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我們如何教育?

去年,我任教的班有個女生離家出走了,去了男朋友家。她的媽媽很著急,在夜裡十一點了還給我打電話,叫我幫勸勸她女兒。

我很驚訝,如果不是她媽媽親自跟我說,我都不會相信這個女生會離家出走。因為這個女生是我的課代表,長得白淨,高挑,很開朗,一頭長長的黑髮,在別人眼裡就是個乖乖女,做課代表也很負責,我對她很滿意。

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我們如何教育?

我耐心地聽她母親說了事情的經過,原來她父母離異了,她父親又找了一個,她媽媽去外地打工,就把她寄養在外婆家。

父母兩人離婚後還經常互相指責,謾罵,從來不問問她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讓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

就在這時,她認識了一個男網友,男網友的噓寒問暖讓她找回了久違的溫暖。漸漸地,每週週末放學後,她不再回外婆家,男網友直接來接她回家了。她騙外婆說去爸爸家,剛開始家人並不知道。

後來父母都知道了,他們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共同把孩子教育好,讓孩子迴歸家庭,而是互相推卸責任,打罵孩子,甚至把孩子軟禁在家,威脅她再去就怎麼怎麼樣。

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我們如何教育?


這下好了,孩子覺得在家就像蹲監獄,看準一個機會,在男網友的幫助下,離家出走了,並且說再也不回這個家,也不讀書了。

這怎麼行?太可惜了,還有一個學期就畢業了啊。後來,我動用所有的關係勸她回來,好話說盡,但她好像鐵了心,一去不回頭。

這個女生聽說去年底已經生孩子了,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很痛心。如果當時她的父母不採取偏激的方式,瞭解“青春叛逆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對她多一點關心和關愛,也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這雖然只是個例,但是也代表了部分“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也是最頭痛的。下面就來談談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麼教育。

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我們如何教育?


我們從什麼是“青春叛逆期”、“青春叛逆期”的表現、“青春叛逆期”家長最忌的做法以及家長如何去對待孩子四個方面來說。

一、瞭解什麼是“青春叛逆期”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主要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喜歡以成人自居,擔心外界忽視自己的獨立存在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對很多事物都持批判的態度,從而產生了叛逆的心理。一般發生在12-18歲,14歲左右是高峰年齡。

二、“青春叛逆期”的表現

1、喜歡抓住大人說話的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

2、變得像個小刺蝟 ,喜歡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不服管教,愛打人。

3、極度反感父母嘮叨,跟父母說話陰陽怪氣,愛認死理。

4、不愛看書、沉迷電視、手機和電腦,說了也不聽。成績下滑,厭學情緒嚴重,抗拒學習。

5、情緒波動起伏大,動不動就發脾氣,愛逞強,愛打扮,喜歡別人誇獎,跟其他人經常為點小事發生衝突。

6、破壞性行為過多,比如生氣就撕書,摔東西等。

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我們如何教育?


三、“青春叛逆期”家長最忌的做法

1、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喜歡干預孩子做事,自作主張替孩子做事。

2、自以為是,還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好為人師,不懂裝懂,強詞奪理。

3、不跟孩子溝通交流,一開口就罵,經常打斷、制止、批評孩子。

4、從來不表揚孩子,對孩子的進步視而不見,不相信孩子,經常打擊孩子的信心。

5、經常拿自家孩子的缺點跟別人家孩子的優點比,越比越生氣,當著眾人的面訓斥孩子,不給孩子面子,傷孩子的自尊心。

6、孩子做錯事了,不是教育孩子認識錯誤並幫助他改正,而是不問青紅皂白大發雷霆,不顧孩子的感受,只管發洩自己的情緒。

7、做事沒有耐心,自己做不到的事硬要孩子去做好。

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我們如何教育?


四、家長如何去對待“青春叛逆期”的孩子

1、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雖然現在是成人,但某方面你不一定比得上孩子。

2、不要對孩子指手畫腳,自作主張。

3、不要打著“都是為你好”的名義,不顧孩子感受,強行干涉。

4、要接受孩子的成長變化,不要總是把他看做孩子,說他什麼都不懂。

5、態度不能高高在上,跟孩子要站在同等的高度交流,遇到事情可以用商量的口吻。

6、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見解,要尊重他們的想法,即使意見相左也要耐心聽他說完。

7、相信孩子,給他表現或者證明自己的機會。

8、不要老是拿孩子跟你以前比,社會在進步,自己思想也要跟上。

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我們如何教育?


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後,他的獨立意識、自尊心空前的強烈,所以對於任何人的說教、嘮叨、打罵都特別反感,特別是父母。

他會覺得父母在控制自己,自己都長大了,還把自己當小孩看,自尊心受到傷害,不服氣。所以孩子經常用我偏不聽你的、不學習或者離家出走等方式來表示反抗。

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期望值很高,又不知如何去教育,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結果適得其反。

家長要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必要條件。

教育孩子要講究正確的方法,特別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我們要有耐心,不要輕易放棄。家庭教育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教育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