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今日 |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使電腦“飛入尋常百姓家”

1905年8月11日,斯蒂夫·沃茲尼亞克(Stephen Wozniak)出生了。這個被譽為使電腦從“昔日王謝堂前燕”到“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人,是蘋果電腦的創始人之一。儘管他的貢獻被某些人看作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整合適當的理念,恰好與因技術迅速發展而開始大量生產的電腦完美地相符,但沃茲的獨創性和不懈的創造性使他成為唯一適合獲得“推動PC革命”的頭銜。

那年今日 |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使電腦“飛入尋常百姓家”

少年淘氣包 惡作劇不斷

玩電腦雖是沃茲的拿手好戲,但最能淋漓盡致地表現沃茲創造力的,卻是他導演的一出出惡作劇。為使惡作劇不出問題,有時他甚至會花上幾個小時去構思。上中學時,電影裡流行定時炸彈,他就作了一個會滴答作響的電子節拍器放在一個同學的課桌裡,想讓同學以為裡面有一枚炸彈。上課前,校長路過視察,沒想先聽到了滴答聲,於是校長不得不壯起膽子抓起這個東西,飛身衝出教室——結果當然是虛驚一場!

當然了,“導演”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停課兩天並且在青少年拘留中心待了一晚。上大學後的沃茲“惡習”不改。看到宿舍裡的公用電視旁邊的擁擠的人群,他靈機一動,製作了一臺電視信號干擾器,在大家看電視的時候就啟動干擾器讓電視收不到正常信號。於是同學們都爬到房頂上去調整天線,但別人去都無濟於事,只在當被沃茲選定要捉弄的對象上去並且擺定了一個非常彆扭的姿勢時,沃茲才偷偷關上干擾器。只要他稍一放鬆,就再把干擾器打開。結果那個倒黴蛋為了大家能看好電視,只好彆彆扭扭地在房頂上待著。

在HP(惠普)公司工作時,沃茲仍然玩心不改:每天上班前,他在電話應答機裡錄入一段波蘭笑話,這使得他的電話一度成為舊金山海灣地區最忙的熱線;而有波蘭血統的沃茲為此也受到了波蘭社團的譴責。即使是後來他有了自己的"蘋果"公司後,為了擺脫經理對他的糾纏,他竟冒充經理所崇拜的一位著名導演的秘書,給經理打電話,號稱該導演將參加"蘋果"公司的一個聚會,害得經理苦苦傻等了幾天,竟忘了對沃茲的督促。

那年今日 |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使電腦“飛入尋常百姓家”

奶油蘇打水得一生友誼沃茲大二暑假休學到坦勒特(Tenet)電腦公司擔任程式設計師。1970年夏天,公司主管幫沃茲弄來大約20顆電腦芯片,協助他將紙上電腦美夢成真。沃茲在鄰居比爾·費南德茲家車庫裡將芯片拼湊組裝起來,兩人一邊工作一邊啜飲奶油蘇打汽水,組裝完成後將這臺電腦命名為"奶油蘇打電腦"(Cream Soda Computer)。奶油蘇打電腦的特色是,幾乎所有電腦還在使用磁芯內存的時候,沃茲就率先使用了安裝相對簡便的隨機存取內存芯片,當時一般的電腦動輒就是幾百顆芯片的龐然大物,沃茲則秉持小而美的精神,使用少量的芯片拼湊出電腦的基本功能。後來奶油蘇打電腦被來訪的報社記者不慎踩到電源線導致短路,結束了它短命的一生。冒煙的"奶油蘇打水"不知是什麼滋味。但沃茲卻從費爾南德茲那兒認識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斯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一個沉默寡言、留長髮的男孩。他和斯蒂夫有許多共同之處:都是從小就對電子學感興趣、都愛玩惡作劇……,他倆一見如故,並從此開始了個人計算機史上著名的合作。

那年今日 |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使電腦“飛入尋常百姓家”

四天四夜完成打磚塊遊戲有一次,沃茲在保齡球館看見雅達利公司的"碰碰彈子檯"電子遊戲機,一時驚為天人,思索過後,他開始研究如何在電視上顯示字符,他用示波器找到影像訊號輸入電視中的正確位置,以28顆芯片完成碰碰彈子檯的設計,整款遊戲全是靠硬件線路連接而成,並在可編程化只讀內存裡編寫了一段程式,只要沒打到小白球,屏幕上就會跳出四個字母的謾罵。後來沃茲去找當時在雅達利公司工作的喬布斯,為將該公司的工程師展示這款自制遊戲,讓雅達利第二號人物艾倫·艾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幾個月後(1975年),喬布斯來電錶示雅達利創辦人諾蘭·布什內爾提出了一項在四天內設計出一款單人版碰碰彈子檯的挑戰,讓磚塊把小白球回彈給球拍,儘管當時沒有任何遊戲能短時間趕工完成,沃茲仍然接下了這個挑戰,他和喬布斯四天四夜不眠不休,總算用45顆芯片完成這款日後稱為"打磚塊遊戲"的遊戲。

那年今日 |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使電腦“飛入尋常百姓家”

翻開個人電腦歷史嶄新一頁沃茲利用下班時間在惠普辦公室組裝Apple Ⅰ。當時的電腦打開電源後,會有半小時沒有動作,基於他在惠普研發計算器的經驗,沃茲在只讀內存寫了一支輪詢監控程式方便電腦與周邊設備(鍵盤)溝通,經過一番故障排除測試後,在1975年6月29日的晚上10點鐘,Apple Ⅰ的屏幕上顯示出鍵盤所輸入的字符,個人電腦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1975年底,喬布斯向沃茲提議開設公司販售印刷電路板,方便電腦發燒友自行組裝,一開始沃茲持保留態度,後來喬布斯用"就算賠錢,至少我們這輩子擁有過一家公司"說服了他。喬布斯找來一位雅達利的同事朗·韋恩協助文書工作,兩人分他10%股份,公司名稱則照喬布斯在奧勒岡州參與新時代運動的蘋果園公社,命名為"蘋果電腦",於1976年4月1日正式成立。1980年12月12日,蘋果電腦的股票正式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460萬發行流通股在一個小時內售罄,成為自1950年代福特汽車公司上市以來超額認購最多的一次首度公開發行股票案,躋身《財富》五百大企業排行榜。

來源:綜合好搜百科、百度文庫等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