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1978年,TVB曾推出一个悬疑短片,名叫《片段》。

说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在一间茶餐厅内,有一个男伙计,一个女收银员,还有一个作家。

作家是茶餐厅的常客了,他经常在这里一边喝东西,一边写小说。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这天,茶餐厅里来了一对情侣,坐在前面,他们看起来很慌张,偷偷在说着什么事情。

三人都很想知道这对情侣在说什么。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于是作家提议说:要不然这样吧,我们三人(作家、伙计、收银员),每个人都来讲一个故事,猜猜这对情侣为什么会到茶餐厅的,如何?


于是就出现了三人三个不同版本的故事。



01


伙计讲出了第一个版本的故事: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他认为女人怀孕了,这个男人刚才是到女方家里去提亲。

未来岳父岳母狮子大开口,要了很高额的彩礼。

男方付不起彩礼,落魄地出来。

他和女人一起来到咖啡馆商量将来要怎么办?


伙计能讲出这样的故事,实际上正是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

他自己就是一个打工族,每天为生活打拼,想的事情就是钱钱钱钱。

如果他有了女友,到了谈婚论嫁,必然自己最担心的也是彩礼。

而他能想到的解决办法也只有怀孕,这样“生米煮成熟饭”,才有机会保住爱情。



女收银员讲了第二个版本的故事: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在说故事前,先来看看女收银员的背景。

她年轻时喜欢看言情小说,如今已经结婚多年。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女收银员说,刚才这对情侣在一辆小巴上。

男的和女的说,自己想要出国打拼,两年之后回来,他让女的等他两年。

女的问,如果两年后你没回来怎么办?

男的说,如果两年后我没回来,你就嫁人吧。

小巴的后座还坐着三个“吃瓜群众”,他们起哄笑说:“别等他啦,他肯定不会回来的。”

男的很很生气,和后面的吃瓜群众吵了一架,女的劝架。

二人下了小巴,来到了咖啡厅。继续商量出国的事情。


女收银员为什么会想出这样的故事?

这与她自身的背景分不开,她爱看言情小说,小说里大多是一些男女出国分分合合的桥段。

少女时代,她爱浪漫,幻想白马王子一定会回来。

如今,她结婚多年,对爱情不抱有幻想。

她内心早就化身那三个“吃瓜群众”,她内心的答案也是,这男的肯定不会回来了,“爱情”不会回来了。


作家说了第三个版本的故事: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他说:这对情侣刚才在酒店里自杀。但是奇怪的是他们试过了很多方法,无论如何都死不了。

最后两个人的肚子都很饿了,就下楼到茶餐厅来吃东西。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他之所以想出这个故事,和他的职业有关。

他是写小说的,故事的开头一定要足够抓人眼球——二人想自杀。

故事要充满戏剧化的桥段——无论尝试任何方法都死不了。

要有一个出其不意的结局或是“未完待续”——两人自杀累到肚子饿,下楼吃东西,换了一个场景。


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在看待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故事所反映的是我们当下的情绪。

每个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状态不同,每个人心里对于事情的看法也都不同。

这个《片段》就引发了一场思考和讨论:在我们如今生活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截取“片段”。

以下,用5张真实的新闻图片来说明——



02


第一张照片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图片中的人是英国的威廉王子。

看到这张照片,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发生了什么事?堂堂的英国王子居然对媒体竖起了中指?!


一般大众会想,一定是有什么人恶语中伤了他,所以他愤怒回应。

如果是媒体,那这张图片太“珍贵”了,随便配上一点政治、丑闻之类的事情,借助这张图片,肯定能博得点击或销量。

而真相又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张照片,是这样的——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威廉王子走出医院,他伸出3个手指头,开心地告诉全世界,他现在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了。


第二张照片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一个士兵手里拿着一个类似“木块”的东西,远处一个小孩害怕地缩在角落。

普通大众会认为:一定是士兵在欺负这个小孩。

而这样的内容被媒体添油加醋,某国战乱,士兵恣意妄为等等....

那么真相是如何呢?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士兵和孩子们在打球,一个小孩躲在旁边拍手鼓掌。



第三张照片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这是发生在巴以冲突中,一名巴勒斯坦的青年站在前面,用白布蒙着头,后面是熊熊烈火,他手握石块,就像是一个可怕的“恐怖分子”。

然而真相令人大跌眼镜——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他不过是一个被记者雇来拍摄的平民百姓罢了。


第四张照片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这是英国保守党党魁文翠珊在竞选时的讲话,后头一大堆人举牌支持。

从画面,我们就能感觉到一种很多人在现场、文翠珊很受人拥护的效果。

但真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这张照片利用了人心理的“联想效应”,让新闻读者感觉到一种人多的假象,

其实在现场的不过十几二十人罢了。


第五张照片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中间的是原始照片。

在伊拉克战争中,两名美军正在给一位伊拉克士兵喂水,旁边有人背了一把枪,枪“意外出境”。

如果将照片只截取一半。

截取左边,就会感觉是美军准备击毙士兵。

截取右边,又放大了美军善待战俘的特写。

哪怕是同一张照片,截取左边或是右边的“片段”,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03


如今,随着手机、网络等社交平台传播的快捷。涌现出越来越多自媒体。新闻媒体,甚至是个人。

每个人都能通过朋友圈、微信、微博传图片、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

而电脑运算的系统是聪明的,它会根据每个用户的喜爱而推送相关联的信息给用户。

每一个转发、点赞,都将让传播越来越快。

这是一个流量当道的时代,我们也同时进入了一个“后真相”的时代。

后真相(post-truth)

这是一个网络流行语,"Post"表示的是“超越”,post-truth,也就是“真相”不再那么重要。

牛津字典把“后真相”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


“后真相”是指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无视客观事实,盲目迎合受众的情绪与心理。

使用断言、猜测、感觉等表达方式,强化、极化某种特定观点。攻讦抹黑对手,或博取眼球效应。


现在的很多文章所用标题夸张、吓人,其实这都是有“套路”的。

什么样的标题读者会点开,什么样的内容读者感兴趣,

按照这些“关键词”焦点来写,就导致我们处在了这个巨大的、不知道真相的”后真相时代”。


回到《片段》这个故事中,那么,这对情侣在前面究竟是窃窃私语什么呢?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故事给出了最具有戏剧性的结尾,这对情侣走了过来,男的拿出刀,别动,把钱交出来。

女的开始给在座的三个人绑了起来。

原来这对“情侣”是劫匪,他们是来茶餐厅打劫的。


媒体断章取义的水平可以有多高?TVB剧《片段》引发的深度思考


得知真相后,作家哈哈大笑,这亦是对于后真相、断章取义的嘲讽。



结语


我们每个人在观察事情、观察人的时候,看到的都仅仅只是一个片段。

我们亦会把这个片段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添加内容,传递给下一个人知道。

我们生活在后真相时代,也成为后真相的传播者。

眼见未必是真,更何况是看图片,是听说。

在阅读任何消息的时候,应该多一份自己的思考和谨慎。

在未了解全部实情的情况下,不发声、不传播。面对与自己不相干知识领域的新闻不要扩散。

希望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多一些真诚,和百分之百的扪心自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