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靡之風盛行,浪費行徑惡劣,明朝飲食為何變成“壞孩子”?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飲食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們生理上的需要,還要求滿足人們對精神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有了飲食業的發展,人類社會才會得到更好的前進。飲食文化作為一個時代的文化象徵之一,它與這個時代的生產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密切的關係

因為飲食水平的提升,代表著人們認識自然瞭解自然利用自然,用自然當中的物質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做貢獻。不僅如此,人們通過飲食不斷培養自己的文化素養以及創造能力,因為健康豐富的飲食是人類美好生活當中的重要指標

明朝時期較之於宋朝商品經濟的發展又走上了新的臺階。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就更高了,在吃的方面人們不僅要吃的飽,而且要吃的好吃的生態吃的健康,所以將傳統的飲食文化加入到明朝特有的飲食習慣之中,形成明朝時期特殊的飲食文化

明朝的人們多有做事浮誇奢侈的作風,加之及時行樂的社會心理狀況,以及在明朝時期飲食文學得到大力的發展,這些都促成明朝極其鮮明的飲食文化。

我們就一起看看明朝時期,飲食方面的特色主要是哪些?以及他們形成這樣的飲食文化,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原因?讓我們一起走進明朝奢侈的飲食風尚。

奢靡之風盛行,浪費行徑惡劣,明朝飲食為何變成“壞孩子”?

一、明朝飲食崇尚奢靡浪費的特色

明代飲食崇尚奢靡浪費,有著其獨有的原因與特色

明朝成立初期,新舊朝代之間的更替,中間必然有著戰亂與紛爭。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政局極其不穩定,生產生活也未能得到有效的恢復。所以在明朝初期,飲食上的奢靡之風並未盛行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一代草民坐到了皇帝的位置,即使身份的改變也未能將他的行為習慣一時改變過來。同時他還洞察到歷代王朝的滅亡都與統治者的腐朽奢靡有關

所以他大力提倡勤儉節約,不可以浪費糧食。甚至會在立法方面得到體現,如果有人奢侈浪費,那麼就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當時江西有這樣一種民俗,如果在一吃飯的時候,第一碗是不可以吃菜的,到了第二碗才可以輔助用菜。

足以想見在明朝前期飲食文化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反而表現出一種單調乏味的飲食習慣。這也正是說明了飲食文化的發展必定是要以一定的經濟基礎作為條件支撐。

奢靡之風盛行,浪費行徑惡劣,明朝飲食為何變成“壞孩子”?

1. 經濟發達,不再節儉

到了明朝中後期,社會穩定,統治秩序也相對平和,這一時期經濟發展特別是商品經濟的發展,為傳統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結構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商品經濟的發展必然會產生許多富商,由於他們因為有著豐厚的經濟實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是相當奢侈的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奢侈的生活方式帶向了社會各個階層,以至於讓不同階層的人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尊奉以享樂為主的生活方式。

在商品經濟的巨大沖擊下,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消費結構,飲食結構以及金錢觀價值取向,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在明朝人的飯桌上,你很少會見到非常普通的菜,特別是去參加十分盛大的宴席,必定是山珍海味。因為大家都存在攀比心理,看著別人家宴席非常豐盛,自己家也不能落後,完全不考慮自己的經濟實力。

由此可見明朝中後期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商品經濟的發展為人們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方式及飲食結構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人們不再崇尚節儉的生活方式。

奢靡之風盛行,浪費行徑惡劣,明朝飲食為何變成“壞孩子”?

2. 窮盡心思,吃出花樣

有了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自然會追求更多的飲食種類,明朝的人,對各式各樣的美食都特別感興趣,所以在明朝中後期飲食結構豐富多彩。

一些以前不熟悉或者不願意吃的食物,現在也到了人們的餐桌上。就像如今有一句話說,翻山越嶺只為吃,正是吃貨的真實寫照。

明朝的人只要有一點經濟能力的,都會窮盡心思想出各式各樣的菜品,他們追求的是吃得多樣吃得獨特。

3. 在喝酒上更是獨樹一幟

明朝時期的酒文化獨樹一幟

在飲食文化上怎麼能少得了酒文化呢,都說無酒不成席,只要有了酒,一場宴席才算完整。

明朝的酒文化更是有著繁榮的景象,因為明朝中後期士大夫們多有豪飲的習慣。不僅自己能喝很多,連交的朋友們酒量也十分大。用今日的話來說,就是無酒不歡,沒了酒生活就將變得毫無色彩。

不僅如此,他們的酒品酒的種類也非常豐富,例如金華酒蘇州的三白酒等等,不僅種類豐富,而且為了讓飲酒變得更加具有情趣,往往還會舉行一些助興的活動,這樣將酒文化與娛樂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樣就到達了物質與精神的雙重享受

在明朝上至城市,下至鄉村,你都可以看見許多的酒店供人們飲酒。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娛樂項目,例如最經典的唱戲就有四種腔調,如海鹽腔,太平腔,崑山腔,以及弋陽腔。反映出士大夫飲食生活的豐富與精彩。

酒文化的發展為明朝飲食業的繁榮興盛帶來了別樣的精彩。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明朝的酒文化獨樹一幟,獨領風騷,側面也可以出明代的飲食風尚,有著奢靡的一面。

奢靡之風盛行,浪費行徑惡劣,明朝飲食為何變成“壞孩子”?

二、飲食與及時行樂相結合,體現出明朝士大夫的醉生夢死

瞭解到這裡我們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明朝的飲食文化是如此的奢侈呢?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在明朝各個階層都有著這樣的一種想法,及時行樂,享受現在正是有了這樣的社會心理,他們在飲食上也會表現出相應的形態。

1. 從地域來說, 南方更追求口腹之慾

我們都知道經濟重心從唐朝時期開始就不斷的向南移,直到宋明朝時期,經濟重心與政治重心相分離已經成為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南方作為經濟發展的中心,既有了優厚的自然條件,又有著豐富的天然的優良港灣,這樣得天獨厚的經濟條件為江南地區的飲食文化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江南地區因為有著優厚的自然條件,加之經濟重心處在南方,這樣不管是物質供應方面還是消費水平上,都可以很好地滿足飲食奢侈之風的盛行

地域的獨特優勢,讓南方地區的飲食文化逐漸由明朝初期的勤儉節約變為奢侈浪費。大到城市,小到農村,都存在著奢靡之風。

從地域因素來看,南方的地理優勢給了人們滿足飲食上的享受

奢靡之風盛行,浪費行徑惡劣,明朝飲食為何變成“壞孩子”?

2. 有錢人家風氣敗壞

奢侈之風最開始是從富商大賈那兒興起的,因為他們有著非常雄厚的經濟實力,自然就有理由追求更優越的生活,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

但在明朝又是一個階層相對寬鬆相對活躍的時期,所以這種奢侈之風逐漸推廣上至富商大賈下至平民百姓都講求奢侈浮誇之風。因為在明朝中後期奢侈成為一種時髦,只有懂得及時行樂的人,才沒有被社會所拋棄。漸漸的社會上形成了互相攀比的從眾心理

例如每家每戶都會遇到一些重大的事情,經常會邀請親朋好友,街坊鄰居來參加,在這種盛大的宴會,如果主人家辦得特別簡單且節約,那麼就會被當做所有人的笑話。

這種不顧實際消費水平的社會心理,只追求時髦,正是反映了明朝時期的人們的社會心理狀況發生了變化,由明朝前期的勤儉節約,單調刻板的社會,飲食模式轉變為以消費為主,奢侈為風的飲食習慣。

奢靡之風盛行,浪費行徑惡劣,明朝飲食為何變成“壞孩子”?

三、結語

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明朝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由明朝前期簡單的勤儉的飲食習慣,逐漸演變為後期的奢侈之風盛行,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經濟的發展為飲食上的改變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撐作用。

同時在人們的消費觀念裡,逐漸由勤儉節約變為及時行樂,玩出新花樣的消費心理。奢侈成了全民之風,體現出明朝人的醉生夢死。由此我們可以洞察出飲食的發展必定是以經濟發展為前提,同時飲食也是人們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

飲食文化的豐富證明了人們在發現自然感受自然享受生活方面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同時人們的飲食文化素養也在不斷前進。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飲食文化可以豐富,但沒有必要引起奢侈之風全民盛行,畢竟浪費可恥浪費的行徑是惡劣的。在如今以奢侈為由的不顧任何的消費能力,這是不值得提倡的價值追求。

從明朝的飲食文化發展情況,可以給我們現代社會提供一定的借鑑意義,那就是飲食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必定要更多的享受生活,樂於發現生活的美,但並沒有必要將這種風格轉變為奢侈攀比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