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車型,跟銷量真的不匹配

上一期自己吐槽了一下當下滿屏幕的汽車水文,幾天我就給大家推薦幾個我個人覺得車子本身素質非常好,但有一些並沒有被市場所認可。當然了,我所推薦的這幾個車型都多少是帶有個人喜歡偏好的,因為我個人看車主要是偏向機械素質,可能在內飾、外觀等方面在我自己的評分機制中佔比並不是那麼大。

這些車型,跟銷量真的不匹配

探界者

第一個推薦的是雪佛蘭的探界者,目前這個銷量水平真的有點跟探界者車子本身的素質不匹配。探界者的三大件可以說非常的好,空間在這個級別是前列(雖然號稱定位中型SUV,但其實國內打的是緊湊型SUV的市場),動力1.5T的夠用,2.0T的充沛,外觀設計我的審美就不評價了,我只能說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探界者的外觀醜。那既然探界者有這麼多的優點,怎麼就在銷量上體現不出來呢?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一個是品牌,雪佛蘭這個品牌在我們天朝混的就很慘,懂點兒車的覺得換殼大宇(這款真不是,這款是真正的北美開發的全球車型,而且相對於其他所謂的全球車型相比,探界者是減配比較少的)。再一個是百姓的印象,不懂車的覺得就是低端的別克(中國對別克的友好度要遠超雪佛蘭,老百姓心中就是覺得別克要比雪佛蘭高級,只有在我們天朝才這麼定義,其實相反,雪佛蘭的定位是要高於別克的,這可能是當年賽歐的後遺症)。第三就是美系車油耗的刻板印象(我真覺得這個車的油耗是沒什麼問題的)那既然優點這麼多,怎麼銷量不好呢?這是天朝百姓選車特殊屬性帶來的,大多老百姓在意的東西,雪佛蘭做的並不是很好。比如品牌、內飾(塑料感非常強)、噪音等方面確實有點糙,還有一點跟邁銳寶XL一樣的問題就是自動啟停的設計,新手在使用過程中確實是會有點惱火。(一段時間後自己掌握節奏就會好很多)個人依然覺得在這個價錢面前,我依然定義它是一款值得買的車。現在終端的優惠非常的大,大部分地區都能優惠4W左右,也就是說1.5T的裸車能做到15以內,2.0T能做到20以內。這個車有沒有缺點,有!但看看這個價格,我覺得值。

這些車型,跟銷量真的不匹配

CX5

第二款,馬自達系列(昂科塞拉、CX5、阿特茲、CX8、MX-5)。我對馬自達這個品牌的個人情感上是又愛又恨。我愛它的執拗、固執,在技術上死磕的勁兒。但是回到做產品本身,又是恨的牙癢癢,國人的用車需求已經非常的明顯,對馬自達的詬病就集中在NVH(靜音性)、後排空間、內飾設計老舊、價格長時間優惠少等方面。我覺得這些方面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好改善的。雖然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終端優惠,但我還是覺得優惠少了,在現在價格戰血脈噴張的時期,如果一味的固守價格,保有量上的損失以後會給馬自達帶來更多負面的影響。舉個例子,現在CX5的終端2.0的17W起,這個價格更多人會去選CRV、RAV4和奇駿了,想在這個級別搶市場,單純靠喜歡操控和情懷是不行的。2.5的價格就要20+了,這對於馬自達來說,競爭壓力太大了,除了動力跟操控,真的沒有明顯優勢可言,真的是要非常喜歡開車的才會選擇。我覺得馬自達想在這個“冬天”活下去,就必須做出一定的妥協,價格上必須給出讓步。最後追加一點,馬自達的2.5跟2.0相比,差別非常大,如果預算夠無論是哪個車型,都是能上2.5就上2.5,你絕對不會後悔。而MX-5絕對是這個價格,你能買到的最具可玩兒性的“小跑車”。

這些車型,跟銷量真的不匹配

高爾夫·嘉旅

這些車型,跟銷量真的不匹配

蔚攬

這些車型,跟銷量真的不匹配

夏朗

第三款,大眾系列,嘉旅、邁騰旅行版、輝昂、夏朗。嘉旅這款車在市場上其實打的是一個空白市場,無奈的市場的認可度並不高。它的空間優於普通的兩廂車和三廂車,通過性也好那麼一點點。可能就是看上去沒有傳統意義的高檔感,就是很多人看上去又沒有MPV的感覺,就像一個麵包車一樣。但這個車覺得值這個價,推薦不追求動力的去選1.6自動,大眾的自吸配AT還是非常的可靠的。邁騰旅行版也就是蔚攬,推薦大家去買2.0T兩驅舒行版,現在基本價格可以做到24左右,這個品質跟多功能性絕對對得起這個價錢。輝昂這個車可以說是上海大眾做的為數不多的失敗產品。這個車的做工用料品控都是要比大眾品牌高了一個層次的,可能是老百姓還是覺得大眾的標撐不起豪華品牌的價格。而且在面對BBA和一眾的二線豪華品牌紛紛下探售價,這也使得輝昂的位置跟定位很尷尬。上汽大眾又不想一味的通過降價來獲取銷量,想維護輝昂這個品牌定位形象。但是無論產品本身素質多好,一個不能走量的車型最終很可能步了輝騰的後塵。(但是問了幾個買輝昂的車主,都說沒後悔)夏朗這個車可能很多人覺得有點冷門了,這款MPV車型確實不常見。很多人家用選擇7座SUV,我覺得不如來選擇這樣一個6座或者7座是MPV,實用性碾壓那些所謂的城市7座SUV。不推薦大家選擇280的版本,現在380的低配價格已經能做到25以內了,我覺得性價比已經非常的高了。

這些車型,跟銷量真的不匹配

維特拉

第四款,鈴木系列。鈴木這個品牌真的是在國內混的太慘了,以至於現在路上的鈴木車越來越少。國人選車對大空間、豪華內飾的選擇趨向跟鈴木的產品定位偏差很大,而且鈴木又不是很會經營中國市場,以至於退出了中國市場,個人覺得非常的可惜,希望22年以後能獨資建廠以後還能見到國產的鈴木車。我們現在能買到的鈴木車型不多,但我覺得個個都值得推薦,從麵包車北斗星,到小車利亞納、雨燕,再到維特拉(15W以內三大件進口且質量極佳)、啟悅(網約車佳選),又或者進口的超級維特拉(25W級別越野代步佳品,需要顧慮的是國內的換代更新太慢,現售的是2012款還是國4,上牌是個問題)和應格尼斯(小年輕的個性之選),吉姆尼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老款我覺得價格還能接受,新款到國內的價格太高了,覺得沒必要,所以不推薦。鈴木品系可謂個個都是經典,那些喜歡華麗外觀和內飾的可以忽略這個品牌了,而那些覺得車子就是代步工具,注重操控,皮實可靠,維修便利性等實用主義的朋友,我非常推薦您去關注一下這個品系的產品,用過之後你就知道它的好了。當然也希望鈴木能重視中國市場,長時間的不見優惠力度,加上鈴木的產品特性,很難在中國的選車環節有突破,希望可以在這方面和產品推廣方面做些功夫。

這些車型,跟銷量真的不匹配

超級維特拉

這些車型,跟銷量真的不匹配

英格尼斯

篇幅有限,我也是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有說不到講不全的地方,希望熱心的網友加以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