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一起,滿地狼藉

不知不覺中,2020年已過半。在將來許多人的回憶中,這半年註定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一片蕭條中,創業板指數竟然偷偷又創了新高。而且技術形態十分完美,一副小牛才露尖尖角的可愛模樣。

然而,牛角之下,卻是遍地狼藉:個股天天漲少跌多,股民們只賺指數不賺錢。

牛市一起,滿地狼藉

有人如夢如幻,懷疑這是假行情,抑或買了假股票。很遺憾,這魔幻的行情,可能就是我們之前心心念唸的A股牛市之始。

而且李大霄這次沒有跳出來唱多,使得牛市的根基更加牢固了。

但造化弄人,大家可能只猜對了開始,卻沒猜對結局:指數可能是長牛,個股可能是長熊。

這不是演習。註冊制之後的股市,就是這個鳥樣。

前幾天跟業內人士交流,有人提出一個“二線藍籌補漲”的新概念,讓我耳目一新!

其邏輯是:前幾年講供給側改革和核心資產的故事,各行各業的龍頭股被充分挖掘,龍頭股估值溢價相當明顯。比如工程機械裡的三一比中聯、柳工估值高,白酒裡的茅臺五糧液比瀘州老窖、洋河估值高......

但是現在講競爭中性、講搞活民企,銀行信貸、財稅優惠等資源偏向民營企業,腰部企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所以二線藍籌要補漲,抹平估值差距。

最近股市裡有些現象正在印證這個邏輯。

比如二線白酒股、醫藥股的暴漲,以及我長期關注的物業股裡龍頭招商積餘的滯漲與新大正和南都物業的補漲等等。

但有一點需要特別強調:不管一線龍頭溢價還是二線藍籌補漲,都發生在業績好、現金流穩定的藍籌白馬股身上,都是優等生之間的PK。

牛市一起,滿地狼藉

而對於績差股和垃圾股而言,其走勢猶如無邊落木蕭蕭下,每一次虛情假意的反彈之後都是無情的再創新低。

二線藍籌股的補漲,還有一個解釋,就是資金畏高了,轉而去發掘一些低位的績優品種。

這幾天券商股的大漲,頗有這種意味。在光大證券帶頭下,券商板塊迎來了久違的大漲,天量資金蜂擁而入,地動山搖。

券商股一向是牛市的集結號,這次大漲,讓人無限遐想,是不是牛市來了?

不僅券商股,連續千年不漲的地產股也有啟動的跡象。還有銀行股,這是受疫情衝擊最為猛烈的行業之一,還要向實體經濟讓利,居然也啟動了。

而創了新高的創業板指數,成交額明顯有萎縮的走勢,有點高處不勝寒的意思,資金們臨陣叛逃了。

叛逃資金的擔憂是半年報:創業板的科技和內需主線雖然比較確定,無奈漲幅已大估值已高,半年報是否會見光死,這個問題需要考慮。

所以在不確定之下,資金選擇了避險:現金流比較好的二線藍籌股是避險;選擇位置較低的券商地產和銀行,也是避險。

總之,市場的風格有變化的跡象,至少短期是這樣。

不管短期市場風格是否變化,也不管二線藍籌會不會補漲,有一點是長期確定的:指數慢漲掩蓋下的跌多漲少。

牛市一起,滿地狼藉

這就是註冊制帶來的新格局。

交易所很聰明,積極應對新格局,已經開始改變上證指數的編制方法了。

如果按新的編制方法,中國石油將在從48元跌到8元的時候才計入指數。其他小盤新股也將在上市一年後才納入指數,屆時早已跌到位了。

按照這種計算方法,上證指數此時早已經應該在四千點之上了。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局中局。

第一步:把新股發行市盈率統一壓低至23倍,又只允許新股只能十分之一流通交易。這樣人為造成新股上市後低價、稀缺的局面,上市就遭爆炒翻倍,打新者人人獲利。

於是,多少新股都不愁發!

第二步:在新股上市跌透後,才計入指數,又確保了指數不再被拖累!

於是,股市融資任務順利完成了,指數也長牛了,一箭雙鵰,皆大歡喜!

牛市一起,滿地狼藉

高,實在是高!

比套路貸還套路!

只是這樣的牛市,是否還是你當初希望的模樣?

作者簡介:新哥,私募基金投資總監,西安交大金融學士、華東師範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第一財經、深圳衛視特邀財經嘉賓,東方財富網專欄“基金名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