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區域2019—2020年秋冬季空氣質量目標超額完成

上一年10月到下一年3月,這半年時間是我國全國範圍的“秋冬季”,是一些地區PM2.5濃度最高、重汙染天氣易發的時段。

4月22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三大重點區域2019—2020年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目標完成情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均超額完成PM2.5平均濃度降幅、重汙染天數下降目標。不過,依然有少數城市沒有完成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山西省運城市是唯一一個PM2.5平均濃度降幅與重汙染天數下降目標均未完成的城市。

藍天白雲下的故宮角樓。(資料圖片)

優異成績單和“人努力”分不開,同時要認識到2019—2020年秋冬季的特殊性

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明顯降低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汙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而秋冬季正是PM2.5濃度最高、重汙染天氣頻發的時間,是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點時段。

環境部的通報顯示,2019年10月—2020年3月,重點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改善,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4.9%,重汙染天數同比下降39.0%。

分區域來看,長三角地區空氣質量改善幅度最大,PM2.5平均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4%;發生重汙染60天次,同比減少58.0%。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次之,PM2.5平均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6%;發生重汙染395天次,同比下降36.2%。

汾渭平原PM2.5平均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發生重汙染152天次,同比下降34.8%。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均大幅度超額完成PM2.5平均濃度分別同比下降4%、2%和3%,以及重汙染天數分別同比減少6%、2%和3%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空氣質量改善效果明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重汙染天氣明顯減少。藍天保衛戰取得這樣優異的成績單難能可貴。”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優異的成績單和“人努力”是分不開的。從2013年“大氣十條”到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央到地方、各個地區各個部門,在控煤、治汙、管車、降塵等領域都採取了很多強有力的措施,久久為功,“人努力”的作用要充分肯定。

“另一方面,要認識到2019—2020年秋冬季的特殊性,受到疫情的影響,一些領域工業生產強度明顯降低,機動車行駛明顯減少,汙染物排放明顯減少,這並非常態化情況。”馬軍說,事實上,就在疫情發生之前,春節期間北方地區遭遇多次重汙染天氣,今年前兩個月北京PM2.5濃度同比上升幅度達到15.1%。這些無疑提醒我們,藍天保衛戰仍是任重道遠,還遠遠沒到高枕無憂的時候。

這是河北省沙河市一家玻璃公司的煙氣淨化深度治理塔(2020年4月23日攝)。2019年起,沙河市啟動“煙羽消白”工程,先後投入20億元對在產玻璃生產線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推進大氣汙染治理。(新華社記者 牟宇/攝)

山西運城PM2.5平均濃度降幅與重汙染天數下降目標,均未完成

三大重點區域80個城市中,多數城市完成了各自空氣質量改善目標,76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降幅滿足目標要求,75個城市滿足重汙染天數下降目標要求。

分區域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平均濃度最低的城市是北京,為47微克/立方米,濃度最高的城市是安陽,達到94微克/立方米,比北京高出了1倍。重汙染天數最少的城市是陽泉,僅為3天,天數最多的城市安陽達到33天。

長三角地區PM2.5平均濃度最低的城市是舟山,為19微克/立方米,濃度最高的城市亳州為73微克/立方米。21個城市未出現重度及以上汙染。重汙染天數最多的城市是淮北,達9天。

汾渭平原PM2.5平均濃度最低的城市是呂梁,為45微克/立方米,濃度最高的城市是咸陽、運城(並列),為84微克/立方米。重汙染天數最少的城市是呂梁,為1天,天數最多的城市是咸陽,達到26天。

看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保定市改善最明顯,PM2.5平均濃度降幅最大,同比下降25.0%;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16天。

在長三角地區,紹興市PM2.5平均濃度降幅最大,同比下降28.6%;徐州和亳州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11天,降幅最大。

在汾渭平原,呂梁和洛陽改善明顯,呂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8.2%,洛陽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20天。

運城市是唯一一個PM2.5平均濃度降幅與重汙染天數下降目標均未完成的城市,空氣質量甚至發生惡化——PM2.5平均濃度同比增加1.2%,重汙染天數由2018—2019年秋冬季的21天上升到23天。

“少數城市沒有完成目標,既是一個城市的問題,其實很多時候反映了區域的環境問題。”馬軍認為,拿運城來說,一方面,運城工業結構比較重,燃煤量比較大,排放強度高,自身需要去努力、去改善。另一方面,汾渭平原區域內汙染傳輸,各個城市也會互相影響,區域內各城市要有“一盤棋”思想,必須堅持聯防聯控聯治。

“現在的汙染過程和以往相比,明顯呈現影響範圍變小、積累時間變長、持續時間變短、峰值濃度變低、汙染程度變輕的特徵。”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賀克斌表示,不過,受特別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後,仍然會出現重汙染天氣,總排放量有所降低,但大部分城市排放的汙染物向少數幾個城市積聚,使這幾個城市的大氣汙染物承載量遠超環境容量,就會發生重汙染。

“隨著末端治理減排潛力逐漸收窄,未來必須實施差異化治理、精細化治理和動態化治理。”賀克斌表示,各城市產業結構、排放源組成、大氣汙染來源各有差異,應針對各城市達標差距,制定差異化的減排目標。

“環境監管要避免‘一刀切’,但該監測的、該監管的,還是應該依據相應法律法規去做,決不能放鬆。”馬軍說,實際上優勝劣汰並不會影響經濟的發展,反而會把市場機會交給有意願、有能力履行好環境責任的企業,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藍藍天工作室 寇江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