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很佛系的小詩,可能有些不合眾口,卻能讓心情豁然開朗

​中國是詩歌大國,尤其是在唐宋時期,詩詞的繁榮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在古代詩人中,有一部分詩人的身份非常特殊,他們遠離紅塵,一生清心寡慾,用另一種眼光看待這個世界。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與常人不同的視角,他們在艱苦的修行中將自己的心靈變成的純淨而又空無。

但他們的內心世界並非與我們格格不入,相反在我們被生活困擾,被現實的重負壓得難以喘息時,他們的精神往往能給予無形的力量,為我們打開另一扇門。

一首很佛系的小詩,可能有些不合眾口,卻能讓心情豁然開朗

今天就與您一起來品讀一首很佛系的小詩,這首詩的宗教味道很濃,可能有些不合大眾的胃口,卻能在您鬱鬱寡歡時,讓心情豁然開朗。這首詩出自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慧筆——《菩提偈》。全詩如下: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這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一共四句二十字,簡簡單單,通俗易懂。如果你這樣去解讀,只是去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就無法感受到禪宗思想的博大精深。本詩的作者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是中國佛教史上一位影響深遠的人物,是中國禪宗的奠基人。他的出生地廣東新興縣(古稱新州),也是中國禪宗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嶺南禪宗文化的中心。

一首很佛系的小詩,可能有些不合眾口,卻能讓心情豁然開朗

《菩提偈》原載惠能大師的《壇經》,是六祖惠能創作佛教教義的歌偈,全篇共四首,這是其中的第三首,也是流傳最廣的一首。

在禪宗的思想裡,這世間萬物,人情冷暖,無論怎樣變化,都逃不過一個“空”字。你眼睛看到的,手能觸及的,甚至耳朵聽見的,也許都不是事物的本真,或者在下一秒就會有變化,而這種變化又是誰都無法掌控的,所以你感知的世界不過是上一秒的幻象。

詩的開頭兩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惠能大師便告訴芸芸眾生,菩提原本就沒有樹,那明明是人的覺與悟,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那是每一個人純淨的心靈。可是,即使這樣也要把他們看成什麼都沒有,詩的三四兩句接著寫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惠能大師說,我的心與思想沒有任何私心雜念,本來就是虛無空無一物, 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呢?我的心不就清淨了嗎?

一首很佛系的小詩,可能有些不合眾口,卻能讓心情豁然開朗

這首詩看似簡單,其實禪意很深。它既釋義了高深的佛法又告訴了紅塵中的凡夫俗子,如何去尋找一顆平常心,平靜地面對生活。如果結合到現實生活中,對於常人,我們便不能把惠能大師“空”,簡單地理解為“無”。這裡的空指的是心中的“空”,而不是眼中的“無”,人間萬事自然的發生與消長,又有哪一件事是自己可以隨心改變的呢?既然這樣,遇到不順心的事,不如讓它順其自然,不要時時去想它,它也不會困惑到你了。

讀完這首詩,再回頭想想,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煩惱與傷心的事,實際上都是那麼地渺小,不過是這宇宙瞬息萬變中一個不和諧的音符,你若計較它,它就會被放大,你若忘記,它其實等於根本沒有發生過。你的心若渾濁了,它也將欺騙自己的主人。

一首很佛系的小詩,可能有些不合眾口,卻能讓心情豁然開朗

所以,保持一顆平常心,迴歸純真,擁有身心自由非常重要。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去勉強,你的內心自然會獲得安寧,生活也會有樂趣,這也是惠能大師禪學“識心見性,自成佛道”的主要思想綱領。

惠能大師出生在唐朝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俗名姓盧,原籍范陽(北京大興一帶),父親原在北方做官,後來被貶官流放到了廣東。惠能三歲時,父親病世,他與母親相依為命,年紀稍大,便上山砍柴割草,挑到縣城去賣,生活過得十分艱辛。幼年時,惠能經常跟隨母親去廟裡燒香拜佛,便對佛教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惠能很孝順,直到二十四歲那年,有能力安置好母親後,他才告別慈母,步入佛門。

一首很佛系的小詩,可能有些不合眾口,卻能讓心情豁然開朗

惠能出家後,得到禪宗五祖弘忍賞識,並傳授衣缽,繼承了東山法脈並建立了南宗。惠能禪學裡倡導的“頓悟”,他的“見性成佛”、“定慧一體”觀,對中國佛教乃至世界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壇經》是惠能大師撰寫的佛教典籍,蘊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裡面包含的追求真善美、揚善抑惡等價值觀,與現代社會提倡的崇尚和諧、淨化人心等精神,都是相融相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