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中,全班集體壯烈犧牲,他們衝鋒時喊出的口號,如今人人皆知

解放軍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口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950年,解放軍修築川藏公路皮康崖險段時,率先喊出這個戰鬥口號。可讓“兩不怕”名揚天下的,是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戰鬥英雄陽延安烈士。

戰鬥中,全班集體壯烈犧牲,他們衝鋒時喊出的口號,如今人人皆知

陽延安烈士


1962年10月20日凌晨5點20分,解放軍某部52師155團奉命向敵人反攻。他們的對手是號稱“打遍歐、亞的勁旅”印陸軍“王牌旅”——第四師第七旅。

陽延安是解放軍155團尖刀五連二排尖刀班班長,他們負責攻擊是印軍第七旅的前沿主陣地龍卡哨所。

龍卡哨所建在一片開闊的草場上,草場周圍是懸崖峭壁,印軍利用有利地形,幾十個鋼筋水泥構築的明碉暗堡,組成完整的環形防禦工事,中間開挖塹壕將碉堡連接成一體,形成不留死角的交叉火力。

戰鬥中,全班集體壯烈犧牲,他們衝鋒時喊出的口號,如今人人皆知

印軍環形工事鳥瞰


在排長帥全興的掩護下,陽延安率領七名戰士衝入印軍環形工事,他們首先佔領了敵人的一條交通壕,交通壕是印軍陣地的防守死角,原先在交通壕裡進行機動防禦的印度士兵懼怕解放軍的英勇,紛紛躲進了地堡。

八名解放軍戰士兵分兩路,相互掩護,延交通壕向兩端的地堡展開強攻。

躲在地堡中的印軍不知所措,眼看著陽延安把一捆集束手榴彈丟進地堡。在劇烈的爆炸聲中,地堡被掀翻,躲在裡面的印軍全部斃命。

與此同時,戰士顏瑞成也用手榴彈把敵人的一個機槍火力點兒報銷了。


戰鬥中,全班集體壯烈犧牲,他們衝鋒時喊出的口號,如今人人皆知

解放軍追擊印軍


8名戰士就像是掏老鼠洞,只要發現有洞口噴火冒煙兒,二話不說就先塞進去一顆手榴彈。

敵人從開始的恐慌中終於清醒過來,他們同時也發現,攻入環形陣地的解放軍並不多,於是開始組織兵力進行反擊。

“用手榴彈”陽延安命令道。

擁擠在塹壕裡的印軍無法展開,平時又缺乏使用手榴彈的經驗,眼看著解放軍的手榴彈從天而降,凌空爆炸。

印軍被炸得血肉橫飛,剩下的幾個印軍,發出女人般得尖叫,丟掉槍支,發瘋般地向地堡逃去,出來容易回去難,解放軍用衝鋒槍把試圖逃走的敵人逐一擊斃。

陽延安班的戰士們,終於在印軍的環形工事中打出一片立足點,然後繼續拔除印軍火力點。

陽延安又用手榴彈炸燬了敵人兩個暗堡,當他正準備拔除敵人第三個火力點時,卻被核心工事中射出的子彈擊中,有戰士跑過來想為他包紮,陽延安怒吼道: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要管我,衝鋒!”

陽延安後背上留下十幾個彈洞,壯烈犧牲。


戰鬥中,全班集體壯烈犧牲,他們衝鋒時喊出的口號,如今人人皆知

攻堅作戰


陽延安班的戰士們在“兩不怕”口號的激勵下,再接再厲,繼續勇敢頑強的戰鬥。

戰士徐瑞清,還有三天是他20歲生日,他炸燬一個地堡,打光了所有的槍彈,中彈犧牲。

副班長曾祥智被炮彈炸削去半個臉頰,已經不能講話,戰士楊秀洲為昏迷的副班長包紮頭部,曾祥智甦醒後扯下遮住他目光的繃帶,倒在衝鋒的路上。

新戰士李世明打光了子彈,用刺刀挑死了兩名印軍,把最後一顆手榴彈塞進地堡,地堡炸了,還剩下一個殘存的射擊孔在噴吐火舌,年僅十八歲的李世明沒有猶豫,用身體堵住了機槍射孔。


戰鬥中,全班集體壯烈犧牲,他們衝鋒時喊出的口號,如今人人皆知

對峙


戰士楊秀洲沒有了手榴彈,他把衝鋒槍伸進地堡中,打完最後一顆子彈,背上破爛的棉衣上到處是汩汩冒血的彈洞。

戰士何德忠為在戰鬥中犧牲了。

陽延安班只剩下顏瑞成一個人,他左突右衝,一個人炸燬了敵人六個地堡,單槍匹馬殺到印軍核心工事前。

這裡是印軍拉加普特聯隊的指揮部​,中校聯隊長正在組織部隊反擊。

突然出現顏瑞成,讓印軍指揮部亂了陣腳。中校聯隊長下令突圍,剛衝到門口,被顏瑞成擊斃,其他人被嚇得龜縮回去。

戰鬥中,全班集體壯烈犧牲,他們衝鋒時喊出的口號,如今人人皆知

印度七旅旅長達爾維准將被解放軍俘虜


直到解放軍的大部隊衝上來,指揮部裡的敵人也沒敢輕舉妄動,都乖乖地舉起雙手。

而天神般佇立在門口的顏瑞成,早已犧牲了。

陽延安以及他的戰友們在這次戰鬥中全部壯烈犧牲,他們共攻克印軍地堡27個,打死印軍41人,俘虜無算。

戰鬥中,全班集體壯烈犧牲,他們衝鋒時喊出的口號,如今人人皆知

載歌載舞的印度俘虜


兩天後,印度王牌七旅被全殲,旅長准將達爾維被解放軍俘虜。

戰後,為了表彰陽延安和戰友們立下的汗馬功勞。其生前所在部隊班被國防部命名為陽延安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