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價格持續上漲!產業鏈龍頭強者恆強

二季度以來,隨著國內市場的啟動,我國光伏上市企業盈利逐漸轉好。業內分析認為,四季度光伏產業發展前景十分樂觀。但與此同時,光伏產業供應鏈主要環節產品價格卻出現波動,尤其是硅料,由於供應漸緊,價格持續上漲,從而導致整個產業鏈價格出現波動。

硅料價格持續上漲!產業鏈龍頭強者恆強

硅料本質上屬於化工行業,工業硅粉經冷氫化、分離精餾、還原就得到高純度多晶硅。多晶硅工業最早來源於德國、美國,早期技術路線繁多,國外廠家技術壟斷。

中國光伏級多晶硅產能從2009年開始擴張,16年產量佔比接近50%,近年來國產硅料佔全球比重不斷提升,到2019年國產硅料產量34.2萬噸,佔全球67.3%,國產替代加速。

從硅料全球市場格局來看,2011年,全球多晶硅市場尚被歐美韓國老牌龍頭如OCI、瓦克、Hemlock壟斷。改良西門子法推廣後,協鑫突圍而出,憑藉中國低電價和低人力成本逐漸成為行業龍頭。

硅料價格持續上漲!產業鏈龍頭強者恆強

2015年後,新特、通威(下屬永祥)將產能佈局至新疆、內蒙低電價區域,再次將行業成本下降至新高度,中國企業不斷湧現。

2019年,全球前十的多晶硅企業中國佔了7家,產業鏈逐步轉移至中國。

根據硅業分會和CPIA的數據,保利協鑫、永祥股份、新特、大全新能源、東方希望等企業2019年硅料產能分別達到11.8、8、7.2、7和4萬噸。

保利協鑫躍居全球市佔率第一的硅料企業,四川永祥、新特、大全新能源分別取代德國瓦克、韓國OCI、美國Hemlock成為全球排名2-4位的硅料企業。

2019年全球前5家硅料企業市佔率61.3%,相比2017年提升10.3個百分點。

當前硅料產能週期已過,且2020年產業鏈價格大跌降低硅料廠商擴產意願,2020年新增僅東方希望3萬噸,協鑫2萬噸,同時海外預計退出約10萬噸。

除通威股份公佈的擴產計劃外,2021年全球暫無其他新增硅料產能投產,因此,通威2021年硅料產能市佔率將提升至22.1%,劍指光伏硅料領域龍頭。

硅料價格持續上漲!產業鏈龍頭強者恆強

據Solarzoom數據,硅料行業平均生產成本約為42元/千克,主要包括電力成本、金屬硅成本以及設備折舊成本等。一般每公斤硅料電力成本為15.9元,佔比38%,是硅料製作的最主要成本;金屬硅成本為11.9元,佔比28%;設備折舊成本為5.9元,佔比14%。自18年Q3至今,硅料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CR5由18年的58%提升至預計2020年的71%。

東吳證券認為,驅動硅料行業變革的因素逐步弱化,後發優勢逐步淡化:(1)平價時代無新技術衝擊行業平穩運行,降本趨緩;(2)中國電價及人工成本優勢明顯,國內產能西部低電價區域轉移已進行完畢;(3)改良西門子法預計將長期保持優勢,投資成本降速趨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