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始有終,“義絕”關羽當之無愧

  著名文學評論家孟繁華曾說:

  “《三國演義》是一部經世治國之書,

  也是一部有情有義之書。”

  它寫盡了英雄情義,道盡了世間人心。

  對於許多人來說,

  《三國演義》不僅是精彩紛呈的歷史故事,


有始有終,“義絕”關羽當之無愧


  更是一座歷經滄桑的人生大課堂。

  在這座人生課堂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的處世哲學。

  其中更有五大經典做事法則,值得我們細細玩味。

  有始有終:人生天地間,無終始者,非君子也。

  說到有始有終,“義絕”關羽那是當之無愧的。

  建安五年,

  曹操突然發動對劉備的襲擊,

  措手不及又實力懸殊的劉備軍瞬間便被打散。

  在亂軍之中,劉備僥倖逃脫,

  而關羽卻因走投無路,不得已降了曹操。

  曹操十分看重關羽的才華,

  一心想要把他收入麾下,甚至還打出了感情牌。

  張遼和關羽本是老朋友,

  曹操為了留住關羽,

  便讓張遼私下裡去探探關羽的口風。

  當張遼問關羽今後有何打算時,


有始有終,“義絕”關羽當之無愧


  只見關羽仰天嘆道:

  “我知道曹公對我極好,

  但是劉將軍待我情義深重,

  我發誓和他同生共死,永不背叛!”

  大丈夫說到做到,

  不久之後,關羽打聽到了劉備的下落。

  他毅然決然地掛印封金而去,並說出了一句名言:

  “人生天地間,無始終者,非君子也。”

  正是關羽的有始有終,成就了他的千秋忠義名。

  唐代詩人盧仝曾說:“人生何所貴?所貴有終始。”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

  但卻可以做到有始有終。

  人活一世,千頭萬緒,

  我們常常在一念之間就改變了原來的初衷,

  轉而做出另外一種選擇。

  這正是因為我們缺乏一種持之以恆的精神,

  要知道,無論是成就一番事業,

  還是塑造高尚人格,都離不開一個“恆”字。

  惟有善始善終的恆心,才能讓生活中的美好成為永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