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當真遭遇過核爆?史前城鎮一夜消亡,毀滅原因眾說紛紜

印度為何如此自信,除日本是否還有國家遭過核爆?史前發達的城市為何一夜之間滅亡?摩亨佐·達羅之謎全接觸!


印度當真遭遇過核爆?史前城鎮一夜消亡,毀滅原因眾說紛紜


歡迎來到異談閣,大家好,我是老談!今天我們來聊摩亨佐·達羅

摩亨佐·達羅遺蹟是一個距今約4600多年的古印度城市遺址,它坐落在現今巴基斯坦Sindh省。它的發現令世人對印度河文明的古老與神秘再度提升了一個層次。

1922年印度考古學家巴拿耳季在一片黃沙中發現了一座佛塔的廢墟,在廢墟里還發掘了幾塊刻著動物圖案並伴隨著奇怪文字的印章。他認為可能會是公元2、3世紀建造的佛塔而已。可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來自不同國家的考古團隊相繼來到這裡進行了發掘和整理,將人們的思緒拉回到公元前2600年。

印度當真遭遇過核爆?史前城鎮一夜消亡,毀滅原因眾說紛紜

印度考古學家——巴拿耳季

史學家認為,昔日摩亨佐.達羅人們生活主要靠農業與畜牧業,城鎮不遠處茂盛的植被以及森林為人畜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附近的印度河也為城鎮提供了良好的水源。


建造之謎


印度當真遭遇過核爆?史前城鎮一夜消亡,毀滅原因眾說紛紜

建造方式整齊,技藝超前

建造城鎮的方磚大小統一,由砂漿和木質結構混合燒製而成。居民區的西邊和南邊還具備防禦塔。臨街的建築不設門窗,門窗朝向庭院和內巷,有利於保護隱私與防盜。城市中具備公共糧倉、界限分明的上下水、以及著名的大浴池。該大浴池長12米,寬7米,深2.4米,池子的底部曾使用天然焦油用作防水。被考古學家認為是進行早期宗教儀式的沐浴場所。

摩亨佐·達羅遺蹟覆蓋面積約300公頃,城市生活高峰人口預估為4萬人,相比建設水平,它的規劃與設計理念更加令人歎為觀止,整個城市分為兩部分,即所謂的城堡和下城。城裡的的街道十分的整齊,房屋也排列得井井有條。飲用水與汙水也有明確的劃分與處理。整個城市有一個大型的中央井公用。單個家庭從較小的井中取水以供飲用及沐浴。各家的廢水則被引導到覆蓋主要街道的有蓋排水溝中,排向城外。在垃圾處理方面,城市也有著超前的設計。住宅大多都在外牆開鑿了專門的垃圾滑運道。垃圾進入滑道後,滑入城市下水系統衝至城外。如此複雜的廢物和廢水處理規劃,不僅在遠古時代令人稱奇,即便現今世界上的許多城鎮很難做到具備如此周全的建造與規劃。

通過對遺蹟的規劃分析,證明城鎮的商業、加工業也有較好的發展。城中的一箇中央市場,意味著人們可以通過交易,換取想要的商品。摩亨佐.達羅古遺址裡出土的大量石制印章,可以說在當時是非常精美的工藝品,而放到現在則是彌足珍貴的考古印記。在這些印章上刻有牛、魚和樹木的圖形文字,與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文字非常相近。遺憾的是,這些古蹟迄今還無人能解讀。


毀滅之謎


印度當真遭遇過核爆?史前城鎮一夜消亡,毀滅原因眾說紛紜

摩亨佐達羅復原圖

在史前能具有如此繁榮祥和的城市,比起它稱奇的存在,它的毀滅才真正為其披上了神秘的面紗。關於摩亨佐·達羅的毀滅,科學界始終有著不同的假說,並且各有各的道理。但均無一例外的認為,這座城市在公元前19世紀突然消亡。


侵略說


這種說法說的是印歐人遷徙,印歐人從西北山口入侵後,導致了印度河城市的逐一毀滅。可是在古蹟現場沒有發現兵器或戰鬥的遺蹟,且已發現的屍骨也沒有被惡意破壞的痕跡,當初發現的遺骸數量只有37具,數量太少,並不符合屠殺特徵。況且史學上也提到印歐人入侵的時間要比遺蹟消亡晚很多


洪水說

很多學者推測由於遠古印度河床的變遷、河水的泛濫、地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災,大洪水將居民與古城一同湮沒。我們之前史前大洪水那篇也提到過,全球各地均有過不同程度的海平面上漲。然而,也有反對該說法的人認為,如果遺蹟因史前大洪水的侵襲而消亡,居民會被大洪水衝至各地,城內不會保存如此大量的遺骸。


球形閃電說

閃電是雲層間互相摩擦形成,其攜帶巨大的能量,而球形閃電比一般的閃電能量更大,體積更小。眾多的球形閃電匯聚到一起,產生強大的能量場。場周圍的空氣同時攜帶電離子,於是便有人推測閃電來襲之前,城鎮中的人被電離子麻痺昏倒,然後閃電被觸發連鎖爆炸,導致了全城毀滅。


核爆說

被傳的沸沸揚揚的核爆說也是最具神秘色彩,最吸引人眼球的。他們認為此地遭受過一種核爆襲擊,爆炸半徑1公里由內向外毀壞程度減弱,人們有的在街上,有的在打水,卻同時突然被高溫及輻射致死,城鎮中存在著高溫熔化沙子產生的類玻璃形態的物質,並引用了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亮過一萬個太陽,倖存的人頭髮掉落指甲脫落等句子。如果爆炸半徑為1公里,就是3.14平方公里的面積。

事實上,我們剛剛提到過摩亨佐·達羅的佔地面積約為300公頃,那可能整個遺蹟都不存在了。說同時被高溫輻射致死也沒有確鑿的依據,發掘出來的37具遺骸也並未表明是同時死亡的,只是因為當地乾燥缺水的環境令遺骸保存得較為完好罷了。城鎮中存在的玻璃形態物質也可能是因為本身城鎮具備製作陶器的技術,出現玻璃狀物質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引用的《摩訶婆羅多》則更離譜了,並沒有完整段落是出自史詩的,全部都是各章節句子拼湊而成,那句"亮過一萬個太陽,倖存的人頭髮掉落指甲脫落"則出自一本名叫《Morning of the Magicians》的法國著作。意思形容的也完全不是一回事。


起源之謎


印度當真遭遇過核爆?史前城鎮一夜消亡,毀滅原因眾說紛紜

摩亨佐達羅遺址

另外,關於摩亨佐·達羅的起源時間也有人質疑,懷疑它根本不是建造於公元前2600年,實際的建造時間為公元2、3世紀。因為另外一個巴基斯坦佛教遺址——塔克西拉,與摩亨佐·達羅的建造結構和方式幾乎如出一轍,同為磚砌方式建造,也具備僧侶沐浴浴池及住所。甚至塔克西拉粗糙的建造技法只會令人覺得它比摩亨佐·達羅還要早,怎麼會晚於它近2000年呢?況且公元2、3世紀能夠具備這樣的建設理念也會比公元前2600年更加合理。當然了,考古界認定摩亨佐·達羅的起源是由碳14定年法推測出來的,而沒有看到相關報告的公眾對其質疑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印度當真遭遇過核爆?史前城鎮一夜消亡,毀滅原因眾說紛紜

巴基斯坦的塔克西拉遺址


這麼多假說,你更傾向於哪一種呢?如果對摩亨佐·達羅之謎你有獨特的見解,也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對於未知的探索,條件不足就無法確定對錯,只有看法不同。我們也應該保持著質疑的態度與探索的精神,期待著更多的秘密出土。

感謝來到異談閣,我是老談,我們下期再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