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育儿路上要做到“3不惯2不管”,这样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423头条知识节#

文/勤亲妈妈

现在很多家长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希望孩子将来少走弯路。但是有的时候家长管的太多,会让孩子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变得非常有依赖性,长大之后就很难独立面对困难。但如果管的松懈一些,又怕孩子的价值观不完善,影响以后的发展。

李玫瑾:育儿路上要做到“3不惯2不管”,这样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归根结底还是家长教育“尺度”的问题,只要这个尺度掌握好,孩子将来就不用父母操心了。那么正确的、科学的育儿观念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家长们到底要怎么正确地引导、教育孩子呢?

树立正确地、科学的育儿观念很重要

曾在《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家庭教育中最关键的因素应该是关于孩子心理问题的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采取科学的方式,积极地和孩子沟通,不能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意愿教育孩子。

李玫瑾:育儿路上要做到“3不惯2不管”,这样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想要孩子健康成长,首先家长要学会的就是倾听孩子内心,才能有针对性的引导孩子的健康发展。这样才能让孩子有一个更加完善的品格。

著名的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说:“现在很多家长在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却偏要管。”

李玫瑾:育儿路上要做到“3不惯2不管”,这样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这也确实是现在很多家庭的现状,小的时候千依百顺的宠爱着,让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性格,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缺乏自理、自律能力,等到了青春期,在孩子最叛逆的时候,父母的话是很难听进去的,很多坏习惯想改也很难了。

李玫瑾:育儿路上要做到“3不惯2不管”,这样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所以李玫瑾教授提出了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做到“3不惯2不管”的原则,可以有效避免孩子将来少走弯路,也可以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轻松许多。

什么是3不惯?

  • 不懂得尊重人的孩子不能惯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独苗,一家好几口人都宠爱着一个孩子,导致孩子变得“不知天高的厚”。对长辈也是呼来喝去的,甚至一个不顺心还会动手打人,完全不懂得尊重别人,这样的孩子往往情商都是非常低的,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把孩子这种性格“扼杀”在摇篮里。

李玫瑾:育儿路上要做到“3不惯2不管”,这样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 触碰原则不能惯

所谓原则就是底线,也可以说是家长给孩子定下的规矩。一旦孩子触碰到这个底线了,父母绝对不能让步和妥协,比如孩子拿了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家长应该严厉的批评教育,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以后就不会再犯了。

李玫瑾:育儿路上要做到“3不惯2不管”,这样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 没有责任感不能惯

责任感是孩子长大成人之后非常重要的意识之一,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有责任感,那他的学习也会很好,可以很好的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点;以后工作中也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是推卸责任,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责任感行为,家长不能任由孩子这样发展,长久下去会让孩子变得肆意妄为、没有担当。

李玫瑾:育儿路上要做到“3不惯2不管”,这样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什么是2不管?

  • 在能力范围内可以承受的事情--不管

在成长的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在孩子第一次遇到挫折的时候,首先的反应就是哭闹,这个时候家长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去解决,就可能影响孩子今后的人生。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小锻炼孩子的受挫能力,对今后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不至于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心态崩溃甚至轻生。家长要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心态,帮助孩子锻炼出一颗坚强的内心。

李玫瑾:育儿路上要做到“3不惯2不管”,这样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 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不管

其实这个不管,是现在很多家庭的“通病”,因为对孩子的宠爱,甚至在孩子4-5岁了还在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服,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失去自理能力。

家长要学会放手,在他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不要插手、不要管,这不仅可以锻炼孩子自理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玫瑾:育儿路上要做到“3不惯2不管”,这样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家长要陪伴孩子很多年,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良行为,所以家长在这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家长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真的是煞费苦心。当然也会有很多没有经验的父母,不知从何下手。

李玫瑾:育儿路上要做到“3不惯2不管”,这样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推荐给你们这套性价比超高的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面管教》、《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好性格让孩子受益终生》、《好父母不吼不叫》。

李玫瑾:育儿路上要做到“3不惯2不管”,这样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这5本贴近生活的案例,帮助我从一个无知的小白妈妈,变成了现在的教育孩子“小能手”。这套书是拥有20年育儿经验的家庭教育专家整理出版的,可以帮助你正确的引导、教育孩子,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蛮横、孤僻、自私、自卑、敏感等等一些列问题,让孩子茁壮成长。

#母婴好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