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最可悲的失敗,是被自己打敗


一、柏慧老師說

承認自己做不好很多事,接受自己的平庸,是一個人開始成熟的標誌。

但這種成熟,一定是在你盡最大努力嘗試過、依然無法達成目標時的讓步,而不是在一開始遇到挫折就把頭埋進沙子裡的妥協。

失敗不可悲,可悲的是你因為懼怕失敗,而放棄了本來可以成功的可能。

從事職業規劃諮詢多年,我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不行、我做不到。在我看來,這是怯懦者在面對挑戰時被嚇破了膽的叛逃,而不是勇敢者在彈藥耗光、退無可退後的失守。

職場上最可悲的失敗,是被自己打敗


二、別被自己打敗

小張是我前兩天剛接待的一名諮詢客戶,今年28歲,因為性格內向,時常感到自卑。

小張向我諮詢的問題是:不確定自己是否應該往財務方向發展。一番溝通下來,我發現其實她問題的核心不在於方向的選擇,而在於她內心的焦慮——她擔心公司會解僱她。

我們常說三十而立,小張離這一步僅差兩年,職場半坡,她猛然驚覺發現自己沒有任何競爭力,非常容易被新人取而代之。

“任何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隨時就可以把我的工作替代掉,那個時候我該怎麼辦呢?”

小張這種焦慮其來有自,因為之前的一些經歷,她一直懷有很深的挫敗感——

前兩年,小張曾脫產學過3、4個月的平面設計,但在實習一個月後,她發現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勝任這份工作,尤其是創新能力不夠,索性就放棄了在設計領域的深入探索。

更早些時候,小張還從事過一份管理諮詢行業的銷售工作,她在這一崗位上呆了半年,因為自己的溝通能力不夠,她也放棄了。

“我雖然喜歡這份銷售工作,但和這些資產過億的高端人士溝通,我一點自信心也沒有,溝通能力是我短板。”

我意識到,依據小張的行為模式,如果不幫她重拾自信,建立戰勝困難的勇氣,不管她將來選擇什麼領域,最終都會以失敗告終。因為財務工作並不比設計和銷售專業度要求低,而且需要承擔很高的風險和責任。我依據這一點,針對性地對小張進行了職業規劃指導。

當我們付出時間、精力去做一件事時,總是希望將它做好,並得到正面的反饋,然後由此形成一種正向的力,支撐著我們去將這件事做得更出色。但如果到頭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任誰都會滋生放棄的念頭。

放棄做一件事很容易,堅持做一件事卻很難。那些選擇堅持下來的人,即便最後沒有修成正果,也在這一痛苦的過程中收穫了成長與歷練,這會成為他們將來去挑戰更大困難的籌碼。

而那些選擇了放棄的人,除了收穫挫敗和氣餒,其他什麼也得不到,因為他們,都是被自己打敗的人。

記住這句話,你可以被現實打敗,但別被自己打敗。

職場上最可悲的失敗,是被自己打敗


三、於絕望中尋找希望

小張的問題讓我想起此前另一個客戶小琪,辭職後來找我做職業規劃諮詢。她以前從事的是招聘專員的工作,後來因為領導辭職,她被提拔成為了人力資源經理。

本來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兒,小琪卻陷入了無限的焦慮當中,更高的頭銜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小琪上任一個月後,因為不堪工作壓力,最終選擇了辭職。

當時我問小琪接下來的打算,她卻告訴我:還是想找一份人力資源的工作。

在我看來,小琪不是被工作本身,而是被自己“打敗”的。

永遠在舒適區工作,固然會有一種四平八穩的安心,但人如果想要獲得成長,就必須走出舒適區,去接受大風大浪的洗禮。這一過程可能會錐心刺骨,讓人備受煎熬,但鳳凰如不浴火,又怎能實現涅槃?

俞敏洪的勵志故事很多人都已耳熟能詳,但真正能像他一樣做的,卻是鳳毛麟角。三次高考落榜,留學夙願未成,但他從不曾向自己妥協。

俞敏洪當時很清楚自己的處境:“如果我當年落榜,留學失敗,被北大處罰後接受大家的勸說安靜的過日子,現在可能是個農民,可能是個外語系副教授,我可能和很多人一樣過著單位,社會為你設計的被動生活。”

他沒有被現實打敗,更沒有被自己打敗,他對待生活和挫折的邏輯是:在絕望中去尋找希望,從而把握自己的人生軌跡。

最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他成功了。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我為什麼勸大家在面對困難時不要輕易放棄,因為一旦你選擇了放棄,就從內心裡打敗了那個勇敢的自己。你會產生很強的挫敗感,並且會形成一種很難糾正的行為模式:一旦遇到困難,就會繞道走,甚至直接原路返回,喪失了挑戰自己的勇氣。

而這種行為模式,在職場中往往是很致命的。

職場上最可悲的失敗,是被自己打敗


四、戰勝你自己

說一個我自己的例子。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運動的人,對各項運動都很感興趣。太極拳,網球,羽毛球,瑜伽,跑步,舞蹈,力量訓練……我都有過嘗試和體驗。唯獨游泳是我心中的一塊隱痛。

我喜歡游泳,也非常享受在水中踩水、划水的快感,但由於對水深的恐懼,一直都沒學會游泳。由此,我每次都會問自己:我真的不行嗎?

直到去年,為了挑戰自己,我站在了1.6-1.8m深的標準泳道前,我決定克服對水深的恐懼,遊過這條標準泳道。當然為了安全起見,我請了教練在旁監督。

說不害怕絕對是騙人的,面對從未嘗試過的深度,內心的恐懼真的很難在短時間內克服。但我知道,想要戰勝自己,哪怕嗆再多水也要游過去。抱著這樣的決心,我一躍而起,帶著無比的難以形容的緊張和害怕,向泳道的另一頭奮力劃去。

出乎自己的意料,我成功了,抵達泳道這端的時候,那種從內心深處,轟然而起的喜悅與亢奮,遠非語言可以表達。

有了第一次,後來我又嘗試遊了多次,再後來也就再沒有感到過恐懼。那種感覺就像,從來不敢走的夜路,走過幾次後,發現也不過如此。

從那次之後,我每次不管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何種困難,我總會想起我游泳時怎麼游過來的。我就會相信自己,生出一股自信,去挑戰自己的上限。很幸運地,每一次,我都能戰勝怯懦的自己,達到想要實現的目標。

這讓我想起之前從別處看到的一句話:勇敢的人,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然向前。

職場上最可悲的失敗,是被自己打敗


自信心的建立不是一句空話,是多次的實踐中,經歷過失敗,失敗,再失敗,直到成功之後逐步建造起來的強有力的堅實。就像武志紅老師說的,“改變,從自己的體驗開始。”體驗的過程,就是你逐漸戰勝自己的過程。

在職場上,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願你做一個勇敢的人,永遠能牢牢把握屬於自己的勝利!

—— E N 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