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文:杜兴华


李白与杜甫,诗界两高峰,文坛双子星。

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

一个激情澎湃,一个浑厚健雄。

杜甫遇李白,如同孔子拜老子一样,都是伟大的遇见!

大漠雄鹰: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公元744年,43岁的李白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游走洛阳。

此时,32岁的杜甫自从十年前考试不第后也在洛阳徘徊。

机不可失,杜甫欣喜若狂,追星陪伴打猎大泽乡。

还有高适、贾至几个诗人相约饮酒赋诗相互仰仗。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结伴同游山东。

大鹏对孤鹰,星星惜月亮。

分手不知留别苦,秋声萧瑟忆故人。

兖州一别,杜甫写了关于怀念李白的诗近二十首。

有几首经典的诗常被后世用来称赞李白的“诗仙”的经典诗句。

著名的《八仙歌》就是杜甫对李白的崇敬和赞颂: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的诗仙名远播与杜甫的吹捧不无关系。

大漠雄鹰: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李白被流放后,杜甫在《梦李白二首·其一》写道: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哎呀!

常说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令人更加伤情。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息影?

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恐怕是你知道我常把你怀忆。

陷入囹圄的你身不由己, 路途遥远是生是死难以估计。

梦里你的灵魂从青枫林飘来, 返回这关山重重的黑地。

我知道你被关在牢狱,哪还会有飞度的羽翼?

屋梁下明月洒满了清辉, 迷离中我见到你的颜容如此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中要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大漠雄鹰: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杜甫《冬日有怀李白》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翻译一下杜甫这首诗的意思说:

我一个人寂寞的呆在书房里,一早就想起你。

想寻找嘉树传,没有忘记《角弓》诗(表示要培植好嘉树,《角弓》诗,表示兄弟之邦应该互相亲善,杜甫在这里用典,此处以典代指忘不了李白)。

风霜穿进我的短上衣感到很冷,太阳迟迟没有出来(借代比喻),没有办法乘兴而去,白白地在鹿门等待!(典出《后汉书》:庞德公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返。空有鹿门,杜甫在此假借鹿门表示他在这里苦苦地等待李白的到来。)

杜甫的期待,终于落空!

大漠雄鹰: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李白从庐山下来,参加了永王起兵与肃宗争夺皇位的行动,事败后李白被判谋反罪流放夜郎。

谋反乃是最大的罪名,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引火烧身。而杜甫却尽力为之开脱写到:“处士祢衡后,诸生原宪贫。稻梁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是说李白之下山从永王,乃是为生活所迫要讨碗饭吃,并没有什么野心。

“苏武元还汉,黄公岂事秦?”说的是这事就如苏武欲归汉,夏黄公不事秦始皇一样,李白也并非心甘情愿地追随永王,纯属无奈;乃至于愤怒地桌后呼之于出“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的呐喊声。

在众人对李白避之不及的情况下,杜甫却句句为李白开脱,真可谓用心良苦、患难见真情啊。

李白被放逐走到巫山时,遇赦放还。杜甫只知他被流放,却不知他已遇赦,音信杳无,积思成梦,于是就有了《天末怀李白》,诗中处处为李白的安危设身处地地着想,如此知心之作在诗歌史上很是罕见。

以后打听到李白的住所,又写了长诗《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对李白的一生经历做了概括,乃是一篇真切精微的李白评传。

大漠雄鹰: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杜甫对李白这些赠诗,并没有得到李白的回音,不知道李白知道不知道,已成为千古之谜。杜甫对李白的这份情谊,却超越了自己的生死。

杜甫对于李白诗歌的推崇赞颂,无形中扩大了李白诗歌的传播和影响,对后人欣赏李白的诗歌,也指示了一个正能量的方向。可见,杜甫是李白坚定的同道人,忠实的粉丝!

大漠雄鹰: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下面再看看李白对杜甫的友情的证据:

公元746年(天宝五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时,李白《戏赠杜甫》一首诗:

饭颗山头逢杜甫,

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

总为从前作诗苦。

“杜老弟,洛阳一别,你有消瘦了吧?”

再不要为觅诗句苦坏了身体!这个时候,李白对这个小兄弟很关心,诗仙对诗圣的友情也是很真挚的。

大漠雄鹰: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兖州一别,天各一方,李白写三首诗怀念小兄弟。

其中有一首《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说:

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我们登临山池楼台,我们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石门山上,重新畅饮开怀?

荡漾的秋波摇荡着眼前泗水,熠熠的海色倒映了远山徂徕。

今日一别,天各一方,我们就如飞蓬一样各自飘远。

来吧,淋漓痛快地一饮而尽!

大漠雄鹰: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后来李白又在《沙丘城下寄杜甫》里写道: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这样说:

我来这里到底为什么事?整日无聊闲居在沙丘城。

城四周都是古树荒草,从早到晚不断发出寂寞的秋声。

鲁地酒薄不能让我沉醉,齐地的歌声空悠悠牵起我的思念之情。

我对你的思念如同滔滔的汶水,浩浩荡荡地随你向南行。

各位看看,谁说李白不讲友情?思君之情如滔滔的汶水,随你南行!

大漠雄鹰: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李白的期待,也终于落空!

这之后,李白再也没有给杜甫写诗,这其中主要是遭遇安史之乱后,两人到处流浪,没有机会再见面,但也看出,在后来的岁月里,李白也没有给杜甫写诗了,侧面印证了李白的心中,杜甫的位置并不重要,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白对杜甫的感情与思念淡漠而去了,历史之谜,不知可否?

仇兆鳌 《杜诗详注》:今考:太白集中,有寄少陵二章,一是《鲁郡石门送杜》,一是《沙丘城下寄杜》,皆一时刻应之篇,无甚出色,亦可见两公交情,李疏旷而杜剀切矣。至于天宝之后,间关秦蜀,杜年愈多而诗学愈精,惜太白未之见耳。若使再有赠答,其推服少陵,不知当如何倾倒耶!

虽然当时杜甫的名望不及李白,但是后人对杜甫诗歌的评价上升到和李白同样的高度,甚至超过了李白。

大漠雄鹰: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总而言之:

李白近道,杜甫为儒;

李白是传奇,杜甫是诗史;

李白是天之骄子,杜甫是地之人杰。

李白诗气传神,杜甫诗美于骨。

闻一多说:李杜相遇,就是两颗星相遇,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里,除了孔子和老子会面,再没有比这两个人的会面更重大更可纪念的了。

大漠雄鹰: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