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沙苑考說

原創 | 吳勝利

大荔沙苑東起黃河西岸,南臨渭河之北,北界洛水之南,西延臨渭區境。鳥瞰整個沙苑區域,整體呈東西長,南北寬帶狀分佈,囊括了大荔縣沙底、西寨、韋林、石槽、官池、八魚、下寨、蘇村、張家等鄉鎮,西貫於臨渭區交斜、孝義。沙苑總佔地面積400餘平方公里,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內陸沙漠.

大荔沙苑考說

大荔沙苑屬典型的沙丘地貌類型,是中國唯一半乾旱半溼潤氣侯條件下形成的沙漠地貌景觀。系統的探究其產生的原因、形成的條件以及生成的時間,無疑就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話題了。

《中華文明史》章節及朝邑賢人李先生的著作都提到過,堯舜時期天下洪水氾濫,堯舜心繫天下蒼生安危而去治水。當時大荔沙苑之南的潼關有終南、中條兩山相連,關口閉塞,水無出路,此地則是一處大盆地,匯黃河、洛河、渭河之急流挾沙而下,沉澱在這裡。大禹採用了“洩洪之法”,由潼關開一缺口,導水而下,東歸黃河,苑區與這裡便留下了大量積沙。

據《史記·夏本記》和《史前至秦漢史》記載:鯀治洪,不得生克之法,歷九載水害依然。禹以為訓,隨之發明“準”(水準器)、“繩”(丈量用具)、“規”(畫圓)、“矩”(定平,測長、高、深)。與水工陸行車,水行舟,泥行撬,山行檋(ju帶鐵釘的鞋子)。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他們路過家門而不入,鑿山導水而入海,方才保住一方民生。

地質勘察資料表明,沙苑區域在地貌單元上屬於上古時期(地質年代劃分為全新世)洛河、渭河交匯的沖積三角洲,這一點與文史資料和李先生描述基本相附。由於河水沖積作用,形成了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河漫灘。漫灘之下地層結構以粘性土,粉土和沙層相互交替。區域性水位相對埋藏較淺,季節升降幅度較大。位於黃河與洛河交匯之處,以及渭河北岸的一級階地,之前曾遺留了許許多多的沼澤,湖泊之地,當地人把它們稱之為“池子”,遺存下來的“馬子池”今天面積也在1500畝以上。

沖積三角洲,在這裡形成的河漫灘時代久遠。當洛河歸北,渭河南移,受乾旱,季風,颱風的影響,加上溼地植被的破壞,裸露在外的沙粒被風力吹移,逐漸填充了這些槽谷之地,形成了以新月形為主要形態的沙丘和沙丘鏈。

經對沙丘的顆粒直徑進行室內篩分法試驗分析,沙粒平均粒徑0.075亳米顆粒含量不超過全重的85%。按國家規範《土工試驗方法標準》,可將沙丘的沙粒劃分到粉、細沙範疇。正是由於粉沙、細沙的單體體積小,重量輕,極易受風力作用而移動,因此被堆積成丘。

這些沙丘形狀大多數東西較長,南北略寬,成新月形型、鏈條型、寬帶型形狀分佈。橫斷面紋理明顯清析,呈層疊狀發育。根據以上諸多特性可以判定,堆積作用是受到了東、東南、東北風外力多次長時間層積而成。

綜上所述,大荔沙苑形成的原因是:黃河、洛河、渭河沖積形成的沙漫灘,在風力作用下被吹移、堆積,形成了大面積的沙丘和沙丘鏈。

沙苑內的沙丘成因久遠,高度從幾米到幾十米不等,面積超過了400平方公里。如此大的內陸沙漠,絕非在短時間之內可以形成。

大荔猿人是在洛河階地的砂礫層中被發現的,時代為中更新世末期,距今約15~20萬年。沙苑境內也多次發現中石器到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過的遺蹟,這些都足以證明這一區域人文歷史的久遠。

大荔沙苑考說

倉頡造字大約4500年,距今久遠。甲骨文盛行於殷商時期,從起源距今已有3500多年曆史。刻寫在甲骨、獸骨上的主要內容是記載統治者的祭祀、征戰、狩獵、占卜。之後相繼出現了金文,金文指的是在金屬禮器上刻畫的文字,也叫鐘鼎文。內容也多是些祭典、征戰、契約之類,成於商代的中晚期,多見於周代。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文字的書寫更加規格,變得更加通俗,對於事件的記錄相對豐富多樣。換句話說,商周記事較為單一簡要,春秋以後變得豐華細緻。周代中頁以後便誕生出各種傳、記、禮和文學作品。

單從對於沙苑風沙描述的資料來看,商周時期幾乎難以找到。在後來歷史上的各個時期,以漢、宋、明代的記述較為多見,但大多是加參在對事件的記錄上。這些資料表明在戰國末年以後,由於戰事頻繁,隨意火燒,肆意砍伐,沙苑這裡植被遭遇嚴重破壞。“日昏黃,沙彌天”描述的就是當時“沙塵暴”的景象。

秦末漢初,漢高祖元年(前206)曾在今天大荔與臨渭區交界處的來化塔位置建立了蓮勺縣城,縣治隸屬左馮翊郡(治所在大荔縣)。時隔811年之後,到了隋大業元年(605)蓮勺縣廢止。而廢棄蓮勺縣的原因,根據文史資料分析,即不是因為境內“生盜”,也不是縣郡改制變更,究其根本是因為“飛沙壓境,淹沒莊田”,縣城被流沙蠶食,不具備了在此設縣的條件。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十二月十二日,三更三點“地大震焉,前塔(來化塔)崩倒,當斯葉也,鎮風解龍,飛沙壓鎮,五尺之童,無不驚駭……”描述的是來化塔當時受華州大地震所倒毀與狂風沙暴的慘烈景象。來化塔也叫慶安寺塔,在塔身一層卷門頂嵌有“鎮風寶塔”石刻。鎮風寶塔的“鎮風”二字怎樣去理解,鎮的又是那來之風?當然是指由黃河、洛河、渭河東來掀起的飛沙之風了。在來化本地也一直有“……東天生邪雲,大若盤,瞬間蔽日,沙滿天……”的傳記。

鎮風寶塔上溯到宋代的天禧年間《慶安寺重修寶塔記》載:“夫上古設塔時,左有洛水,右驛柳林,於是望景觀卜,而豎塔於此……”這裡的“上古”當然是指宋天禧年間以前到漢代之事了,同時也佐證了慶安寺塔歷史的久遠與當地風貌的變遷。

由明代再向後查看,清代至上世紀初有關大荔風沙的記錄和描述,變得更加切切。大荔古稱同州,同州人大多數都曾記得“東海灘”、“西海灘”等這些沙苑之間古老的地名和村名。“起於趙渡,尾(yi)於孝義”言傳的則是沙苑的範圍形態。

縱觀歷史見聞,綜合分析定論:自戰國之末,經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這裡都曾經歷了無數次風沙之災。尤其是由兩晉到隋朝之初,關中大旱頻繁,洛、渭河流經常枯竭,風起沙移,加快了沙苑的形成。

今天大荔——華陰公路以東,曾經存在過林湖相依,草木茂盛的美好景象。歷來被各朝各代當作最理想的牧馬場所,但就是因為風沙的緣故,昔日這些美景被移沙淹沒。沙粒隨風而動,填充了槽谷,堆積成了一道又一道的沙丘樑子。

大荔沙苑考說

春秋時,沙苑是秦晉紛爭之地,秦穆公曾與晉惠公盟於沙苑王城;戰國時,秦孝公頒佈“墾草令”,沙苑農業日漸興盛;秦漢時,沙苑還有“渭川千畝竹”之說;隋初,在沙苑置羊監,建永豐倉,隋煬帝還在洛水兩岸築“看花臺”;唐代曾建有沙苑城,設沙苑監,唐玄宗引洛水“通靈陂”、“堰黃河”; “馬繞三重水,雁徊九道梁。”傳說是寇準公元999年,任同州刺史時對沙苑的詠唱。由於這裡地理環境與蒙古大草原極為相似,也曾成為了蒙古族的拜姓遷徙地。《陝西通史》載:“……拜篤麟奉命由河北涿洲遷居大荔沙苑至今。”位置在今天大荔縣的官池鎮。

如今的大荔沙苑自然生態得以保護和利用,美麗的沙苑依託自然風光,人文歷史,民俗文化,成為了人們休閒度假,娛樂放鬆的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