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问寓意,不是才正常吗?为啥就那么不受待见呢?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听故事的人,包括寓言故事,而且很想明白故事会带给我什么样的寓意和人生启示。可是很长时间,我一直为一种说法所困惑着。

只要认真听故事就好,不要问寓意。

询问故事背后的寓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特别不受待见。着实让我不舒服。为了解惑,曾经有个朋友给我说了一个故事。想必也很多人也都听说过。不妨再次重温一下。

一个弟子向大师抱怨:“你给我们讲故事,却从不向我们揭示故事的寓意。”

大师回答:“如果有人给你奉上果实,却将它嚼烂后再让你吃,你还愿意吃吗?”

他在给我说这个故事的时候,一脸的不屑和教导的责任。让我顿然发现了自己的愚蠢。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再向人问什么故事寓意之类的问题,甚至因为害怕别人觉得我浅薄,而学会了闭口和沉默,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开始具有高人的风范了。

听故事,问寓意,不是才正常吗?为啥就那么不受待见呢?


不过,随着自己的成长,我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首先,嚼烂的水果,还真的有人会愿意吃

姥姥在八十多岁的时候,瘫痪在床。之后,由她的儿女们轮流照顾。有一次,我发现母亲喂给姥姥吃的食物,竟然是事先咀嚼过的。出于受过现代卫生教育的考虑,我私下找母亲谈了这件事其实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建议她用机器打磨食物。

“这些我当然知道。可是,你知道吗?你姥姥她需要的可不只是食物,她喜欢吃这些咀嚼过的食物,还因为她从小这样把我们喂养大,也以同样的方式喂过你。这是她的生命的记忆方式。”

听故事,问寓意,不是才正常吗?为啥就那么不受待见呢?

网图


我知道,在很多的世代中,一个母亲哺育儿女的方式,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把食物咀嚼碎了,然后喂给他们吃。小的时候,我们曾经吃的津津有味。长大了以后,随着新的理念被接受,我们似乎就忘记了:自己到底是怎样从小孩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我们坚持某种生活方式或想法,那种毫不动摇的姿态,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过去曾经以同样的方式成长,不懂区别、不加选择地接受,甚至还喜欢过对如今的我们来说、难以接受或理解的一切。


我们通过否定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成长和成熟,却恰恰因为这不恰当的,自以为成熟的拒绝,暴露出我们的不成熟。


对于一个成人来说,很难想象他会喜欢别人咀嚼过的水果,可是总有例外。当例外出现到时候,我们不要太过死板地守着“自己的真理”,而否定别人的生活就好。


听故事,问寓意,不是才正常吗?为啥就那么不受待见呢?

父子骑驴的故事(网图)


王小波讲过一个父子骑驴的故事。鉴于父子二人被路人的言谈所误导,他在文中谈到了两点寓意。其中一个寓意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另一个是“闭上你的臭嘴,让别人走路。”(看到第二个寓意时,我当时开心得突然笑出了声,同学还问我发什么神经来着。现在想来仍然会莞尔。)

说实话,在读王小波的《驴和人的新寓言》之前,我也多次地读过和听过这个寓言,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如此精彩的解释。甚至直到在,对这个寓言故事,我都没有看到比王小波的解释更给我启发的解释了。

虽然这是父子骑驴的故事,是被王小波咀嚼过的水果,但是正是因为被他咀嚼过,我才吃得大有味道啊。

听故事,问寓意,不是才正常吗?为啥就那么不受待见呢?

控制自己的嘴 走好自己的路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关于故事的喻体。我不知道大师在选择食物的喻体时出于怎样的考虑。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并不合适。

这个比喻给人的情感带入过强,以至于使人忽略寓言解读的重要性。如果是换成时学习任何技能的过程,比如驾驶飞机,学习射箭等,我们问出某种操作的背后原因或含义,实在是大有益处才是。

甚至大有可能的是:就是因为有了各种的疑问和寻求答案的过程,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博采众长,不断进步,健康而平衡地成长。

听故事,问寓意,不是才正常吗?为啥就那么不受待见呢?

网图


幸运的是,我现在仍然喜欢故事,也喜欢问问故事的寓意。我当然了不会认为一个故事只有唯一的寓意,哪怕他的解释非常好。就如同王小波对父子骑驴的解释一样。

在听故事和寓意的时候,我也努力思考,从中找出对我自己有益的人生启示。我相信《摩诃婆罗多》说的话:如果你能仔细听完一个故事,你就会和从强判若两人,因为故事会钻到你心里,消除你内心和神相通的障碍。

哪怕你只是出于消遣来读故事和寓言,偶尔也会有个故事冲破你的防线,向你揭示真理。这就是故事的寓意所在。

另外,如果那个朋友,现在还对我说那个故事,我也会提醒他,他是不是也在吃大师咀嚼过的水果呢。也提醒自己。就算吃了也没什么。


END


@竹叶舟 读书观影听故事,做个有趣的人,做个乐意分享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