抗。刘备说成大事必须"以人为本",怎么能把百姓放弃呢?非得带着百姓走……结果被曹操轻骑追上。百姓死伤无数,辎重都被曹操夺去,刘备赶不到江陵,只得丢下百姓,斜插汉津与关羽汇合,最后到江夏与刘琦会合了。

《隆中对》最终失败,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刘备死要面子活受罪

刘备携民渡江,既害民也害己,错过江陵战略要地,留下严重后遗症

刘备没有去江陵,江陵落入曹操手里,给刘备带来很多后遗症:

其一,没有及时得到庞统。当时庞统正在江陵担任南郡功曹,因为江陵落入曹操手里,庞统就给曹操打了一段时间工。赤壁之战后,江陵又落入周瑜手里,庞统又成东吴人了。一直到刘备借江陵,庞统才归到刘备部下。

其二,借江陵为后来失荆州埋下隐患。江陵是南郡的治所,南郡又是荆州的州政府所在地,江陵北面是襄阳和南阳郡,东面是江夏,南面是荆南四郡,西面逆流而上就是西川,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赤壁之战后,刘备虽然得到了江南四郡,但是江陵在东吴手里,无法出兵攻打益州。所以刘备冒险去了东吴,向孙权借江陵。东吴把借江陵渲染成借荆州,建安20年向刘备讨要整个荆州不果,派吕蒙出兵攻打荆州,夺得三郡,后来刘备与孙权协商,以湘水为界,湘水东面长沙、桂阳、江夏三郡归东吴。湘水以西武陵、零陵、南郡三郡归刘备。就这样,孙权还不满意,又在建安24年,乘着关羽北上发动襄樊战役之机,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战死,刘备血本无归。

其三,丢荆州导致《隆中对》最终失败。荆州丢了,不仅损失了上将关羽,而且诱发了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国力衰落,再北伐中原、兴复汉室已不可能。刘备死后,诸葛亮南和诸戎,然后五次北伐,均因道路险阻,粮草难以为继而失败。

从以上分析,可知江陵有多重要?但刘备因为死要面子,不顾战略重地不保,非得要带着十几万百姓一起走,结果导致一系列后遗症。

刘备当时完全可以不带着百姓走,先带着主力去江陵,留下一部分人安置百姓,把百姓疏散到山里或非军事要冲,等和曹操打完仗再把百姓重新安置。

就是因为一个"面子",怕冷了百姓的心,就严重违背军事常识,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百姓。曹操精骑追来时,不知道多少百姓死于乱军之中,所有辎重财物都被曹军抢走,连刘备的两个女儿都被曹纯抢走了,那些百姓的女儿能有好下场?

"死要面子活受罪"!刘备兵败当阳就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既没保住百姓,也失掉了面子,还丢了女儿,更重要的是丢了战略要冲江陵,为以后一系列后遗症埋下了不必要的隐患,并且"蝴蝶效应"一样的导致《隆中对》最终破产,刘备临死前可能都没有想到"死要面子"会这么误事。

三、"死要面子"导致夺取益州战术保守,痛失庞统

《隆中对》失败的关键一环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大意是因为关羽身边缺少得力的谋士或帮手。

设想一下,如果诸葛亮、庞统、徐庶、法正这样的人有一个在关羽身边,东吴不可能偷袭荆州得手的。可惜的是襄樊战役时,只有诸葛亮还在刘备手下,他作为刘备的股肱镇守成都,刘备离不开他。而徐庶在当阳之败时就去了曹营,庞统在刘备入川攻打雒城时中流矢,年仅36岁就阵亡了。法正当时协助刘备夺取汉中呢。

隆中对之败,归根到底是败于人才的不足。假如庞统不死,打下成都后,庞统回到荆州辅佐关羽,历史真有可能改写。

如果刘备入川时能吸取荆州教训,不再"死要面子",那么庞统真的有可能不死。

《隆中对》最终失败,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刘备死要面子活受罪

刘备刘璋涪城相会时,本可以实施斩首行动,袭夺益州

刘备入川,是刘璋派法正来请的,目的是请刘备打张鲁。法正、张松早就要归顺刘备的。刘备入川带的军师就是庞统,大将是黄忠。

刘备一入川,刘璋按照礼节来到涪城与刘备相会。这时庞统献计,利用二刘相会之机,拿下刘璋,这样兵不血刃可以得到益州。但是刘备竟然拒绝这么好的机会,理由是"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如果刘备不要所谓的面子,直接撕下脸拿下刘璋,那么益州大部分城池都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像法正、张松、李严、许靖、彭羕这些人还会主动归顺,那些不愿意归顺的像张任之流你不管布施多少"恩信"也都不会归顺。那些不愿意归顺的,有刘璋在手,攻打难度也会小很多。益州直接归顺,雒城之战就不会发生,庞统也不会死,张松也不会死。

刘备错过这第一个机会,那么第二个机会更不应该错过。

刘备拿着刘璋资助的钱粮和兵,却不去打张鲁,在葭萌关收买人心。后来张松通敌事败,刘璋和刘备翻脸,这时候庞统又献上、中、下三计:

  • ·上计就是选择精兵,偷偷去袭击成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接拿下刘璋,实施斩首行动。
  • 中计就是伪称回荆州,让涪城的杨怀、高沛来相送,乘机袭击涪城,然后以涪城为根据地,逐城逐地攻打,直到最后打下成都。
  • 下计就是退回白帝城,慢慢再图川。

结果刘备在和刘璋翻脸的情况下,还是"死要面子",选择了保守的中计,袭夺了涪城,斩了杨怀、高沛,结果后来在攻打雒城时,庞统阵亡。

如果刘备战术不保守,采用庞统的上计,直接偷袭成都,成功的概率很高,不打雒城,庞统很有可能不中流矢,那么历史的走向又会发生变化。

《隆中对》最终失败,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刘备死要面子活受罪

庞统间接死于刘备死要面子

刘备因为"死要面子",既没有利用二刘相会时抓住刘璋,后来又没有采纳庞统的上计,间接导致庞统提前领盒饭,不亦悲乎?

综上,荆州和益州是《隆中对》战略规划中必须拿下的两个地盘,刘备心里既势在必得,临机处置时又碍于"面子",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了最佳的夺取荆州益州的机会,既浪费了机遇,也浪费了时间,还造成了一系列不必要的隐患,更造成庞统这样的重要人才提前领盒饭,等他一切都准备差不多时,关羽、张飞、黄忠、马超、法正等重量级人才都相继离世,荆州也丢失,一流的战略规划《隆中对》最终在雒城的箭雨中、在荆州的白帆中、在五丈原的瑟瑟秋风中化为南柯一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