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建議,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


莊子的建議,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


莊子“繕性”之論,看似駁雜玄奧,仔細琢磨卻又覺得可圈可點,與世道人情頗有契合。作為外十五篇之一的《繕性》一般認為不一定出自莊子本人之手,但可信度高於雜十一篇,可看作是內七篇思想的進一步演繹和延伸。

《繕性》的主要觀點是在申述如何修繕人性。人性的修繕維護仍然不離莊子一貫的主張,迴歸自然本心。這看起來似乎並不新鮮,也不是什麼別出心裁的高論,和內七篇所闡述的思想一脈相承,都是在反反覆覆的闡述和強調虛靜無為,順其自然,但卻有了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向意味。

莊子的建議,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

莊子的矛頭似乎仍是在對準“有為”,所謂“繕性於俗”的“俗”,顯然是有所指的。“俗”者,人情世俗也。什麼樣的人情世俗呢?當然是違背自然之心,距離自然而然之“無為”越來越遠的世俗追求。

這種世俗所求無非是物慾名利,玩物喪志,背德逆天的種種“有為”。儒道兩家雖然都在講“德”,其內涵不盡相同。道家所言之“德”偏向自然之道,即虛靜無為,順應自然,儒家所言之“德”,是指禮儀教化的“有為”之道,立足點完全不同。

《繕性》篇裡莊子重新定義了自己的“德”,曰:“夫德,和也;道,理也。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義明而物親,忠也;中純而實反乎情,樂也;信行容體而順乎文,禮也。”

莊子認為“德”就是和諧、包容,合乎道理和仁義的原則。道理仁義清楚了,萬物之間,人物之間就會親近融洽和諧,這就是“忠”。“忠”指的是相親相愛的坦誠、樸實、和諧的狀態,也就是最真實的人情本性,即“純實”。“中純實而反乎情,樂也”,是說只要心胸純潔樸實了就能夠返回真實自然之性,純淨無為,恬淡自適,這才是真正的快樂。所謂“信行容體而順乎文,禮也”是說坦誠率真的舉止在行為上能夠順乎自然之道的節制,才是真正的禮。

莊子的建議,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

莊子所說的“文”並非人為之文的“禮樂制度”,而是順乎自然的規則,因此莊子給出的藥方是:“禮樂遍行,則天下亂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則不冒,冒則物必失其性也。”在這裡,莊子把片面的推行禮樂制度看成是造成社會亂象叢生的根源,本質上依然是在強調順乎自然才是人間正道。

世易時移,亂象叢生的根子在於人們對於“德行”的偏差離亂,所謂“離道以善,險德以行,然後去性而從於心”,即背離自然之道而追求善名,在危難中來表現行為高尚,這在本質上是完全拋棄了自然本性而迎合了世俗人心。偏離自然之道,正是“德衰”之始,禍亂之由。

處於亂世,又該何以存身?莊子的建議是“當時命而大行於天下,則反一無跡;不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這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有相同之處,所不同的是,莊子認為不論“窮”或者“達”都無須“有為”而應“反一無跡”“深根寧極而待”之。很顯然,莊子是在刻意強調返璞歸真的意義,這種思想可以理解為消極無為,也可以換個角度反思一下,保持純淨自然之心,維護率真之心的“繕性”,未嘗不是有益於人的糾偏補正之道。

莊子的建議,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

莊子深情的提醒說:“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者也。寄之,其來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意思是說,官位財富都是身外之物,身外之物不宜過分看重,只有“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不為身外之物而肆意妄為,不因窮困潦倒而流於庸俗)才是無憂之道,快樂之根,千萬不要讓自己陷入“喪己於物,失性於俗”(因外物而喪身,因媚俗而失性)之窘境。

世風日下的感嘆,人皆有之,社會風尚的變遷總是會伴隨著某種背德離道的泛濫,雖然道德進步與世推移不可逆轉,但人性淨化的薰陶仍然任重道遠。莊子處於轉型變遷的時代,物慾橫流,善惡莫辨,美醜不分所見所感觸目驚心,作為冷靜理智的思想家,補時糾偏之心尤為強烈,正是道義所在,誠心所致,責任為上的體現,用心之良苦,不可不察。

莊子的建議,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

2020年1月28日星期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