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導語:

法國作家司湯達說:“一個具有天才的稟賦的人,絕不遵循常人的思維途徑。”

這句話用來評價《思維定式的“病”》這本經典書籍很恰當。面對我們經常碰到的問題,這本書給了7種突破性思維方式,使問題變得輕鬆、解決方案變得簡單、明瞭、有效。

本書作者是“日本企化學和創新思維第一人”日比野省三。他與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傑拉爾德·納德勒共同創立的“突破性思維”理論,獲得了普遍關注,曾兩次榮獲國際組織和日本政府頒發的獎項。書中所有思維,都是基於“突破性思維”而來的。

日比野省三說:“即便是同一個人,當他改變了思維方式後,就有了另外一種面貌,以前無法解決的各種問題現在則迎刃而解了。”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先看一個常見卻很有啟發性的案例,感受一下思維定式對解決問題造成的困擾,“突破性思維”對於最優方案制定有多重要。

有很多動物園遊客不多,面臨歇業的危險,但日本有一家遊樂園,日子過得風生水起,遊人絡繹不絕,原來,秘密就蘊藏在該園職工不一樣的思維中。

我們表面看到的是,這家動物園不一樣的展覽模式,他們管這種模式叫——行動展示,但最根本的秘密是:他們僅僅將動物園看做一個載體,目光並沒有聚焦在這個載體上,而是準確抓住了“動物園是幹什麼的”這個根本問題,把快要歇業的動物園給救活了。

說白了,動物園就是個名詞,相當於一個動物活動的地點,它不是吸引顧客來動物園的根本和最大看點,各種生龍活虎,形態畢現的動物才是。所以,對動物園來說,最關鍵的是:要有生龍活虎,形態畢現的動物。

“突破性思維”裡,其實就有有一種常見的倒推思維法。用倒推思維來解決這個問題。

既然人們要看生龍活虎,形態畢現的動物,那麼,讓動物具備這樣的狀態,需要什麼條件呢?

一是動物園的設施;二是動物的動作要新;三是改變管理員承擔角色,讓管理員也參與表演。

該園在這兩點上做了很多功夫,最後讓這個動物園在眾多動物園中成為佼佼者。

該動物園首先抓住瞭解決問題的根本,其次在創新上下功夫,而倒推法是他們在這種思維方式下,運用的方法之一。

這個思維,僅僅是日比野省三“突破性思維”的冰山一角。下面我們具體來看。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一、打破功能鎖定,重新排列組合法

生活、工作中,常常會遇到這個東西怎麼用,或者做這件事的目的、價值是什麼,怎麼樣做才能簡單有效,還不浪費資源。面對這類問題,怎麼辦?

  • 巧用聯想適用匹配法

任務:利用提供的材料,做成燭臺,將蠟燭點燃後安裝在牆壁上,並與牆壁平行。

a.常規思維組(A組)。

指定材料:整合圖釘和火柴。A組將紙盒和火柴看做一個材料,認為紙盒就是裝火柴的,根本沒想到可以當燭臺,相信也想了很多辦法,找了很多信息,但最後沒有找到最佳方案。

b.聯想適用匹配組(

B組)。

指定材料:空紙盒、圖釘和火柴。B組聯想到,紙盒和燭臺底座長得比較像,適用於燭臺。其突破性思維是:紙盒不僅僅是裝火柴和圖釘的容器,還可以當燭臺。只要轉變這個思維,並不需要多少信息,幾乎是一步到位找到解決方案。

問題關鍵:發現紙盒可以當燭臺。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在涉及目的、價值觀等問題時,多問問,做這件事的最初目的(價值),或者最終目的(價值)就是這樣的嗎?這樣的思考方式,有助於我們回到問題本質,減少信息量,找到最優方案。

比如:生活中,常常見到有些人把可樂飲料瓶攔腰剪成兩段,用有瓶口的那段,做成漏斗來用;或者給瓶子蓋上鑽幾個小眼,裝上水,當噴壺用,用的就是聯想適用匹配法。

常規思維的問題是:受以前對某件事或某個人固定看法影響,難以突破固定思維,遇到新問題,還拿固定思維去解決。

聯想適用匹配法的思維關鍵是,要將此物和彼物通過聯想,找到功能、目的或價值的“相似性”,從而找到適用的辦法進行有效匹配。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二、避免先例依賴,創造新先例法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

當一件事物出現時,先承認其存在必有存在的合理性,然後從相反的方面思考,找到從反面解決問題的方案。

最後,綜合正反方案,可能會得出比較合理、全面的解決方案。先例依賴有很多危害?

有一艘船,在中國東海受到敵方猛烈攻擊,很多人被迫飄到了海面上。其中有一個人看到海面上漂浮的榻榻米,迅速抓住一個。

其他人一看這個人抓住榻榻米,感覺他的做法是對的,於是都圍過來抓住榻榻米。抓的人多後,榻榻米沉下去了。

大家又抓住另一個榻榻米,就這樣反反覆覆。這個人感覺大家都這樣抓榻榻米太危險了,他立馬離開榻榻米,向前面漂浮的一塊木頭游去。

結果,這一幫抓榻榻米想獲救的人,被敵軍武器一頓掃射,很多人喪命。

市場競爭也一樣,幾家麵館同時開在一條街道上,剛開始可能還能會互相吸引來顧客,時間長了,低價競爭出現,誰也無法提高利潤,最後兩敗俱傷。

這個案例有2個特點。一是認為前人做法成功、安全,所以我效仿沒錯;二是競爭對手這麼做了,我也這麼做,跟風。怎麼改正?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 培養正反相對的思維

培養正反思維很簡單,只需要遇到一件事,立馬學會想到它的反面。還有,一件事,僅僅看到一個方面肯定不是最優的思維方式。比如對於生命的領悟,不能認為樹葉盛開、生命力旺盛,這就叫生命。葉子凋零,就不叫生命。這點,在老子《道德經》中有生動註解。

a.認識到事物是以正反兩面存在的。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都是這個思維的體現。

比如,被老闆當著大家的面嚴厲批評了,一般解決思維是,心裡很鬱悶,可能對老闆懷恨在心,變著各種法兒和老闆作對,結果肯定好不到哪裡去。當用正反兩方面思維考慮問題,首先,心情開闊了,一定會認識到,被老闆批評,很正常。有表揚就有批評。其次,福禍相依,保不準批評還是一件好事,至少引起我們對問題的重視,避免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b.用積極的態度考慮問題消極的一面。

在問題並不嚴重的情況下,用積極的態度考慮問題消極一面,很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批評未必是壞事。如果我能受得起,以後就遇到同樣的事情,就不怕丟面子、丟自尊,內心承受力也會大大增強,而這正是真正的人才應該具備的素質之一。

喬布斯說:“假如你找到真正頂尖的人才,他們會知道自己真的很棒。你不需要悉心呵護他們的自尊心。大家心思全都用在工作上,因為他們都知道工作表現才是最重要的。”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 從目的出發推導出新的先例

推導先例,建立新的先例,一般做法是從大量信息中找到機會,但這樣做耗時耗力。最簡單的方案是:重新審視自己的目的,獲得新的視覺和觀點。

陳師明說:“認識是人與人之間最基礎的差別。人與人之間因為思想的維度相差幾個等級而無法溝通。”

事實是:遇到一件事,很少有人反過來重新認識目的,特別是習慣依賴先例解決問題的人,他們很喜歡從一大堆舊信息裡發現新的東西,把大量時間浪費在翻閱大量資料或者照搬照抄前人的一些想法上,卻不會或很少回過頭來從做事的目的上發現新的點子。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a.先回想平常是怎麼做的。

比如冰箱,平常主要用來冷藏、保存食物。然後,不要讓思維繼續朝平常的方向去想,採用頭腦風暴的模式,想象把冰箱做成節省時間的容器、做成催熟可口食品的箱子會怎麼樣。

剛開始,這些想法看似荒唐,但至少有了具備擺脫先例的意識了。如果繼續思考下去,很多新的東西就被這樣製造了出來。

b.看到原來沒看到的東西。

先例創造,需要擺脫原來東西的用處和價值思維。比如,要做哨子,看柳條的皮剝下來後,能不能做成哨子。從目的出發,開始一系列做柳條的行為,這就是典型的從目的出發推導出新的先例的案例。

一般思維是:柳條的用處,要麼是樹的組成部分,要麼折斷可以做鞭子防身,這都是慣常的用法。

新的思維是:有些人發現,柳條的皮可以擰下來,擰得好則完整無損,正好像哨子的樣子,然後柳條做惡哨子就誕生了。

c.從設定的特定環境中創造新先例。

創造新先例,就要從舊的環境中走出來,擺脫舊環境下的很多信息,創造新的環境,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怎麼從舊的環境中走出來?至少做到以下3點。

解決人的問題:先例服務對象是老人。新先例服務對象是老人喜歡的貓。

解決立場問題:先例立場是節約。新先例立場是節約的有品味。

解決場所問題:先例場所在學校。新先例場所在學校附近的小賣鋪。

創造新先例,就必須創造新的目的和設定環境。

日比野省三說:設定了環境就明確了你與別人的不同之處。於是就可以孕育出於這特定環境相適應的新目的。它不是受先例牽制的一般性見解和產品,而是與眾不同的獨特見解和產品。”

做到以上3點,可以大大減少信息搜尋量,為創造最優方案打好基礎。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三、過度挖坑,警惕冰山一角思維

傳統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是:從局部到整體看待事物,從現狀思考問題。這樣思維方式就需要不斷挖坑,深入分析、細化局部各個部分,由此滋生大量信息,進而有礙於不能全面看到水下的大量冰山,造成制定的方案並不是最優的方案。

《今日美國》“嬰兒潮的腦癱”一文指出:“信息超載,假設我們的大腦是電腦的存儲器,我們的磁盤已經滿了。”

最優方案的制定,需要剔除大腦中大量無用或干擾的信息,騰出必要的空間承載最少最有用的信息,但信息超載的現狀,使最優方案的制定顯得困難,怎麼辦?

傑克·特勞特在《簡單的力量》中說:“如果你想讓大腦高效地工作,就馬上減少信息。”

最優方案,它的本質必然是最簡單最明瞭的,至少很清晰、易於理解、容易操作。可以從下面3個方面把握。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 相信常識

常識很重要,但往往被忽略。人們總以為,離常識越遠,越複雜,解決問題的方案才最優,所以一般思維是文案寫得越長,表明解決方案越有效。話說得越多,措施制定越多,表明解決方案最可信,這都是忽略常識重要性的表現。這也是為什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苦口婆心”等成為很有效的說服方案,但不一定最優。

McGill大學管理學教授亨利·明茨伯格說:“管理是一種奇怪的現象。它回報豐厚,影響巨大,卻嚴重缺乏常識。”

為什麼常識重要呢?常識是在大眾中產生,被大眾認可,一般不受太多個性的影響,也不依賴特定技能,幾乎屬於人人共知的事情,它對於解決大眾關心的問題比較適用。

常識容易讓事情變得簡單。比如,買衣服想到各種因素很糾結。

常識告訴你,衣服首先是用來遮體、防寒的。遮體是每個衣服必有功能,那就將重點放在防寒上。想想是秋季,天氣比較冷,那就買夾克或者比夾克更厚點的衣服。

這個基本點定下來。然後從長短、顏色、風格進行基本的三定位,解決方案變得異常簡單。

相信常識,意味著可以減少大量冗餘信息,為最優方案制定掃清很多障礙。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 用“嵌套盒”逐一嵌套,並找到共同目的

逐一從互相關聯的幾個事物的目的切入,就能有效避免很多外圍信息的干擾。

比如A是老闆,B和C是職員。B和C工作關係嵌套在A中。B和C與A發生矛盾,就要不斷追問,來這個公司的目的是什麼,A經營這個公司的目的是什麼?假設三人各自目的都有名和利這兩項,那麼,這就是他們共同目的。這樣很好避免從情緒、好感、胖瘦等方面不斷挖坑,深入分析局部各個部分,由此滋生大量信息,導致無法做出準確的最優方案。

  • 用系統組合法獲得最全面信息

最優方案制定,需要用最少信息去實現。還有一個切入點就是用系統組合法解決。

a.設定環境:研究顧客,確定拜訪的場所和時間。

b.確定拜訪達到的目的。是先引起對方興趣,還是先增進親和力,然後下次繼續約見?

c.按照什麼順序說明。確定對方對話題熟悉還是不熟悉。熟悉到什麼程度。

d.明確說明,解釋時的現場氛圍。做好範圍營造,隨時有改變環境的預案。

e.尋找關係網。進一步將對方的朋友發展為關係網中一員,為最優方案制定多做聯結點。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 注重蒐集熱信息

日比野生山把信息從熱冷程度進行劃分。熱信息指頭腦中的信息。冷信息指書刊雜誌和互聯網上文字書寫的傳統信息。可以從信息冷熱度切入,從而減少多餘信息,有助於找到最小信息,制定最優方案。

時代是瞬息變化的,變化有時候很劇烈。那麼,思維還停留在冷信息裡,得出的信息很可能就變成陳舊的冷信息。冷信息的用處有限,特別對於即時的創新而言。

大腦隨外部環境變化,會適時、動態化調整應對策略,產生熱信息,這對於解決即時性問題,制定最優方案很重要。

熱信息蒐集,制定最優方案需要以下2個關鍵條件。

a.專家群介入。

把解決方案需要的各行業專家集中起來進行分析,節省時間,用最短時間蒐集最關鍵最有用的信息,關鍵信息可能少而精。

b.圈定範圍。

從設定環境、展開目的、改善計劃等方面圈定範圍,制定方案,避免大面積圈定範圍,製造冗餘信息,干擾最優方案制定。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 杜絕從收集方便信息入手

始終明確,收集、處理信息不是根本。根本是制定最優方案。這就決定了,必須擺脫傳統收集信息的思維,從省事、簡單開始收集信息,而應該本著根本、目的收集信息。

比如,要研究李白詩歌中的“長安”意象。傳統思維是:最簡便辦法就是閱讀李白有關的大量文獻,窮盡所有“長安”有關的詩詞,然後逐一分析對比,從而明確“長安意象”。

但這樣容易堆積大量信息,還不如打破思維,先從根本上明確,“長安”為什麼出現在李白的詩歌中,是他去過長安,還是憧憬長安。從這兩個大點切入,逐步“包抄”、縮小“長安”相關信息研究圈,是不是可以大量減少無用信息收集,拿出最優解決方案呢?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3個妙招,突破思維定式,以最少信息創造最優方案

寫在最後

長期用思維定式考慮問題,容易思維僵化,更容易造成大量信息堆積,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整理、剔除多餘信息上,這不是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案。只有另闢蹊徑,找到影響事情發展的根本因素,從多個特定的點切入,減少大量無用信息,從整體視覺出發,才可能制定出最優解決問題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