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醫生不用聽診器了?

我出門診,年輕醫生跟著敲電腦,能同時學習怎麼看病的臨床思維。


那天,跟我講,她是Ha醫大研究生畢業的,工作4年了,

說起讀研究生的時候,Ha醫大附屬醫院的院長(兼Ha醫大心血管研究所所長、心內科大主任)領著研究生查房,浩浩蕩蕩的,頗有場面,

此院長在查房時說:聽診和心電圖沒用了,心臟超聲和冠脈造影就能取代聽診和心電圖。


我聽了很不爽。


正這時候,一個病人進來,拿著心電圖和心臟超聲,兩張報告上都寫的:正常。

我心裡樂了一下,

讓病人坐下,拿起我自己的聽診器,我不戴著,讓年輕醫生戴著,放在病人胸前一個位置,讓她聽。

然後,讓病人蹲下站起來,再放在那個位置,讓她聽。

當時,年輕醫生就喊了一聲:師父!


她聽到了什麼?

因為心電圖和心臟超聲報告寫著正確,

其實,都是錯誤的,兩張紙上的診斷錯誤!


那個病人是一個特殊的心肌病,他們在教科書裡看過文字描述,沒有聽過。


心臟超聲是由人操作的,純是個人技巧,實際能力有強有弱,

超聲的正確性與否,需要臨床醫生重新判斷。


而心電圖,不會撒謊,是什麼毛病,清清楚楚的顯示著,就是別人看不懂,天書。


這個年輕醫生,從那之後,只要是我出門診,一定想方設法的過來跟著。

她說,跟著我給病人看病是一種享受,時常就有驚喜。

逢年過節,她都帶著她媽媽、丈夫、孩子一家四口來我家。每年生日都是一大早鮮花到家。


基本技能在醫生心目中,日漸衰落。

為什麼?

因為查體這種最考驗醫生真功夫的內容,竟然是不收費的!

輔助設備檢查、藥物,收費。

那簡單了,不收費的就沒人下大功夫研究了,這是價值導向的必然。


沒有真功夫在身,醫生不可能是好醫生,

當然,不耽誤那些醫生變成人們在電視上、網上看到的各形各色會迎合你心理胃口的網紅醫生。


醫生應該會基本功,會查體,

但是,道德上講大道理是無效的。

醫生,對於絕大多數從業人員來說,是養家餬口到職業,

只對極個別人來說是當事業的。

你拿說事業那套去對職業說,是瞎折騰,完全脫離實際。


免費就是最貴的!

這句話沒錯!


免費的聽診,導致很多醫生不拿聽診器了,不會聽診了。

昂貴的儀器設備,用起來。

毀人的,不是道德,是制度的扭曲,是價值導向的偏曲。


為什麼很多醫生不用聽診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