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监委追回的扶贫款,退还给了村子

记者日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获悉,该区纪委监委通过完善网络、电话等监督平台,及时公布监督举报和问题反映途径,发动社会监督,推动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分级分类集中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有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塔孜洪乡日前召开涉农资金清退大会。会上,该乡安居办原工作人员阿力木·祖农倒卖、贪污截留、克扣挪用的19个行政村、1770户农户安居富民房建设物资、资金押金等被集中清退,共计437.81万元。此前,经疏勒县纪委监委调查,阿力木·祖农通过伪造核算表、出具虚假证明等方式,长期大量克扣建房户押金、钢筋加工费、剩余资金,致使群众利益受到严重侵害。阿力木·祖农受到开除党籍、政务开除处分。

脱贫攻坚关乎民生福祉。为打赢这场硬仗,纪检监察机关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紧盯扶贫项目资金管理风险隐患等突出问题,精准监督执纪问责。

“纪委帮村里追回的这笔扶贫款,我们一定要用到刀刃上,为贫困户做点实事。”前不久,广东省怀集县闸岗镇共和村工作群里,村党支部书记李海雁和村干部们商量着今年的扶贫计划。去年,该村前任村党支部书记黄某和其他三名村干部因贪污20多万元扶贫产业专项资金被立案查处。近日,该县纪委监委将追回的资金退还给了村集体。

黑恶势力危害一方,同样威胁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结合起来,与基层“拍蝇”结合起来,精准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扎实成效取信于民。

3月中旬,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结昌江黎族自治县黄鸿发等196人重特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系列案件。在查办黄鸿发涉黑涉恶案件的同时,当地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推进“打伞破网”,严肃查处黄鸿发案背后“保护伞”问题。截至目前,已有108名公职人员因涉及该案被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前不久印发的《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对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作出明确规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规则》,结合地方实际,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畅通监督渠道,推动群众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内蒙古自治区细化信访举报受理范围、办理程序等,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辽宁省丹东市纪委监委采取“互联网+监督”的模式,利用科技手段查处多起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我们要进一步畅通和拓宽检举控告渠道,建立健全‘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受理体系,为群众监督提供便利条件,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丹东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姜宏伟说。(记者 张梓健)


来源:2020年4月19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