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山:脱贫路上“喜羊羊”

河津市阳村乡连伯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周祖山,在河津农商银行驻村帮扶队的帮助下,靠养羊于2018年底甩掉了“贫困帽”。6月20日下午4时左右,来到他的养羊基地,他正与家人忙着喂羊,只见百余只羊边听音乐边吃饲料,个个长得膘肥体壮。

周祖山今年58岁,退伍军人,养过羊,搞过运输,种过韭菜。2013年,他突发脑血栓,造成行动不便,还有糖尿病,不但看病花钱,还失去了劳动能力,一家四口人的生活没有了保障,夫妻俩隔三差五吵架,一度靠低保补助维持生计。2016年9月,河津农商银行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后,到周祖山家了解情况,给他宣讲国家扶贫政策,与他共同探讨如何脱贫,还在生活上予以关心和帮助。周祖山一家终于消除了“等靠要”思想,下决心撸起袖子加油干。身体正慢慢恢复的周祖山经过一番深入思考后,于2017年决定利用他家原有羊舍,重新开始养羊。

缺启动资金,驻村帮扶工作队帮他申请5万元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缺技术,工作队为他买养羊方面书籍,给他请养殖专家现场指导,这可帮了他的大忙。周祖山从最初的60余只绵羊、奶山羊养起,边干边学,在喂食、防疫、驱虫治病、接生等方面摸索实践,并在各养羊微信群中学习交流,遇到其他养殖户有疑难问题解决不了,他总是主动帮着想办法。他还买了铡草机、农用三轮车等工具,今年又添置了铲车,给羊圈安了监控,帮扶工作队还给羊圈买了遮阳网。

说起“养羊经”,周祖山如数家珍。他说,近段时间,他的羊早上吃地里的老韭菜,下午吃从饮料加工厂买的果渣,拌上谷糠、玉米浓缩料、食用盐,既保障了羊的营养需求,也相对降低了成本。为防止饲料在羊胃里发霉和吃了果渣肚胀,他还给饲料里加上少量脱霉剂和小苏打。让羊听音乐可以给羊壮胆,养牧羊犬是为了羊群的管理和安全,养鹅是防黄鼠狼,养鸡是给羊驱虫。

就这样,通过滚雪球式的发展,周祖山家今年养羊的数量达到了200余只。听说最近他家刚卖了90多只羊,价值10万元,按一年出栏两茬计算,减去投资,今年上半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

如今,周祖山一家人尝到了勤劳致富的甜头,还住进了新房。全家人干劲十足,夫妻俩负责养羊,大儿子负责种地和给他俩当帮手,二儿子在工地打工。周祖山说:“感谢党和国家,感谢帮扶工作队。我要继续努力,在科学养殖和现代化养殖上做文章,带领更多贫困户产业脱贫、稳定增收。”(武咏梅 、尚晓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