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強制性讓俱樂部為難,誰將成為減薪“領頭人”?

中國足協在4月20日向部分職業足球俱樂部下發了“疫情期間俱樂部球員和教練員薪酬調整”聯合聲明的徵集意見。徵集意見中指出,足協倡導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的球員和教練員統一按照“不少於30%”的比例,在疫情期間進行減薪。不過,這份沒有強制效力的徵集意見,對減薪工作實際的效果還是未知數。

“若沒強制性很難去談”

20日足協下發的徵集減薪意見,也只是下發給了部分俱樂部,有的俱樂部根本沒有收到意見書。還有的俱樂部表示:“9日的會議我們沒參加,會議開成什麼樣我們都不知道。結果徵集減薪意見表卻發給了我們,讓我們提意見,我們能提什麼意見?

記者聯繫了幾家俱樂部的管理層,從他們口中得知,目前中超一些豪門俱樂部都選擇“按兵不動”。據瞭解,幾家實力雄厚的俱樂部壓根兒就沒有跟球員談過減薪的事,甚至連俱樂部管理層自己都沒有就減薪一事開過會。這些財力雄厚的俱樂部,其母公司或在疫情中影響較小,在資金上不存在緊張的問題。

無強制性讓俱樂部為難,誰將成為減薪“領頭人”?

一些中超俱樂部的高層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疫情期間30%的幅度減薪,其實攤平到全年,對於球員來講也就是年薪少了幾個百分點的收入。這些錢對於經濟實力強大的俱樂部母公司來講不值得一提。為了這點錢,跟球員去重新談合同,老闆根本就沒這心思。“現在是外界著急,其實對於這些俱樂部來講,能不動就不要動。”

據悉,足協對減薪一事始終是以倡導的態度進行推進,並沒有任何的強制性。有俱樂部對此表示,如果僅僅是倡導,那對減薪很難有實質性的作用。“怎麼談?拿著‘倡導書’跟球員談?法律效力在哪裡?”一位俱樂部高層人士表示,“國際足聯目前沒有權力強制要求球員減薪,沒有強制性,有幾個球員願意減少自己的收入?”

無強制性讓俱樂部為難,誰將成為減薪“領頭人”?

也有人借歐洲俱樂部的減薪來對比中超俱樂部,比如,意甲的尤文圖斯、西甲的巴塞羅那、英超的阿森納等俱樂部都已經達成了降薪的協議,但有中超俱樂部人士認為,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歐洲也就是極少部分俱樂部有降薪,這得建立在俱樂部和球員充分溝通,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再說了,歐洲聯賽的電視轉播、比賽日各種商品的收入等對俱樂部影響非常大。中超呢?這些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就算是電視轉播分成,現在一年也才幾千萬元,對比球隊的投入,那真是小巫見大巫。”

中小俱樂部希望有人帶頭

一些俱樂部不想在減薪潮中身先士卒,也讓那些急切想減薪的中小俱樂部頗為心急。對於中小俱樂部來講,他們希望一些大的俱樂部能夠起到表率作用。

毫無疑問,在新冠肺炎疫情在,中超中甲那些中小俱樂部受到了較為嚴重的衝擊,主要原因是他們背後的母公司在這場疫情中受損嚴重。母公司經營遇到困難,足球俱樂部減薪必然被提上了議程。但這些中小俱樂部也不敢主動減薪,因為他們有所擔心。有俱樂部擔心,自己的球隊有幾個球員本來就頗受轉會市場青睞,如果這時候貿然減薪,而其他俱樂部不減薪,不排除這些球員會人心思動。如果球隊失去這些主力球員,成績肯定會下降,到時候俱樂部受到的影響可能會比現在更大。

無強制性讓俱樂部為難,誰將成為減薪“領頭人”?

中小俱樂部希望減薪的場景是這樣:足協出臺指導性意見,然後所有俱樂部一起減薪,尤其是大俱樂部能夠帶頭主動減薪,那樣,中小俱樂部減起薪來也會更有底氣。可惜,多數大俱樂部並不願意當減薪的“領頭人”。

還有一部分俱樂部,雖然財力不如大型俱樂部,但疫情對他們的影響也比較有限。他們對於減薪的態度其實很淡然,那就是“隨波逐流”。足協要求減薪,俱樂部支持。足協沒有強制規定,俱樂部就不減。其他俱樂部減,他們也減。其他俱樂部不減,他們也不減。觀望,是他們普遍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