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巴尔干:“一战”同盟国与协约国争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巴尔干半岛的同盟军在经历了两场血战之后,击败了奥斯曼帝国,也从中获得了他们想要得到的利益。每个国家在两场战争中都伤亡不一,但有付出也有收获。

例如:塞尔维亚在两场战斗中名声大噪,成为联合南部斯拉夫人的首领,当然,也成了奥匈帝国的死对头;黑山虽然是小国,却成了勇敢和英雄的代名词;希腊统一了克里特岛,成为两次战争的获利者,但也与土耳其接下了仇恨;阿尔巴尼亚尽管宣告成为主权独立公家,但还是几个邻国争夺的目标;马其顿还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也是塞尔维亚、希腊和保加利亚眼中的“蛋糕”。


战火中的巴尔干:“一战”同盟国与协约国争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是一战的起源地


以上这些国家或多或少的争取了自己的好处,从领土、人口到自由独立等,但在巴尔干同盟军中唯独保加利亚因为冒险主义发作,从胜利者走向“民族灾难”,除此外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两场战争中元气大伤,成了一只困兽。为了国家的自身利益出发,巴尔干国家分别选择了两个不同的阵营: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站在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同盟里面;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与英国、俄国、法国组成协约国。

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了,但这场战争打到最后,小国获得了独立自由,大国惨遭灭亡,英法俄等国争取到了自己的利益,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


战火中的巴尔干:“一战”同盟国与协约国争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奥匈帝国内部王国众多,并非一个完整统一的帝国


战斗打响后,奥匈帝国、德国和保加利亚三国就对塞尔维亚进行打击,每一场战斗都有位激烈。仅1914年,南斯拉夫境内就发生两次大战役。8月12日-20日,奥匈帝国就投入20多万兵力向塞尔维亚发起进攻,史称“米尔战役”。

12月初,塞尔维亚国民议会被判转移到南部城市尼什,奥匈军队与塞尔维亚军队又在科卢巴拉进行了一场争夺战。两次战役中,塞尔维亚25万的军队非死即伤,奥匈军队也死伤几万人。

而保加利亚为了夺回第二次巴尔干血战中失去的土地,动员了70多万的兵力进攻塞尔维亚,战斗打到1916年2月时,塞尔维亚的军队已经不足15万人。此刻的黑山在1916年1月被奥西军队占领后,国王尼古拉直接出逃意大利。情况对巴尔干的协约国来说非常的不妙,甚至有被全体覆灭的可能。

而就在此时,罗马尼亚和希腊军队先后站在了协约国这边,巴尔干的战场形势开始了转变。10多万塞尔维亚军队在科孚岛休息整顿一段时间后,在1916年下半年同协约国一起加入了萨洛尼卡战役。1918年求,塞尔维亚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后,收复了丢失的领土,并向奥匈帝国腹地进军,1918年11月1日,贝尔格莱德被解放,塞尔维亚军队占领了波黑和伏伊伏丁那。

萨洛尼卡战役的胜利代表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奥匈帝国被解体了,在原来的土地上建立了奥地利共和国,11月16日成立匈牙利共和国。奥斯曼帝国在10月30日投降,12月1日诞生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保加利亚助纣为虐的惨痛教训


战火中的巴尔干:“一战”同盟国与协约国争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萨洛尼卡进攻战役示意图,此战保加利亚遭到惨败,并最终向协约国投降


其实保加利亚先前是跟俄国站在一起的,但在一战的战火烧到保加利亚西部边界的塞尔维亚时,保加利亚的婓迪南对俄国在巴尔干战争中没有权力支持他而感到愤怒,所以他一气之下便投到了同盟国,目的是想要拿回在巴尔干战争中失去的领土,并且还要占领整个马其顿、塞尔维亚南部。

1915年9月23日,保加利亚全国总动员。10月1日,婓迪南不顾大臣的反对,公然下令向塞尔维亚宣战,这种在先前都是巴尔干同盟的兄弟背上插上一刀的做法,引起的世人的不满,但所有人的抗议都无法逆转婓迪南的决心。

当时的保加利亚只有400万人口,但军队人数却超过了50万,全体动员起来可达到85万。在战斗打响后,他们依仗德国的先进武器装备大获全胜,几乎占领了马其顿全境,甚至穿过科索沃深入阿尔巴尼亚和希腊边境。

1916年9月,保加利亚又向罗马尼亚宣战,很快的,在德国的指挥下占领了整个多布罗查。12月时更是攻陷了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但是,英法俄先后宣布对保加利亚的宣战,给节节胜利的保加利亚浇了一盆冷水,使其开始四面受敌、步履维艰。

1918年9月15日-18日,英国、法国、塞尔维亚和希腊等协约国的军队联合行动,在萨洛尼卡战役中突破保加利亚和同盟国驻守的多勃罗平原防线,10万保军被击败后围困在马其顿西部地区。在此不久后,从马其顿战线失败的保加利亚士兵怒不可遏的高举起义大旗,向索菲亚进军。保加利亚高层惊呆了,他们立刻向协约国请求停战。

9月29日,保加利亚代表团在萨洛尼卡与协约国签订条约,宣布投降。10月3日,婓迪南在英法等协约国的监督下宣布退位,他的儿子鲍里斯三世即位。

保加利亚在这场战争中死亡10万人,伤残近20万人,不断的战争使得保加利亚的经济全面崩溃,从此更是种下了永无止境的动乱的种子。

奥斯曼帝国的寿终正寝


战火中的巴尔干:“一战”同盟国与协约国争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1877年时巴尔干半岛上的两大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一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的国防大臣恩维尔巴夏是个亲德将军,他认为当时的德国实力强大,只要与德国合作就能收复失地。于是在一批好战分子的支持下,于1914年10月21日同德国签订了秘密条约。

几天之后,德国的两艘军舰穿过达达尼尔海峡停靠在伊斯坦布尔港口。土耳其政府向外谎称这是政府购买的船舰。10月底,这两艘军舰在土耳其空军的掩护下,轰炸了敖德萨和俄国的黑海港口,于是俄国、英国和法国同时向土耳其开战,土耳其不得不在高加索、加里波利、美索不达米亚和苏伊士运河地区4条战线上与协约国作战。

1915年英军在加利波利半岛的一场战役当时还成为了军事史上的一个笑话。1915年1月,俄国请求应该派兵攻打土耳其,其理由是:5个月前,俄国为了减少英法在西线的压力,用了几十万兵力去攻打德国。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竭力主张报答俄国,并顺势控制了达达尼尔海峡,切断德奥与土耳其的联系。

2月19日,18艘英国主力舰、4艘法国战列舰以及各种辅舰组成的联合舰队,驶入了达达尼尔海峡,他们准备在海峡欧洲一边的加利波利半岛登陆。联合舰队拥有15英寸口径的大炮,他们把土耳其外炮塔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但等突击部队登岛时,却遭到了土耳其的猛烈炮火反击,原来土耳其的防御工事都在隐蔽的悬崖后面,登陆部队只等撤退。


战火中的巴尔干:“一战”同盟国与协约国争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腐朽的奥斯曼帝国和欧洲大陆上的其他三大帝国终究难逃解体的命运


3月18日,英军的第二次进攻又一次失败,3艘军舰被击沉。5月,这个狭小的战场上布满了两方8000具尸体。12月1日,英军决定撤退。

在1915年,双方约有50万士兵参与了军事行动,伤亡都在一半以上,而战斗中土耳其陆军主力损伤殆尽。由于加利波利半岛的失利,海军大臣丘吉尔被调离内阁,到法国去服役。

奥斯曼帝国在不断的战争中消耗尽了财力物力,于1918年10月30号决定退出战争,奥斯曼代表在英国的军舰上签署了合约。合约规定:

取消帝国占领的伊朗东部、高加索和阿拉伯各省(约旦、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和伊拉克)领地(这些领地占了奥斯曼帝国近2/3的面积);确立协约国对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全部港口和整个土耳其舰队一切运输和交通设施的控制权;解散帝国军队;将土耳其的军事储备全部转交给协约国代表,后者有权酌情控制土耳其的任何一个战略据点。

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奥斯曼帝国已经名存实亡

德国的惨痛教训—贡比涅协议的耻辱

1918年11月7日傍晚,一辆插着白旗的汽车开往巴黎东北贡比涅森林的雷达车站,车里坐着是德国外交大臣马提亚.埃尔茨贝格为首的代表团。这时的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的一节车厢也正好停在那里,德国外交大臣立刻登上车厢会见福煦。

对于两人的会见其实是德国派外交大臣去协约国联军总部请求和谈的,而福煦看到埃尔茨贝格后只是傲慢地回答:“我们很愿意继续打下去啊!”埃尔茨贝格非常尴尬,只好表示,德国已经无力再战,要求双方立即停火。

福煦站起来后拿出一张单子说:“这就是停战条件,限你们在3天内签字。”


战火中的巴尔干:“一战”同盟国与协约国争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法、德两国代表在贡比涅签署停战协议


埃尔茨贝格把单子拿过来仅看了一眼后,就吓得目瞪口呆,对于这样的停火条件他觉得实在太苛刻了。因为单子里面写道:

  1. 14天内撤出德军在这次战争中所占领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的领土,以及普法战争中所占领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2. 1个月内将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领土,以及莱茵河以东30公里的德国领土交给联军;
  3. 交出巡洋舰、战列舰、驱逐舰、潜水艇234艘,空军全部飞机,以及5000门大炮和大量枪支弹药
  4. 两个星期内交出性能完好的火车头5000个、车厢15万个、卡车5000辆.....

这个单子上面的条件等于要把德国的全部家底给掏空,因此在接下来的72小时的谈判中局势异常紧张。直到11月11日,最后一位传令兵从德国最高司令部返回贡比涅,带来了同意德国代表团在协议上签字的指示。天快亮时,双方代表又重新聚在一起进行最后的磋商,5点刚过,所有代表在这份停火协议上签了字,协约规定,双方在协约签订的6个小时后停火。


战火中的巴尔干:“一战”同盟国与协约国争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贡比涅停战协议》也叫《协约国对德停战协议》,在上面签字的是福煦和埃尔茨贝格。协定包括对德停战条款和两个附属条件,主要内容是:

双方停止军事行动;德军在15天内撤出所侵占的比利时、法国、卢森堡及阿尔萨斯-洛林;德军在31天内撤出莱茵河左岸地区连同右岸的桥头堡,由协约国占领;凡仍驻留在战争钱属于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土耳其领土上及在东非作战的全部德军,应立即撤回到1914年8月1日的德国疆界以内;驻在战前俄国领土上的全部德军,在协约国认为时机适当时也应撤回德国境内;协约国军队战俘应该立即遣返,德国战俘由协约国以其认为适宜的办法进行安置;废除《布加勒斯特条约》和《布列斯特合约》;德军应完整地交出其陆海空军主要装备和运输工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德国的家底在这份协约中确实被掏空了,奥匈帝国解体、奥斯曼帝国名存实亡、保加利亚难以翻身,协约国赢得了“一战”的胜利。1918年11月11日11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巴尔干国家与同盟国得到了他们的利益,如自由独立,如领土和人口,英法德等过也获得了在巴尔干的好处,以及得到了德国的各种赔偿。战争结束了,有人开心,有人落泪,但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受苦的总归都是国家的百姓,欧洲大国满意的停火了,可巴尔干的战火仍在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