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封書越來越多,缺少了看書體驗,你還願意實體店買書嗎?

塑封書越來越多,缺少了看書體驗,你還願意實體店買書嗎?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作為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國,書籍在我國曆史長河中一直髮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承載了無數的智慧,蘊藏了無窮的力量,記錄了悠悠的歷史,滋養了一代代的風流人物。歷史邁入新時代,社會的繁榮開放帶來了國內圖書的成倍增長,覆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就連書籍的裝幀也越來越考究起來。粗看起來,熱愛讀書的朋友進入了“幸福時代”,可是,如果您已經習慣於徜徉在實體書店裡購書的話,現在反倒平添了很多煩惱!

這話從何說起呢?原來,書架上林林總總的圖書,多數只能看到個封皮,裡面的內容你啥都看不到——塑封起來的書籍佔了多數。

從讀者角度講,我都不瞭解裡面的內容,光是看了看花花綠綠的封面封底,就能決定買下這本書???除非對內容很瞭解,或者點名讓買的教材教輔什麼的,否則感覺這樣購書太荒唐了。殊不知,現在圖書比蔬菜更注重策劃和包裝,遇到“標題黨”的幾率相當大。另外,有的書論述太深或太淺,有的作者的觀點與讀者的觀點大相徑庭,有的不合讀者閱讀口味,有的竟然是縮編版等等,如果不試讀上幾頁,讀者怎麼會有喜愛的感覺,怎麼會有購買的慾望?還有,對於翻譯過來的書籍,需要知道譯文水平如何,不讀上幾頁怎麼行呢?更不用說個別書排版校對都有問題。

從出版社角度講,他們認為塑封主要是為了保護書的品相,讓書在長途運輸、長期展放時不被汙損。

而從書店的角度考慮,他們給出的主要理由是,如果不加塑封任讀者翻閱,難免留下手印、摺痕,汙損嚴重的書便無法售賣。

塑封書越來越多,缺少了看書體驗,你還願意實體店買書嗎?

但是我們禁不住這樣想:圖書市場欣欣向榮的背後,也活躍著大量圖書的策劃者,他們像看待任何商品一樣關注著社會的流行色,一旦覺察到人們的喜好,立即找“寫手”突擊創作,目的無非為了賺錢而已。那麼問題來了,策劃者一味追熱點盯銷量,寫作者不講質量只求速度,於是市場上充斥著大量譁眾取寵、不著邊際的圖書,它們與那些傾注大量心血著就的良心大作混雜在一起,一般讀者很難辨別。如果不是廣為人知的作品,讀者只有兩個識別方法,一是看這本書的口碑,比如瞭解豆瓣評分,二是自己親身閱讀。難保一些不良商家為了掩蓋圖書質量的低劣,用塑封的方法造成讀者無法當場閱讀、無法親身鑑別的局面,然後用漂亮的封面、極富誘惑力的標題、花錢請的專家名人的推薦評語來誤導消費者購買。

另外,書店裡常見很多人席地而坐,或者在有限的幾個座椅上一讀就是幾個小時,對於一些文學作品、漫畫書來說,讀完就不用再花錢買下。這種讀者的行為,書店著實不會贊同的,把書塑封,並且在書店裡還要擺上“禁止拆封”的標識,也是可以理解了。

上述理由,有些是出版社、書店自己給出的,有些是我臆想的——但願是臆想。不管怎樣,塑封書是相當多了。塑封書的普遍,嚴重影響了大老遠(相對網購圖書)跑到實體書店購書者的閱讀體驗——他們是傳統意義上最鍾情於書籍的“書蟲”,同時也會給實體書店售書帶來不利影響。

如果塑封的理由真的如出版社和書店所說的那樣,其實有很多辦法可以既滿足購書者體驗,又最大限度減少圖書損耗,還能刺激人們消費。筆者在這裡提出四條:

塑封書越來越多,缺少了看書體驗,你還願意實體店買書嗎?

第一種辦法,由出版社同時刊印宣傳冊,內容包括本書的作者簡介、序言、目錄、主要觀點或內容、精彩片段。要每個正規的發行渠道都保證有宣傳冊。這就要求管理好發行渠道。

第二種方法,在塑封外面附加一個宣傳摺頁,內容也包括作者簡介、序言、目錄、主要觀點或內容,但是由於宣傳頁篇幅所限,精彩片段就無法加入進去了。每本圖書都要附帶這樣的宣傳頁。這比第一種方法成本要高。

第三種方法,每個實體書店都拆開至少一本書,這本書最後只能打折出售。對於圖書損毀嚴重的書店,這種方法顯然不適宜,而且人工拆書也比較累。

第四種方法,開發專用的電子軟件,讀者在書店只要掃碼即可以限時閱讀目錄結構、精華內容。由於需要在書架上安裝一系列電子閱讀器,路邊的書攤顯然無法有這樣的裝備,但它可以應用於新華書店系統。

總之,只要一切從讀者的需求出發,做足“體驗消費”文章,就可以吸引住大量潛在購買者,畢竟對於很多喜愛讀書的人來說,在實體書店購書才是他們的消費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