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求孩子成長的父母,你的孩子真的成長了嗎?

做教練型父母,讓孩子的生命活力綻放

苛求孩子成長的父母,你的孩子真的成長了嗎?

曾經有個媽媽帶孩子去逛商場,她覺得孩子一定會喜歡這個熱鬧非凡的場所,可是和她想的完全相反,孩子在商場裡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甚至有點害怕,吵著要出去。媽媽不明白,一向喜歡玩的孩子怎麼會排斥又漂亮又熱鬧的商場?但是當她蹲下來詢問孩子原因的時候,她明白了,在孩子的角度,只能看見一條條的人腿,以及一些高高的櫃子,一點也不能讓人賞心悅目,反倒讓人非常不舒服,而以大人的高度,是看不見這些的。

家庭教育當中我們遇到很多很多的怎麼辦,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與孩子一同面對未來,是所有父母都不可避免要面對的。

像上文故事說的,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家長應該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掌握孩子的聽覺、視覺與理解特性。許多爸媽會從大人的角度,和小孩互動,間接或直接安排甚至命令孩子怎麼做、怎麼玩、玩什麼。其實小孩就是小孩,他身體和思想的高度都還有待成長,如果站在大人的立場,我們很難明白孩子的喜怒哀樂。

蹲下來,你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知道在他的高度,能看見什麼,才能和孩子有效地溝通和交流。

而這,就是我們“幸福家”家長成長中心第五講主題:做教練型父母,讓孩子的生命活力綻放。

苛求孩子成長的父母,你的孩子真的成長了嗎?

為什麼孩子總讓我們感到不滿意?

我們發現幼兒園裡經常有一些小朋友小班時就已經能夠自己穿衣、吃飯、上廁所,經常讓老師當做榜樣讓其他孩子學習,但有一點就是性子慢,做什麼事都是慢騰騰的,所以很多家長一聊起這個來就抱怨個不停。

有家長說她每天早上起床都要被孩子逼瘋了,看著孩子不慌不忙的把衣服一件件往身上套,而且時長愣神兒,她就特想衝過去幫孩子快速穿好,只是孩子堅持自己來,她只得在一旁不一遍一遍停催促,經常在催促聲中把孩子逼哭,於是一家人在這種不愉快中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這件事情讓人特別不解,為何老師或是別人眼中的好孩子,在父母眼中卻那麼的不堪。

如果我們走進這些孩子的家中,會發現,孩子的房間收拾的整潔有序,孩子什麼事也不需要爸爸媽媽幫忙,有很強的自理能力,這一點比絕大部分的孩子做的好多了,但家長還是不夠滿意,總說別人孩子做事又快又利索,覺得自己孩子沒救了。

總覺得孩子不夠好,總想孩子的表現與我們期待的不符,總因為某些弱項而完全否定了孩子,我們本應該是最瞭解孩子的那個人,卻總不能給孩子最客觀的評價,我們給孩子太多的苛刻,豈不知也許我們其中的一個差評,就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所以當我們下次想要否定孩子時,停下來想一想我們的評價對孩子公平嗎?也許他們做的已經足夠好,就不要再為難他們了。

苛求孩子成長的父母,你的孩子真的成長了嗎?

父母如何像優秀教練那樣影響孩子的人生?

傳統父母的特點是父母在前,孩子在後,只給孩子定目標。並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不滿,孩子不明白自己真正錯在哪裡,一臉懵。

教練式父母的特點是父母陪著孩子,活出自己的價值觀,並傳承給孩子,而這份傳承裡還包含著留給孩子自己去塗鴉的一份空白。

教練型父母的身份定位應該是為孩子提供一份合適的成長方案。要知道父母既不是裁判也不是孩子的替補隊員。

教練型父母的核心理念:相信

很多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說謊、說髒話的現象,還有的孩子已經到了四歲依然會尿床,媽媽禁不住就會說出“你怎麼又尿床了”“你怎麼可以說髒話”這種話,其實這種說話方式是典型的“內在視角”的思維陷阱,也就是說,我們說話無法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問題。

一方面,我們要了解擔心是詛咒,越擔心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

其實孩子說謊、說髒話以及尿床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理上短期發展的必然過程,而父母表現出的不理解會更加讓孩子不知所措,對於問題的解決不會有任何幫助,與其這樣倒不如心平氣和的與孩子聊一聊,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和自己是在一起的,這些問題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會一一渡過。

另一方面,我們要認識到,世界上不會有一對完全相同的父母,那麼自己的孩子也一定是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

每個孩子都想而且有能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天賦與使命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的節奏

瞭解這些,我們可以放下自己的焦慮與擔心,關注孩子的未來而不只是問題。

深層次聆聽、強有力提問

你應學會的兩項教練核心能力

深層次的聆聽會給帶給孩子足夠的認同感。只是很多父母往往很難從情緒的狀態、對他人的期待,以及過去的成功模式或者失敗模式中抽離出來,這就很難做到去傾聽孩子心裡的話。

我們把聆聽分為三個層次:

一層次聆聽:他說,我想我的

二層次聆聽:他說,我感受(他)言外之意

三層次聆聽:他說,我感受(他)能量狀態

傾聽孩子的心聲,會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越來越深,敢於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內心世界,讓父母清楚地瞭解孩子對事物的看法和感覺,為父母的引導和教育做了嚮導。

強有力的提問則會讓家長更加註意孩子本身的感受,摒棄從父母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方式,真正與孩子平等起來。

具體我們可以從這幾種教練式問題吸取一下經驗:

1.你現在的感受?

2.事情的經過是?

3.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4.你覺得有些什麼方法?

……

苛求孩子成長的父母,你的孩子真的成長了嗎?

三招學會簡單有效的親子教練技巧

也許我們無法站在“孩子角度”,並不是因為我們本身不夠優秀。實際上,正是我們多年基因優勝劣汰後的進化,讓我們擁有天生本能直覺,阻擋了我們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從而說出大量讓家長自嗨,但是孩子聽完毫無感覺,甚至厭煩的話。

並且,養育從來都不是一個短期的過程,這是一個面向未來的長久性課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試著學習一些對孩子對自己更合適的養育方法,也許親子教育三步走能解各位家長現在的燃眉之急:

1.平靜

2.接納情緒

3.陪伴探索

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的又一次成長,而這次成長需要家長和孩子攜手一同走過。

其實親子教育的一個原則就是關係大於教育,那麼讓自己成為教練試父母,不必灌輸眾多的教育理念,不必喋喋不休,傾聽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最重要的是相信孩子就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