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北魏石窟鑑賞——第251窟與天、人、地三界

莫高窟北魏石窟鑑賞——第251窟與天、人、地三界

莫高窟第251窟-南壁前部-說法圖-北魏

莫高窟第251窟建於北魏,五代、清重修,位於九層樓以北的石窟群中段。窟形為中心塔柱式洞窟,前部人字坡頂,後部平頂。中心塔柱東向面開一龕,南西北向三面上、下層各開一龕,東壁門上開一明窗。窟內四壁上部為繞窟一週的天宮伎樂,中部是千佛,下部是金剛力士、夜叉,寓意為天、人、地三界,這是早期洞窟內常見的形式。上部的天宮中,漢式屋頂建築和印度圓形穹廬交錯排列,前有平臺雕欄,天宮內繪舞蹈樂隊和放歌的伎樂天。中部的千佛佈滿整壁,這與北朝佛教盛行坐禪、觀相思想一致。四壁下部繞窟一週的是濃眉怒目、赤身裸軀的藥叉,體型肥碩壯實,強健有力。

此窟主尊是一尊倚坐佛像,高1.97米,佛頭上的肉髻高大,這是早期彩塑佛像的典型特徵。佛雙手自然垂下撫膝,身披右袒偏衫式袈裟,袈裟的衣紋疏朗流暢、材質輕薄,通過袈裟透出了佛平靜柔和的身體線條。佛的靜態與龕內外壁畫中菩薩、飛天、童子的動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能表現佛以慈悲為懷的思想境界。中心柱上部殘存數尊影塑菩薩,影塑是將泥、細沙、麥秸等原料,用泥制模具(泥範)翻制,表面經過處理後,進行敷彩。通常將背面粘貼於牆壁上,正面凸起呈高浮雕狀,主要為裝飾性的,用來襯托主像圓塑。成群影塑的上色,符合均衡、對比、變化的要求,與周圍的背景和諧統一,渾然一體。南壁前部畫大型說法圖,巧妙地利用人字坡下的山形空間,以對稱的格局,畫一佛、一弟子和一金剛級成的二脅侍、供養菩薩和四飛天。南壁則以同樣的方式繪一佛二脅侍菩薩和四供養菩薩、四飛天。南壁西側還彩繪立柱一根,上以彩繪木質斗拱支撐橫樑,既表示對木構建築的摹仿,又起著把壁畫說法圖與後部壁面千佛分隔開的裝飾作用。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幅說法圖中,佛的手部繪出了三十二瑞相之一的“網縵相”,即佛的指間有網縵連接,類似蹼。據說,這是為了在救渡眾生時,不會在指間的縫隙中有所遺漏。

莫高窟北魏石窟鑑賞——第251窟與天、人、地三界

莫高窟第251窟-南壁上部-天宮伎樂-北魏

窟內四壁上沿繞窟一週的樓閣建築內,繪有姿態各異的伎樂天。天宮樓閣的形象,由西域式的穹窿建築一字排列而成,其下有天宮欄牆,就像一個個向前伸出的小陽臺。身姿妖嬈的舞樂天人,在各自拱門前載歌載舞,造型活潑優美。這是南壁大型說法圖以西的一段,東側一身彈曲頸琵琶,最為生動。

窟室下層四周繪藥叉,多畫在山嶽之間,取地神之意,它與畫在石窟頂端的天宮伎樂形成鮮明對比,除了佛教教義上的需要外,也富於裝飾意味。

來源:敦煌研究院,作者:趙曉星,圖片:吳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