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時報特約評論員 燕 陸
這場疫情,讓一度火爆的課外補習班著實“冷靜了一段時間”。但近日隨著各地返校開學,有學生調侃“補習班也在趕來的路上”。從奧數到英語,從小學到考研,除了主課程外還有各類興趣特長培訓班。儘管花樣繁多,但相同之處在於價格頗高,尤其是各種“一對一”課程,1課時的費用動輒上千元,成為很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上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課外輔導行業發展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尤其是基礎教育領域。據中國教育學會統計,2016年我國中小學生課外輔導市場規模達8000億元人民幣,參加課外輔導的學生有1.3億人次。“補課”已成為普通工薪階層家庭的主要支出,甚至成為很多家庭的主要經濟負擔。很多媒體報道顯示,多地家庭的補課費用平均每月少則幾千、多則數萬,甚至有的家長為給孩子補課,不得不在外兼職。課外輔導行業蓬勃發展,其問題同樣不容忽視。最大的問題就是,費用為何這麼高?
從需求端看,隨著經濟發展,教育文化消費日益發展,需求從“有學上”轉變為“上好學”。家長對孩子的期待被培訓機構抓住、放大,“不補習就是輸在起跑線上”等言論一出,加劇了焦慮,不自覺中抬高了課外補習的“身價”。而客觀上,高質量教育資源有限、整體社會氛圍使然,也都助推補習費越“炒”越高。
從供應端看,由於行業利潤巨大,加之准入門檻不高,課外補習機構良莠不齊,不僅收費不甚規範,甚至還存在違規經營、捲款倒閉等亂象。此外,課外輔導機構的監管主體不清晰,“多頭監管”帶來的後果則是“誰都不管”。在這樣的前提下,培訓費定價是否合理,是否物有所值,的確值得探究。
作為公立學校的補充,校外輔導的市場是客觀存在的,並非要“一竿子打死”,但培訓機構也應有自律意識,補習費應該合理,別把教育做成生意。近兩年,教育部等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治理、印發規範意見,已摸排、整改不少培訓機構。今後,要不斷通過行業建設,提高輔導機構的教育水平,治理不規範的培訓行為。未來,管理“劃紅線”、設置“黑名單”應成長效機制。
除了“治標”,全社會也該努力起來“治本”。作為教育的主渠道,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課後服務要做好,不能老讓學生校內“吃不飽”,校外去“加餐”。作為教育指揮棒的中高考應該減少“唯分數論”帶來的套路應試、焦慮加碼,課外補習的“被動需求”自然也就降下去了。 當然,給漫天要價的課外補習澆澆冷水,也離不開家長轉變教育方式和摒棄攀比心態。為學生和家庭減負,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