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31繼續品讀老舍

2019年馬上過去四分之一,18年末19年初訂下來的目標或者計劃,大家都實現了多少呢?

按照往年,我會直接定下一年讀50本書,看100部電影,去3個地方旅行諸如此類的,簡單粗暴的計劃,但基本上三個月下來,沒錯,三個月是個很重要的節點,就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了,到了這一年的末尾,我也沒臉去盤點,然後週而復始的鼓勵自己下一年一定要完成計劃。

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一樣,但是,今年年初,我將我的目標具體化了,而且也可視化,其中之一就是讀老舍這一計劃。

開始一段讀老舍的日子

這是當時讀老舍之前做的計劃,如今一個月過去,我讀完了第一部《惶惑》共三十四個章節,約三十四萬字,差不多一部長篇小說的量。接下來還有兩部,《偷生》和《饑荒》,也是差不多這個字數,一套《四世同堂》下來,洋洋灑灑一百來萬。

可能有些朋友兩三天就能讀完,但我是做不來的,我閱讀速度向來不快,而且理解和消化內容也要花不少時間,讀完這套大部頭,需要相當的毅力,我因此擬定了計劃,每天讀一章節,這樣下來三個月就能讀完。

實際上,這一個月下來,我確實是每天讀一章節,然後寫這一章節的感想,摘錄一些讓我有感觸的文字。在這段時間裡,我曾想過要不今天讀兩個章節,明天就少讀一章節,權當做休息放假。

但我摒棄了這種念頭,這個想法對於計劃的可持續性有相當大的影響,一來會打亂閱讀和寫作的節奏,二來會破壞每天的習慣。村上春樹的《1Q84Ⅲ》裡,女主角青豆在一間安全屋裡避難,讓保護她的人送來一本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她閱讀這本書的方法是:

注意每天不超過二十頁,花時間一個字一個字細細品味,仔細讀上二十頁,讀完規定的頁數,便拿起別的書來。

村上春樹是全世界公認的過著十分規律且自律的作家,他將這種近於強迫症的方式施加在他創作的人物身上,是十分常見的。

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是各類書單的常客,這些書單的標題往往是“全世界十大神書“、“據說全世界只有一千人能讀完的書“等等,我這麼寫權當開玩笑,請各位別較真。

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追憶似水年華》全部下來有240萬字,大概是《四世同堂》的兩倍,這部作品銷量似乎也不差,但真正從頭到尾讀完的不知道有多少,如果有機會,我希望明年在定一個計劃,每天讀一萬字(20頁也未嘗不可,10也罷),這樣下來240天就能讀完了,也只需要堅持8個月,其實這麼看來,這本書也並沒那麼讓人生畏。

好了,我這讀了一個月《四世同堂》的人,也沒好那麼大口氣立flag,只好先完成眼前的小目標,每天繼續讀完《偷生》和《饑荒》吧,其他的之後再說。

我再稍微總結下這一個月以來我讀了什麼書,也當作做個小小的推薦:

1、吳軍老師的《見識》,只綜合吳軍老師在得到APP的專欄的一些內容,講一些很淺顯的做人做事、理財、學習、工作的道理,沒有多少雞湯,說教也不多,讀下來,覺得和作者之間的距離感沒那麼遠,有時間我再寫寫詳細的讀後感;

2、經濟學家韋森的《中國經濟增長的真實邏輯》,很多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小白的我讀來有點費力,不過作者很有耐心的闡述他的觀點——中國政府接下來的重點應該是減少宏觀負稅。事實上,從去年開始提高個稅起徵點,到今年的各項免稅政策,都應證了韋森老師的觀點;

3、徐遠老師的《城裡的房子》,講房地產的,徐遠老師的觀點很清晰,就是認為中國的房地產還會繼續增值,當然書裡還有很多其他國家的案例,和國內很多城市的分析,感興趣的可以讀一下,內容通俗易懂,沒有過高的門檻。

最後,明天開始就繼續讀老舍,繼續寫我的讀書感想,希望大家多多指導和提建議。

2019-03-31繼續品讀老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