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業2019年報: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合盛硅業2019年報: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年報快讀

合盛硅業由合盛有限在 2014 年整體變更而來,合盛有限的前身合盛化工於 2005 年成立於浙江嘉興,合盛硅業於 2017 年 10 月 30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公司主要從事工業硅及有機硅等硅基新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是我國硅基新材料行業中業務鏈最完整、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的統計,公司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工業硅生產企業。

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工業硅有機硅產品兩大類。工業硅是由硅礦石和碳質還原劑在礦熱爐內冶煉成的產品,主要成分為硅元素,是下游光伏材料、有機硅材料、合金材料的主要原料。有機硅是對含硅有機化合物的統稱,其產品種類眾多、應用領域廣泛。由於有機硅材料具備耐溫、耐候、電氣絕緣、低表面張力等優異的性能,因此在建築、電子電氣、紡織、汽車、機械、皮革造紙、化工輕工、金屬和油漆、醫藥醫療、軍工等行業廣泛應用,形成了豐富的產品品類,大約有 8,000 多個品種應用在各個行業,有工業味精之稱。

公司的工業硅業務主要集中在新疆,當地具有原材料、能源等資源豐富,價格較低的優勢。由於工業硅生產中電力消耗成本佔總成本的比重較高,因此能源價格的優勢使公司的工業硅生產具備了明顯的成本優勢。

此外,公司目前的有機硅主要生產基地位於浙江省、四川省和新疆地區。作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最發達的核心省份之一,浙江及其周邊省份有機硅產業鏈較為完整,

下游企業數量較多,公司有機硅業務的地理位置發揮了很好的輻射作用,使公司更貼近客戶和市場,從而提高了公司拓展客戶和服務客戶的能力。公司在西部有機硅生產基地的佈局,提升了公司對西部地區市場的覆蓋能力,也可更好滿足西部地區近年來經濟增速較快省份對有機硅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目前公司已經與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山東東嶽有機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瓦克化學(中國)有限公司、浙江開化元通硅業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迴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等行業知名企業建立了密切的業務合作關係,公司的行業龍頭地位突出。公司的產品十甲基環五硅氧烷作為化妝品的原料被聯合利華等批量採購,並得到客戶的認可。


合盛硅業2019年報: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合盛硅業的產業鏈情況


2019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39 億元,比上年減少 19.30%;歸母扣非淨利潤 9.77 億元,比上年減少 63.70%;經營活動淨現金流13.69億元,同比增長9.74%;加權平均ROE 13.54%,同比減少28.65個百分點


合盛硅業2019年報: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合盛硅業的主要財務指標


分季度來看,2019年第三季度營收下滑明顯,第一季度是全年的利潤高點。


合盛硅業2019年報: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合盛硅業的分季度數據


分產品來看,工業硅銷售收入全年為

50.38 億元,營收佔比 56.69%,同比下降 13.38%,有機硅銷售收入全年為 38.03 億元,營收佔比 42.79%,同比下降 26.45%,主要原因系公司有機硅產品銷售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所致。

分地區來看,公司國內銷售85.27億元,佔比95.95%,同比下降17.81%;國外銷售3.59億元,佔比4.05%,同比下降 45.89%,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出口產品為有機硅產品,其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毛利率方面,工業硅毛利率23.71%,同比

減少9.30個百分點;有機硅毛利率33.40%,同比減少16.47個百分點


合盛硅業2019年報: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合盛硅業的營收構成


產銷量方面,2019年,公司累計生產工業硅

56.46萬噸,公司2018 年產量 65.95 萬噸,同比下降14.39%


合盛硅業2019年報: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合盛硅業的產銷量


產能方面,公司工業硅產能73萬噸,產能利用率

77.34%;有機硅產能53萬噸,產能利用率93.45%


合盛硅業2019年報: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合盛硅業的產能開工率


成本方面,工業硅成本原材料佔比42.83%,燃料動力佔比

36.74%;有機硅成本原材料佔比68.52%,燃料動力佔比11.24%。


合盛硅業2019年報: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合盛硅業的成本構成


費用方面,2019年,公司銷售費用4.42億元,同比下降9.55%

;管理費用1.86億元,同比下降8.51%;研發費用1.59億元,同比下降22.80%;財務費用2.28億元,同比上升18.26%


合盛硅業2019年報: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合盛硅業的各項費用


研發投入方面,公司研發投入1.59億元,營收佔比1.77%,全部費用化;公司研發人員355名,佔比4.95%

公司擁有一批由博士、高工程師等牽頭的研發團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 400 餘人,並積極與中科院化學研究所、中科院過程研究所、南京工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杭州師範大學、石河子大學、新疆大學等一批國內外知名院校展開廣泛的產學研合作。先後建成了“合盛硅基新材料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浙江合盛硅基新材料研究院”、“浙江省合盛硅基新材料重點企業研究院”、“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浙江省博士後工作站”、“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等研發平臺。近年來,合盛研發中心先後承擔了多項省級科研項目,關鍵核心技術申請專利 135 項

,取得專利授權 98 項,其中發明專利 42 項,主導或參與各類標準的制定或修改 24 項,發表科技文章十餘篇,為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及軟實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報告期內,公司自主研發項目浙江省重大專項“大型有機硅單體合成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已完成。報告期內,主導或參與制定各類標準6項。報告期內,新申請專利17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


合盛硅業2019年報: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合盛硅業的研發投入


非股權投資方面,主要是鄯善硅業和西部合盛的有機硅項目。


合盛硅業2019年報: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合盛硅業的非股權投資


展望未來,公司將以雲南“水電硅”項目建設為基礎,繼續擴大工業硅及有機硅產品市場佔有率,鞏固國內銷售市場的前提下擴大海外銷售渠道,保持市場絕對優勢,在工業硅產能產量全球第一的基礎上,力爭在

2021 年實現有機硅單體全球產能產量第一。

行業信息

2019 年以來,我國硅產業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但行業龍頭企業擴張帶來的壓力顯著增加,企業面臨著資源與環境的雙重約束、消費放緩與價格下跌的雙重擠壓,全年硅行業整體弱勢運行。與此同時,2019 年硅產業佈局不斷優化、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產品結構持續調整優化、高質量產品搶佔市場份額,我國硅產業持續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

2019 年我國工業硅行業運行的主要特點:1、市場供應首次負增長,需求增速放緩;2、價格持續回落,行業效益大幅下降;3、海外市場低迷,出口明顯減少;4、綠色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行業轉型升級不斷加快。總體來看,2019 年需求呈現較為低迷的態勢,多晶硅需求依舊保持高速增長,但增速也出現明顯放緩。

據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2019 年我國有機硅(折聚硅氧烷)產能、產量達到 142.3萬噸/年118.0 萬噸/年,均佔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同比分別增長 8.9%和 4.4%。貿易方面,受到美國貿易單邊主義及世界經濟週期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出現走弱跡象,在一定時期內影響中國有機硅產品的出口。據統計,2019 年中國聚硅氧烷(折純量)淨出口約為6.7 萬噸,同比減少 33.7%,淨出口量首次出現下滑。價格方面,2019 年中國 DMC 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下滑明顯,外貿需求偏淡加速了價格下跌,2019 年中國 DMC 平均價格為 18970 元/噸,同比下滑 36.3%,單體企業利潤縮水明顯。

根據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行業分會統計數據,截至 2019 年,我國有機硅單體生產企業主要有10 家左右,合計年產能

309 萬噸,產量 230 萬噸,公司國內市場佔有率約為 15%

根據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行業分會統計數據,截止2019年,我國工業硅年產能合計482萬噸,產量為 220 萬噸,公司工業硅產量連續7 年位列全國第一位,公司國內市場佔有率約為 25%

據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2019 年全球工業硅產量同比減少8.5%322 萬噸,2019年全球工業硅消費量共計 330 萬噸,同比減少 4.3%,三大下游消費領域,鋁合金、有機硅行業需求量同比呈現回落,多晶硅行業保持增長態勢。2019 年我國工業硅產量220 萬噸,同比減少 8.3%。合盛硅業國內產量排名第一,全國產量佔比 25.2%。

2019 年,國內需求表觀總量為 225 萬噸,同比下降 5.2%,其中工業硅出口量預估在 70 萬噸,同比下滑 14.1%;國內下游需求總量為 155 萬噸,同比下降 0.6%。考慮到 2020 年 3 月初開始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預計 2020 年我國工業硅行業的供應和需求均會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價格呈弱勢波動的走勢。

2019 年國內有機硅單體產量共計 230 萬噸,同比減少 6.1%。考慮到全球疫情影響,2020 年有機硅市場需求將受到一定的影響,預計價格也呈弱勢波動的走勢。

點評

合盛硅業近年來處於司處於快速發展和產能擴張時期,公司營業收入大幅增長,從 2012 年的 19.89 億元增長到 2018 年的 110.76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33.13%;公司的歸母淨利潤一直呈現較高的增速,從 2012 年的 2613 萬元 增長到 2018 年的 28.05 億元,年複合增速為 118.01%


合盛硅業2019年報:行業景氣度下行,公司逆週期擴張

合盛硅業近年來業績快速增長


我們通過工業硅的成本構成發現,其燃料動力佔比高達36.74%,據光大證券估計,工業硅生產,每噸耗電量在

1.3-1.4萬度

此外,工業硅產品生產的關鍵設備工業硅礦熱爐為 24 小時不間斷生產,礦熱爐設備生產週期平均為8 個月,停爐俢爐週期平均為 3-4 周。有機硅產品的整個生產安排圍繞合成反應進行規劃,而合成反應裝置每個週期運行 45 天左右,然後進行一次檢修。

換句話說,公司的工業硅生產模式能源消耗比較大,且需要連續生產。在這種背景下,企業的規模優勢將會變得十分明顯,同時週期波動的程度也會比較大。

所以,我們看到工業硅生產企業逐漸往電煤價格低的新疆,水電豐富的四川、雲南等地聚集。

而公司通過在新疆連續擴產,成為工業硅領域產能全球第一,市佔率25%(相當於第二到第十名的總和)的龍頭企業,目前可以說已經和競爭對手拉開了規模優勢上的差距。

工業硅的下游,有三個方向:電解鋁、有機硅、多晶硅。公司早期的主業是有機硅,所以我們看到其選擇有機硅作為產業鏈延伸的主導方向。

2019 年 12月公司與雲南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昭通建設“水電硅”循環經濟項目,具體實施內容包括年產 80 萬噸有機硅單體(含配套 80 萬噸工業硅、50 萬噸煤制有機原料)及硅氧烷下游深加工項目,其中一期建設 40 萬噸有機硅單體(含配套 40 萬噸工業硅)及下游深加工。

選擇在行業低谷期,進行逆週期擴張,通常是新興龍頭企業的標準操作手法。在未來,如果雲南項目最終成功實施,相當於再造了一個合盛,同時也讓合盛硅業坐穩了工業硅+有機硅雙料全球產能第一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