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總有一種愛,能夠溫暖你

《偷影子的人》:總有一種愛,能夠溫暖你


《偷影子的人》是法國當代作家馬克·李維的一部力作,是一部溫情浪漫的治癒系小說。書中的人物在尋找和守護“愛”的路途上,在自我救贖與救贖他人的同時,不斷地尋找著人生定位,最終成為完整的自己,實現了成長路上的覺悟與蛻變。

馬克·李維是法國當代文壇的一顆閃亮明星,其作品不僅在法國名聲大噪,更是獲得全世界人們的喜愛和讚賞。作為馬克·李維的第十部小說,《偷影子的人》創造了“銷售得比影子消失的速度還快”發行奇蹟。這部小說描寫了一個膽小瘦弱的小男孩,在某天突然擁有了一項神奇的本領——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知曉他人的心事,聽見人們不願意說出口的內心秘密。他開始成為需要幫助的人的心靈夥伴,為每一個偷來的影子點亮生命的光芒。

一、

馬克·李維的作品一直充滿著暖心的柔情和治癒,他曾經說過“沒有人會永遠孤獨,總有一種愛,能夠溫暖你。”《偷影子的人》可謂是一部愛意滿滿的小說,感人至深的親情、親如手足的友情以及浪漫溫柔的愛情相互交錯、緊密交織在一起。

感人至深的親情。自從父親離家出走後,主人公“我”就和母親相依為命。因為有母親的愛和陪伴,“我“的人生歷程沒有因為父親的離去而發生改變。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無不滲透著母子之間的濃濃愛意:母子倆經常一起去買菜、一起在餐桌上享用晚餐、一起在閣樓上相依相偎著看談心。母親在自己生命最後的時刻,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操心,讓孩子能夠專心備考,還對主人公”我”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稱要去度假,實則是病情危急不願孩子知曉。母親甚至將死後葬儀館的一切事物都打理好了,一切為孩子考慮,體貼至極。母親雖已過世,然而卻長存在主人公“我”心中,“我從未停止思念媽媽,她存在於我生命裡的每一刻。” 飽含深情的話語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母子之間“血濃於水”的濃濃深情躍然紙上,讓讀者無不動容。

親如手足的友情。主人公與警衛伊凡以及摯友呂克的故事,則是充溢著滿滿的友愛。伊凡是主人公所在學校的一名警衛,原本兩人並無交集,在掃校園過程中意外結識,慢慢建立起一種相互信任。在火災中救出伊凡後,主人公”我“又想盡辦法成功讓伊凡走出了童年的桎梏;而伊凡,在主人公最需要傾聽著的時候在身邊耐心陪伴和開導。兩人之間的信任和友愛跨越了年齡和身份,讓讀者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善意與友好。而摯友呂克,則從小到大都一直陪在主人公身邊,一起上學,一起放學,一起品嚐糕點。主人公“我”從呂克的影子裡讀出他對當醫生的渴望,那是他從小的夢想。於是“我”不顧一切試圖說服呂克的父親,想為好友做些什麼。而呂克這邊,放棄學醫回到小鎮後,一直虛心照顧主人公的母親,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字裡行間,諸多細節,讀者都能感受到兩人”親如手足”的深厚情誼。

浪漫溫柔的愛情。小說中,主人公一共經歷了三段愛情:童年時與伊麗莎白的初戀、少年時與克蕾爾的傾心之戀以及成年後與同事蘇菲相依扶持的情誼。可以說,主人公一直是在追尋愛情、邂逅愛情以及守護愛情的路上。小說中對主人公愛情的描寫細膩生動,感人至深。從年少時相識相戀遺憾錯過到最後重獲幸福,主人公與克蕾爾兩人之間的傾心之戀溫柔浪漫,感人至深。

愛,是人類主動給予的幸福感,也是一個人主動地以自己所能無條件尊重、保護和滿足他人思想及言行。羅曼·羅蘭曾說過“愛是生命的火焰, 沒有它, 一切變成黑夜”, 梵高則讚歎愛的偉大和神奇“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書中無論是親情、友情、亦或是愛情,所有的情感都飽含著深深的愛:母子之間深沉的愛、朋友之間溫情的愛以及戀人之間浪漫的愛。正是由於愛,母子相依為命度過了童年時艱難的歲月,朋友之間兩肋插刀肝膽相照、戀人之間彼此守候最終幸福地走在一起。

二、

在作者筆下,“影子”是一個虛幻、浪漫又真實的存在,不僅僅指的是陽光投射之後形成的陰暗面,它同時象徵了人的“本源”。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影子”,它被藏於心底,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種只隸屬於某人的、充滿“隱私”色彩的秘密,它代表了我們那最柔軟、最敏感、最不為人知的部分。在他人面前,我們習慣了在陽光下展示自己鮮明強壯的一面,卻把另一面更真實的自己藏在身後。

小說中的主人公“我”,突然之間擁有一項特殊的本領——“偷他人的影子”,因為這項神奇的本領,“我”可以窺探到他人的內心和不為人知的一面。主人公慢慢接受了影子的託付,“為每一個你所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為它們找回隱匿的記憶拼圖。”主人公慢慢開始了自我救贖與救贖他人之路。

自我救贖。小說的開篇講到主人公“我”剛剛轉入一所新學校,是班上年級最小、身體最瘦弱的人。沒有朋友可傾訴,甚至由於和”惡霸“馬格同時喜歡一個姑娘而遭到對方的報復和孤立。這種因環境變遷而導致的不適應和孤獨,是”我“童年的一個噩夢。在被罰掃校園的過程中,主人公”我”遇上了警衛伊凡,真誠的交流拉近了兩個人原本因年齡和身份帶來的差距,主人公“我”從此擁有第一個可以傾吐心聲的朋友。而後,由於積極參選班長,敢於迎接來自馬格的威脅與挑戰,“我”贏得了麵包師之子呂克的敬佩,並得到後者的鼓勵和支持。從這以後,主人公“我”不再是孤獨的“獨行俠”, 童年對孤獨的恐懼開始慢慢消散,“我”開始走出自己孤閉的內心世界,勇敢地去愛與被愛。

救贖他人。在自我救贖的同時,主人公“我”也一直在救贖他人。警衛伊凡多年一直守在學校裡面,一次火災燒燬了伊凡的童年的筆記本,這本珍貴的筆記本上寫滿了伊凡對母親深沉的愛。主人公“我”在影子的託付中救了伊凡的命,並在與伊凡影子的交流中找到了救贖伊凡“心病”的良藥——製作了一封來自“母親”的信,並讓伊凡以為是自己母親遺留下來的。深受鼓舞的伊凡由此振作起來,決定去外面幹自己想幹的事。還有主人公的摯友呂克,從小的願望就是當一名醫生,但是長大後卻不得不繼承父業,成為小鎮上一名的麵包師。主人公“我”在聽到對方影子的傾訴後,竭盡所能地幫助對方走出小鎮,來到自己實習的醫院去實現童年的夢想,去嘗試曾經想要過的生活。

三、

在這部小說中,除了“愛”與“救贖”,另外一個充斥全篇的主題就是“成長”。在書中,很多人物都在不斷地尋找著人生定位,最終成為完整的自己。

主人公“我”在經歷了單戀伊麗莎白和蘇菲相依扶持的情誼後,慢慢意識到自己內心真正愛慕的,還是克蕾爾。雖然蘇菲是個十分優秀的姑娘,但是主人公“我”在她身上找不到“愛情的悸動和依戀”, 所以選擇了放棄。正視到自己真正的內心後,主人公選擇去追尋克蕾爾,儘管知道可能無果而終,但是主人公還是選擇了義無反顧。知道自己內心想要什麼,從而尋找自己生命中真正的另一半,這是這主人公在愛情上的覺悟與成長。

而主人公的摯友呂克,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名醫生,成年後卻在父親的影響下成為了一名麵包師。當他終於在主人公幫助和父親的支持下進入醫院後,卻慢慢發現當醫生並不能帶給他期望中的幸福感。於是,當他意識到自己一個烘焙出香甜麵包的快樂高於外科醫生時,他明白了真正的快樂和職業尊卑無關,和身份地位無關,只要能謙虛又低調地從事自己的職業,讓周圍的人感知自己的努力並因此生活的更好,那就是真正的快樂。找到自己的真正人生目標後,呂克選擇放棄醫學,繼續回小鎮當一名麵包師。從麵包師到醫生再回到麵包師,呂克兜兜轉轉,最後終於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寄託,這是他在人生方向上的一次成長與蛻變。

在尋找和守護“愛”的路途上,主人公“我”從一個懵懵懂懂、膽小懦弱的小男孩成長為一個善良正直、敢於擔當的男人。而呂克也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生活,成為了一名怡然自樂的麵包師。無論主人公還是呂克,在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人和事後,最終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找到了內心對於愛情和工作最純粹的最單純的嚮往和滿足,這些都是成長路上的覺悟和蛻變。

四、

《偷影子的人》在講述一個生動感人故事的同時,也隱含著作者馬克·李維對於人性的思考與人文關懷。繁忙喧囂的現代生活讓我們忽視了心底對於生活最純粹、最單純的嚮往,生存的壓力與坎坷讓讓無數人漸漸封閉了通向靈魂的大門,柔軟溫暖的心靈變得冰冷麻木。人們帶著形形色色的面具穿梭奔走在城市之間,盲目隨流,丟失了自我和快樂。羅蘭說:“沒有誰真正會分擔上你心靈的寂寞。” 但是通過作家筆下“影子”神奇而強大的能力,我們可以發現自己內心的對生活最真實的渴望,可以知曉他人最不為人知的心事,我們從而可以擺脫自己的內心的桎梏,成為真正自己。《偷影子的人》通過主人公和摯友呂克不斷尋找人生定位、最終獲得圓滿生活的故事告訴我們:想要獲得真正的幸福與成長,最重要的是活出“自我”,敢於面對自己的“影子”,敢於正視和接納自己內心深處的脆弱和敏感;敢於去關愛他人、去播撒善意的種子;敢於付出愛和被愛,敢於自我救贖與救贖他人。

作者馬克·李維賦予《偷影子的人》這部小說的主題可謂精妙且深刻,深意盡顯。在感人至深的親情、浪漫感人的愛情和不離不棄的友情中,總有一種愛可以溫暖心靈。在尋找和守護“愛”的路途上,在自我救贖與救贖他人的同時,人們不斷地尋找著人生定位,實現了成長路上的覺悟與蛻變,最終成為完整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