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化身貓奴給貓寫了一首詩,結尾3個字,讓人讀後忍俊不禁

如果給宋代大詞人陸游貼幾個標籤,我想肯定有愛國、長壽和唐婉,但是還有一個標籤你一定想不到那就是“貓奴”。對,你沒看錯,古代也有貓奴,陸游就是其中最痴迷的一位。陸游是個真性情的男人,他愛國、愛唐婉,也愛貓兒。

陸游化身貓奴給貓寫了一首詩,結尾3個字,讓人讀後忍俊不禁

陸游能寫出“鐵馬冰河入夢來”的豪邁,也能寫出“滿城春色宮牆柳”的柔情,還有“我與狸奴不出門”的寵愛。在陸游筆下寫給愛貓的詩還有很多,既有寵溺也有愛憐,怎麼看都想不到這樣的詩詞會出自陸游之筆。比如這首愛意滿滿的《贈貓》:

《贈貓》宋.陸游

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

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

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

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

初看這首詩覺得有些晦澀難懂, 詩中的很多字都很陌生,但是查查字音,再讀下來,就會發現這首詩簡直可愛到爆!關於這首詩有個背景故事,原來陸游家有老鼠,就從鄰居家換了只貓來抓老鼠。

陸游化身貓奴給貓寫了一首詩,結尾3個字,讓人讀後忍俊不禁

“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這一句交代了交換的方法,貓是用鹽換來的,但是這不是簡單的換,而是“聘”,這個字有些意味深長,通常來說“下聘”是為了娶親,這裡寫“聘”狸奴也就是小貓,也就是對這隻貓的極度喜愛和重視了。

“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這一句將這隻小貓的可愛展現出來,本來小貓的職責是抓老鼠,但是它卻一直在玩耍,經常沉醉於薄荷的香氣昏昏沉沉,到了晚上還要霸佔主人的毛毯。“醉薄荷”是小貓的習性,它們會因為一種植物的味道而被吸引。

陸游化身貓奴給貓寫了一首詩,結尾3個字,讓人讀後忍俊不禁

“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既然小貓只是玩,而不抓老鼠,陸游就要想辦法了,當然是懸賞抓老鼠了。小貓啊!只要你抓了老鼠,我就賞給你大餐——吃魚肉。那麼這隻小貓到底抓沒抓到老鼠呢?按理來說應該是零收穫的,因為下一句陸游就給出了答案。

陸游化身貓奴給貓寫了一首詩,結尾3個字,讓人讀後忍俊不禁

“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看來抓不到老鼠,是主人沒給起個好名字,既然如此我就給你起個名字吧,就叫“小於菟”吧!這是什麼意思,原來“小於菟”指的是小老虎的意思,“於菟”是出自《左傳》,傳言楚國公子令尹子文被棄雲夢澤後是由一隻老虎養大的,長大後成為楚國名士,後來“於菟“便常被人用來指代老虎。而且“小於菟”這個名字讀來也很可愛“小於(wu)菟(tu)”,是不是越讀越上口,越讀越有趣啊!

陸游化身貓奴給貓寫了一首詩,結尾3個字,讓人讀後忍俊不禁

想想陸游每天提著魚,追著小貓叫著“小老虎,小老虎,抓老鼠了,抓了老鼠給你吃魚”這樣的場景就覺得十分有趣,據說這個名字沒白起,沒過多久這隻小貓就屢立戰功,抓了很多老鼠,而陸游對貓的情感也越來越深,後來竟然給貓寫了十多首詩,成了名副其實的貓奴。

陸游化身貓奴給貓寫了一首詩,結尾3個字,讓人讀後忍俊不禁

這首《贈貓》也成了陸游喜歡小貓的真實記錄,特別是這個既威武又可愛的暱稱“小於菟”讓人們立刻愛上了親切又幽默的陸游,比起愛國和深情的陸游,這個形象更接地氣,更讓人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