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美

素,美

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

——晋 陶渊明

“素”是中国美学中意味无尽的永恒话题。

老子《道德经》云:“万物之始,大道至简。”美之始,也源于纯素之简。何谓“素”?庄子认为,“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

素章,正是对这素与纯的极佳诠释,它剖自石材最纯净之处,却不加丝毫修饰,将这纯美落落大方、极尽呈现。能够读懂素章的人,必然有一颗素心,以纯粹的心灵,去观照那简净的美石——

素章美于何处?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早已给出了答案。

素,美
素,美素,美

唐代诗僧皎然有云:“至丽而自然”,素章不以人工矫饰,却缘于天然之质色,或绚丽或典雅,或飘逸或深沉,足够悦目而摇动心旌,体味到自然造化之大美。关于器物所承载之精神,朱熹曾说过,“形而上之道,形而下之器”,器物能够体现道之真味,手握一枚简淡端庄的素章,心中充盈的,同样是幽隽的恬静之味。

素,美素,美
素,美

常言道,“绘事后素”、“见素抱朴”、“明白入素”、“无为复朴”……所说皆是素之大美。正如生活一般,且暂抛开令人目眩的繁华世界,告别粘着物欲的尘网,让思绪沉淀于手中案头的素章上,将心灵在典雅素净中淘澄出一脉深远高洁的心香,让精神归于平静本真。

素,美
素,美

魏晋名士嵇康云:“志在守朴,养素全真。”归于平静本真,这似易实难的生活旨趣,亦在素章的涵养蕴藉中。素章所映照的“真”,是不遮掩,是不矫饰,是将最为本质的纹理与色泽,全然鲜明地展现而出,通透畅达,落落大方。我们的心,何妨直面自我,落于这样的本真?从素章之中,看见我们本该保有的素心。

所谓十分人,须有十分真。

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