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一個與柴米油鹽為伍的人

01

疫情期間,我花幾百元買了一個烘焙機,一個蛋糕也沒有做出來,要麼很軟,要麼黑糊糊難以下嚥。

媽媽知道這件事情後,狠狠說了我一頓:“幾百塊能買多少蛋糕啊,真是敗家。”她覺得工具放在那兒也是浪費,就自己搗鼓起來。

媽媽按照菜譜認認真真研究起來,如何發酵、如何製作,一步一步像模像樣的。一段操作猛如虎,媽媽真的成功做出了色香味俱全的蛋糕,媽媽廚藝方面的天賦,不得不讓人佩服。

比如同樣的一百元錢,我在菜市場,基本只能買回來一塊肉。而媽媽就不同。她拿去菜市場,雞鴨魚肉都能買點,兩手沉甸甸地回來。

她的記憶也很好,平常吃飯,冷不丁地會說:“過幾天就是xx的生日。”這個xx是一個遠方親戚,也不是很親的那種,我媽卻能記住別人的生日。

又或是過年過節送禮,媽媽張嘴就來,誰誰誰送了咱們零食大禮包,誰送了酒水,誰送了水果和牛奶。忍不住想打斷媽媽:“您一天天的記住這些瑣碎事情幹嘛?”

媽媽立刻教訓:“你不管家裡的人情往來,可以不上心,人家送了禮物給咱們,不記好,下次回禮輕了怎麼辦”好啦好啦,我住嘴。媽媽說得對。

媽媽——一個與柴米油鹽為伍的人
媽媽——一個與柴米油鹽為伍的人


02

後來和朋友聊天,發現媽媽們普遍都有這些特殊功能。

她們能記住家裡每一樣物品的陳設擺放,記住家裡每一位成員的生辰,記住每一個人的特殊愛好和口味偏好,記住每一次人情往來的數目,等等。

忍不住問媽媽,為什麼這些豆丁大的小事,你能清清楚楚記得,而我卻辦不到。

媽媽又是一頓說叨:“不是你記不住,而是你沒有用心!”

說的也對啊,如果記住這些能夠升職加薪,我準比媽媽記得清楚。

因為家裡有媽媽,我就不用管,不用用心。媽媽去買菜,認真比對每一個菜攤的加錢,選材、講價、看稱,她買回來的東西總是新鮮又實惠。

換做是我就不行啦,攤主喊多少價格我就給多少,買好就離開。

媽媽每年夏末開始曬秋被,初春清洗涼蓆,不穿的羽絨服會拿去幹洗然後用防塵袋裝好,一件件整整齊齊掛在衣櫃,還有洗皺了的衣服,每天用掛燙機熨燙整齊……

因為媽媽用心經營,家裡永遠是整整齊齊、乾乾淨淨、井井有條。

我們時常忽略家庭的重要性。家是最小的社會單位,我們的一生,至少有一半時間,都在家庭中度過。家庭是一個人的根,是一個人成長的土壤,是一個人來的地方,也是一個人最終的歸處。

然而人們卻最容易忽視家庭的重要性。

因為媽媽的用心,我們習以為常,我們早已經忘記:地板的乾淨是需要維護的,房間也不是從來就整齊,美味的飯菜是媽媽的心血。

生活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理所應當的溫柔,我們能夠觸碰到的溫柔,都是媽媽用心守護的結果。


媽媽——一個與柴米油鹽為伍的人


03

很多男性到中年時,生意場上春風得意,接觸到的女性要麼是年輕漂亮,要麼是骨幹精英。

相比之下,家裡的妻子平庸無奇。這些年來,洗衣做飯,帶孩子,沒有什麼閃光點。

而如果沒有妻子的操持,穩定家庭這個大後方,用實打實的青春來託舉另一方,怎麼會有另一方的功成名就,熠熠生輝呢?

如果可以選擇,大概沒有多少人,會選擇一生一世都與柴米油鹽為伍。可是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有那麼一個與柴米油鹽為伍的人。

那個人就不優秀嗎,那個人傻嗎?Ta只是有更想守護的東西罷了。守護家庭的和諧,守護伴侶的理想和事業,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守護整個家庭有條不紊的運轉秩序……你可以不做與柴米油鹽為伍的人,但是,請不要輕視和丟棄任何一個選擇了柴米油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