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用流量的上限,秀著道德的下限


文/右石

2020年4月18日,一位“不同尋常”的“殺手”出獄了,等待他的卻是反轉的人生。

四年前,廣西南寧的周立齊因為多次盜竊電動車電瓶,第四次被判入獄。

面對記者的採訪,他說出了轟動中國的一句話:“打工是不可能的,我這輩子都不會去打工的”。

那一刻,他在網友眼中“封了神”儼然成為了一個虛無主義的“電瓶車殺手”。

最近,細心的網友扒出抖音上同名的賬號“周某人(周立齊)”粉絲兩天暴漲181萬。而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分鐘幾十個的速度遞增。


有人在用流量的上限,秀著道德的下限


據瞭解,周某出獄當天,已經有幾十家網紅公司前來接洽商談,甚至有公司出價300萬打算包裝他。

一場流量引導的狂歡正在上演,興奮背後卻是涼颼颼的反思。

為何低俗的價值觀反倒成為了追逐爭搶的焦點,流量背後的暴力正在腐蝕著社會的良知。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有人在用流量的上限秀著道德的下限!

1.流量扭曲了價值觀

最近一份“95後最嚮往的新型職業”的社會調查引得輿論關注。

在調查中有將近過半的年輕人希望自己以後可以成為“主播、網紅”。問起原因,最多的回答就是“賣賣萌,搞搞怪就能掙錢,很輕鬆。”


有人在用流量的上限,秀著道德的下限

網紅界裡,以搞怪、奇葩、低俗來博取眼球的人,正在扭曲著人們的價值觀。

《少年派》中的林妙妙靠“吃東西”意外走紅網絡。於是她荒廢學習,專心當起主播。

她買來假髮,賣萌裝傻來迎合粉絲的關注,瞞著父母利用學習時間開直播,甚至在高考前夕,她仍然熬夜直播,不光荒廢了學業也損害了身體。

林妙妙雖然耽誤了學習,但是直播的打賞錢卻賺了不少,甚至多過父母的工資。

她向同學炫耀自己的粉絲數量和鉅額收入時,眼裡滿是驕傲和成就。

用她的話說:“我紅了,以後我可以養活我自己。”


有人在用流量的上限,秀著道德的下限

她覺得辛苦考上大學,將來掙的錢還不一定有現在多,“網紅”掙錢輕鬆又容易,何樂而不為。

這種流量導向的消極價值觀正在一步一步的侵蝕青少年的理智。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過:“工作,將影響你的一生;它可能造就你,也可能毀滅你。”

他們認為即使自己沒有能力,哪怕是違法犯罪,只要獲得了流量的青睞一樣都可以一夜爆紅,不勞而獲。

流量帶來的金錢讓越來越多的人為了一夜暴富而放棄了個人的努力。

努力的意義不是一定要你取得多麼大的成就,只是讓你在平凡的生活中能夠活出更好的自己。

流量引導下的價值觀讓人們的思想變得淺薄,內心變得庸俗。

2.流量暴力揭示了人性之惡

“大衣哥”朱之文最近又“火”了一把。這一次他不是靠自己的實力,而是因為村民的“造孽”。

現如今,只要你有流量就可以製造財富。

朱之文成為了村民眼中行走的“人民幣”,無論他在哪裡都會有一群村民跟拍他的日常生活。

從田間到臥室,從集市到茅房都成了村民追尋的“戰場”。


有人在用流量的上限,秀著道德的下限

村民得意的向記者坦言:“以前一個壯勞力外出打工一天能有幾十元的收入,現在待家裡拍拍視頻就可以賺上百元,運氣好一個月能有一萬的收入,誰還出去吃苦受累!”

守著這一顆搖錢樹,整個村子都成了流量時代的“流氓”,甚至有人威脅“如果你敢搬家,我就刨你祖墳!”

受夠折磨的朱之文成了“拴著鼻子的老牛”只能忍氣吞聲的被人牽著鼻子走。

流量讓不勞而獲的人們有了懶惰的理由。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之後又和恩人反目,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因為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

當流量向金錢看齊的時候,道德就被刷出了下限,什麼體面全都拋到了腦後。

本該是樸實無華、勤懇熱情的鄉鄰,卻因為朱之文帶來的利益暴露了內心的惡。

利慾薰心的人們讓阻擋金錢的親密關係變得一文不值。

3.流量正在摧毀一代年輕人

互聯網流量紅人的前輩龐麥郎曾經在2014年憑藉一直單曲《我的滑板鞋》瞬間爆紅。

那刺耳的音調,古怪的節奏搭配上奇葩的歌詞完全“征服”了大眾的耳朵。

五音不全的龐麥郎為了抬高身價謊稱祖籍臺灣,結果被網友扒出老底消沉了很久。

流量的作用是可怕的!

最輝煌的時候,他的銀行卡里有200萬的存款。

流量的副作用同樣的可怕!

6年過去了,龐麥郎在西安的巡迴演出中只賣出了10多張票,每張100元票價。扣除給酒吧的回扣,他這一場演出還不夠來回的路費。


有人在用流量的上限,秀著道德的下限

酒吧的舞臺上沒有樂隊,沒有伴奏,只有龐麥郎一個人一支麥。臺下“歌迷”還不斷嘲諷:“這水平,我上去都比他唱的好聽。”此時,他的銀行卡存款不到三位數。

網絡流量帶來的紅利並沒有錯,錯就錯在我們偏解了它的正確意義。

人生的價值應該是遠大的抱負而不是為人愚弄的小丑。

沒有實力,即使被流量抬到“風口浪尖”,遲早也會被推回現實,因為你的價值只是吸引眼球,博取好奇心。

不要忘記,你只是被流量盯上了,當人們沒興趣後,流量退去。你還會是當初並未改變的自己,唯一改變的就是變成了茶餘飯後的笑談。

生活仍未改變,你只是在現實中做了一場夢而已。

4.理性看待流量的導向

我們不能用流量做出什麼有價值的改變,也要試圖做些更有意義的事。

疫情期間因為一句話:“你平安回來,我承包一年家務”的趙英明火了。

全國的網友都在等他實現諾言。

受到流量的關注後,趙英明開了抖音賬號記錄最近自己的生活。

直播中,他收到了全國各地網友的打賞有七八百元。

他覺得這錢拿的“問心有愧”,於是聯繫了當地鄉鎮,購買了1000元左右的生活物資捐贈給貧困家庭。

他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發佈這樣一句話:“付出比收穫更快樂,給予比接納更安心!”

流量也應體現它的價值,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金錢和娛樂。

最近“為湖北帶貨”成為大眾焦點,眾多流量主播開始行動,為湖北農貿產業的振興做著自己的貢獻。

他們有的是遊戲主播、有的是帶貨達人、有的是娛樂明星、有的是知名主持人。


有人在用流量的上限,秀著道德的下限

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把流量的價值朝著正能量的方向引領。

在這個“看打架,不嫌事大”的年代裡,所有人都是流量導向的參與者,每個人都會成為社會價值觀的領航員。

我們不排斥流量的導向,也應該理性的判斷是非。

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少一些偏激的理論。

多一些生活的努力,少一些閒散的貪婪。

用流量引領一代人奮鬥追夢的上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