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明末崇禎年間,揚州有一位收藏大家叫周嘉胄,他精通書畫鑑定裝裱,然而作為晚明那個風雅時代的文人,令他留下身後名的卻是殫二十餘年之力寫成的《香乘》一書,此書是中國香學文化之集大成之作,談香事者必以是書稱首。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在《香乘》的自序中,一位真性情的文人形象躍然紙上:“餘好睡嗜香,性習成癖,有生之樂在茲,遁世之情彌篤,每謂霜裡佩黃金者不貴於枕上黑甜,馬首擁紅塵者不樂於爐中碧篆。”誰能想到這樣一位飽讀詩書的文人,認為自己的有生之樂不外乎睡覺與焚香呢?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或許相對於那些追名逐利的俗事,“枕上黑甜”安睡一覺,或“爐中碧篆”帶來的樂趣與滿足才是千金難買的。睡覺並非由於懶惰,而正是屬於他的人生哲學。或許正因為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慮,周嘉胄方可於香學中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品出香方之間的精微妙趣,感受到常人所不及的焚香之境。這是多麼風雅而令人嚮往的生活狀態。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嗜香者,不可一日去香,對於周嘉胄而言,香如睡眠一般重要。他又將諸多香品擬人化分為了六類:

幽閒者,物外高隱,坐語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悅性。

恬雅者,四更殘月,興味蕭騷,焚之可以暢懷舒情。

溫潤者,晴窗拓帖,揮麈閒吟,篝燈夜讀,焚以遠闢睡魔,謂古伴月可也。

佳麗者,紅袖在側,密語談私,執手擁爐,焚以燻心熱意,謂古助情可也。

蘊藉者,坐雨閉關,午睡初足,就案學書,啜茗味淡,一爐初爇,香靄馥馥撩入,更宜醉筵醒客。

高尚者,皓月清宵,冰弦戛指,長嘯空樓,蒼山極目,未殘爐爇,香霧隱隱繞簾,又可袪邪辟穢。

香按此六類彷彿六友相伴,並由此產生了六種焚香之情境,而文人四時的起居休閒無不在清香馥郁中度過。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有人問到:“諸香都是一樣焚罷了,為何要分這麼細呢?”對曰:“幽趣各有分別,燻燎豈容概施?香僻甄藻,豈君所知?悟入香妙,嗅辨妍媸。曰餘同心,當自得之。”當文人對生活的要求細緻入微,雅懷高致,又何必為外人所理解?與古人同心者,自然也有各自的體會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