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

作者 :劉禹錫 [ 唐 ]

主播 :聖地門客


zhū què qiáo biān yě cǎo huā

朱雀橋邊野草花 ,

wū yī xiàng kǒu xī yáng xiá

烏衣巷口夕陽斜 。

jiù shí wáng xiè táng qián yàn

舊時王謝堂前燕 ,

fēi rù xún cháng bǎi xìng jiā

飛入尋常百姓家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賞析


本詩含蓄蘊藉,使人讀起來餘味無窮,這是一首懷古詩。


頭二句以此橋名、巷名為對,實在是妙手天成。妙對更妙在不落痕跡地融入了詩人對世界的感覺:夕陽斜矣,暮氣逼人,在這種冷情調中,野草撒野地開花,似乎在以鮮麗的顏色和蓬勃的生機,反諷著世事的變遷。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著曾經繁華蓋世的這片地方,已是門庭冷落,車馬稀疏,荒草沒徑了。妙處是沒有盡頭的,因為妙處可以改變方向和方式,甚至把原先的妙處變作新的妙處的背景。詩人一點靈感,借一隻燕子閱盡世事滄桑。當然生活中,即使是壽命極長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謝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為候鳥有棲息舊巢的特點,這就足以喚起 讀者的想象,暗示出烏衣巷昔日的繁榮,起到了突出今昔對比的作用。《烏衣巷》在藝術表現上集中描繪烏衣巷的現況;對它的過去,僅僅巧妙地略加暗示。詩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因此它雖然景物尋常,語言淺顯,卻有一種蘊藉含蓄之美,使人讀起來餘味無窮。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憑弔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以燕棲舊巢喚起人們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陽斜”塗抹背景,美而不俗。語雖極淺,味卻無限。施補華的《峴傭說詩》評這首詩的三、四句時說:“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詩據說博得白居易“掉頭苦吟,歎賞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作 者 簡 介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作者:劉禹錫(772-842)

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主 播 簡 介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主播:聖地門客

來自聖地山東曲阜,熱愛文學熱愛誦讀,很期待與 各位共同分享經典的詩詞文章,讓我們共同暢遊在文學的海洋。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一次,是父親的手握在母親的手裡


偉大的親孃,我為您祈禱,我為您歌唱


一巷一里一長燈,一橋一傘一相逢


化妝的最高境界是無妝,是自然


思悠悠,恨悠悠,枕月輾轉夢不休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聲 明

站長:阿明

公眾號:阿明驛站

文稿統籌:海

技術顧問:miss grey

編輯:小仙

本文系阿明驛站原創首發

插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用於別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