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恰因有您們的值守與堅持,才能守護健康與生命

  中秋國慶兩個假日相逢,本是親朋好友聚會旅遊的好日子,但對於醫務工作者而言,節假日卻意味著堅守與責任。

  一張單人床,一臺手術,一封感謝信.....點點滴滴組成雙節值守的音符,用這些音符組成看似平凡卻又不平凡的樂章,譜寫了藍十字人雙節值守與堅持,疫情常態化後共同防控疫情、護佑健康和生命的主旋律——

  單人床架起的是團隊的激情與擔當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恰因有您們的值守與堅持,才能守護健康與生命

▲ 李魯萍辦公室裡的單人床陪伴了她多少個夜晚

  9樓神經外科ICU重症監護病區醫護人員一如既往地忙碌著,這次雙節假期8天比往年長,由於其他病區送上來的危重病人也較多,無形中給9樓ICU帶來了“壓力”,可是,李魯萍主任帶領的醫護團隊仍然激情洋溢、有條不紊地工作著。

  侯桂珍護士長無意中透露:“我們李主任放棄節假日休息來頂班,晚上為搶救病人乾脆就睡在辦公室裡架起的單人床上過夜,第二天繼續上班工作,這已經習以為常了。”

  李魯萍辦公室裡的單人床在整個醫院裡是出了名的,這架單人床看似普通,但是卻“承載”著李魯萍主任醫療團隊的激情與責任,李魯萍主任的嚴謹、認真和不負生命所託之精神,似乎都體現在這張小小的單人床上。

  趁李主任不在,拍下了李主任經常連夜加班後睡覺用的這張單人床,當問及這張單人床伴隨著李魯萍主任多久時,某護士透露已經有5年了,最近又發現單人床上還多了架子,原來李主任胃有點不好,需要用這個架子吊鹽水用。院領導多次勸李魯萍適時回家多休息休息,可是李魯萍主任總是放心不下,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真令人感動。

  在李魯萍主任的言傳身教下,分單、雙日班的醫護人員在雙節期間跟往常一樣,工作狀態良好,精神飽滿,搶救人數本科室10人,其他科室3人,微創氣切3人,自9月份開始增加了每週一、三、五血透項目,運轉正常。

  記雙節期間的一臺手術

  對醫院神經外科6B病區潘仁龍主任來說,節假日照常上班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假期8天,潘仁龍主任天天來上班也不例外,雖然,潘主任家住在靜安區武寧南路附近不算遠,但是每天上下班開車那條必經之路總是堵車,節假日也不例外。可是,潘主任早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節奏,而在潘主任的內心深處,“總是放心不下病人”這種時刻為病人著想,急病人所急的“醫者仁心”似乎已經融入了潘主任的骨髓裡而“不能自拔”。

  從9月29日至今,醫院裡做手術最多的當屬潘仁龍醫療團隊。

  值得一提的是,10月8日,潘仁龍醫療團隊做了一例顱骨缺損修補PEEK手術。

  患者男性50多歲,由家屬從江蘇常州慕名轉至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尋求進一步治療,由於原來大面積顱骨缺損,造成顱內壓等不平衡,單側癱瘓,意識不清,經潘仁龍、吳治群,黃秀夫醫生會診評估後可進行顱骨缺損PEEK修補術。

  10月8日潘仁龍醫療團隊進行了該手術,手術時長8小時;目前,患者恢復良好,雙側有反應,意識清醒。家屬見此情形非常滿意。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恰因有您們的值守與堅持,才能守護健康與生命

▲ 潘仁龍主任查房看望PEEK術後病患

  潘仁龍提到,神經外科6B病區目前已經具備四大板塊:植物人SCS促醒,顱內電刺激探頭植入,顳肌血管敷貼術,顱內腫瘤切除等。在集團和院領導的關懷下,6B病區成功評選為醫院重點學科建設和先進集體,這與全科室醫護人員的努力分不開的。潘主任希望,能帶出更多的“精兵強將”來,為醫院樹立品牌,為神經外科學科建設而努力奮鬥,為踐行“健康中國”而貢獻綿薄之力。

  同樓不同病區護士們親如一家,病患親屬送來祝福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恰因有您們的值守與堅持,才能守護健康與生命

▲ 神經外科6A、6B病區同一樓層親如一家

  雙節期間,6A、6B病區護士們親如一家,她們其實像其他樓層病區那樣分區不分家。

  除了潘仁龍主任雙節期間天天來上班,神經外科6A病區侯增欣主任也是如此。侯增欣醫療團隊剛剛在9月30日做了一臺手術後,在接下來的雙節假日期間8天裡天天來上班。

  在兩位主任“潛移默化”的帶動下,這兩病區護士們幾乎親如一家,哪個病區護士有難處,另一病區護士就頂上去替她完成。尤其是這個雙節期間,6A病區護士長錢蒲迪在獲悉6B病區護士長不能來當班時,就主動把兩病區護理工作的重擔接過來,同一樓層兩個病區護士們個個互幫互助,“我們都是一家人,誰沒有個難處啊!”

  良好的工作氛圍,溫馨如意、細緻入微的護理工作同樣感動了住院病患及其家屬們。他們紛紛在這個特殊的雙節裡,親自送來月餅,湯包等食品給護士們,護士們一再推脫、婉拒;可是病患及其家屬們就是要送給這些“白衣天使們”,有的還送來感謝信,千言萬語、千恩萬謝化作美味佳餚,給這些連節假日都顧不上與家人團聚的護士們,你們辛苦了。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恰因有您們的值守與堅持,才能守護健康與生命

▲ 雙節期間錢蒲迪護士長(左)指導低年資男護士(中)為病患護理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恰因有您們的值守與堅持,才能守護健康與生命

▲ 10月1日,6A病區住院病患家屬送來信件、月餅、湯包等給護士們表示感謝與祝福

  康復科:“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在整個雙節期間,康復科在崗人員仍然保持著飽滿的工作熱情,康復大廳也天天人來人往,呈現出“人丁興旺”的局面。即便是有年輕的理療師回家過節,在姚金榮主任和張雁醫師精心安排下,康復科醫護人員始終把病患放在第一位,想病患所想,急病患所急,姚金榮和張雁也幾乎天天來上班,姚主任說:“雙節期間在家也是閒著,還不如來醫院充實得多。”張雁假日期間連續四天來上班,“我們這些孩子很可愛,平時在家裡都是家長的寶貝疙瘩,但是到了這裡就個個能努力工作,學習上進,自力更生呢。難得有雙節長假,讓他們家人團聚,我們辛苦點沒啥......”

  10月1日一大早,項耀鈞院長帶領總值班等來看望大家,見到一位從神經外科6A病區來康復科做理療的病患時便聊起了家常。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恰因有您們的值守與堅持,才能守護健康與生命

▲ 雙節第一天,項院長看望病患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恰因有您們的值守與堅持,才能守護健康與生命

▲ 他曾在人民大會堂受獎

  原來這位病患是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榮譽勳章的獲得者,他還受邀到人民大會堂接受了公安部授予的這枚榮譽勳章。幾年前他因腦出血造成偏癱從外院轉來藍十字腦科醫院,經過四個多月的治療,現在感覺好多了。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恰因有您們的值守與堅持,才能守護健康與生命

▲ 雙節期間,申穎在為病患做肌張力恢復鍛鍊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恰因有您們的值守與堅持,才能守護健康與生命

▲ 李小樂為病患作業練習以恢復手部抓握功能

  他為人豪爽,直來直去,現在,他逢人便說,藍十字不僅醫院環境、硬件設施特別棒,而且醫護人員更是“一隻鼎”“磅磅響”(上海話,好了還要好的意思)。這是因為康復科“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姚主任和張雁的帶領下,康復科的理療師們不僅耐心,服務態度特別讓人舒心,而且還非常用心。比如,李小樂和申穎在為他做康復項目時,為了能刺激到左側偏癱的手臂恢復功能,自己想出用冰袋和暖水袋來敷麻木的手臂等。還有神經外科6A病區的王京成和柏康明醫生及護士們,都為他提供了優質的服務,令他滿意和感動。

  為此,他推薦來三、四個病人來治療。在節前,他們單為申穎一人就送來了三面錦旗表示由衷的感謝。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恰因有您們的值守與堅持,才能守護健康與生命

▲ 康復科申穎一人收到的三面錦旗

  每天都要查機房 信息科無節假日

  作為輔助科室,信息科和其他科室一樣節假日照常派人來上班不間斷。

  在科長高衛星的帶動下,信息科全體科員輪流值班以確保醫院的“神經系統”——信息網絡——順暢運行。

  網管倪海峰一連四天堅守崗位不放鬆,天天檢查服務器、網絡運營情況,並且及時搜索、排查網絡病毒等。問他整天和冷冰冰的網線、電腦硬件軟件打交道,是否感到很枯燥?他回答到,早已經習慣了,而且對這些看似冷冰冰的數據,感覺像跳動的音符一樣有聲有色。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恰因有您們的值守與堅持,才能守護健康與生命

▲ 雙節期間,網管倪海峰查看機房

  這些不過是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醫務人員在雙節期間工作縮影,像他們一樣的醫務工作者還有很多。在濃濃的節日氛圍裡,作為生命健康的守護者,他們缺席了家人團聚,卻從未缺席責任。在抗疫的逆行後,每一個默默堅守的醫務人員,同他們一如既往的付出和奉獻,成全了千家萬戶的健康團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