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牌”不敢發牌,履歷與晉級無關

看完《青春有你》2和《我們的樂隊》就上頭,這兩檔節目在選人方面絕了— —神仙打架,輸贏難分。

但我們清楚看到,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頭銜都無濟於事,《我們的樂隊》在剪輯方面也毫不避諱,【強者】的確更耀眼。

1、“廠牌”不敢發牌

相比前兩年,目前播出的選秀節目,在選人方面策略更完善。選手類型越豐富越能重磅出擊、出圈,繼楊超越之後,節目組也發現實力更容易讓觀眾尊重和認可。

最讓觀眾感到驚喜的選手有兩種:1、title厲害,整體形象厲害,業務能力超強 2、title不出眾,實力賊搶眼。我們在已經出道的明星中經常見到第一種。第二種,應該就是選秀節目帶給我們的驚喜。

“廠牌”不敢發牌,履歷與晉級無關

圖片源自網絡

選手姜珊,一出場就問題連連,於是也保不住她的面子,也引發了“學院派”和“經驗派”臨場發揮誰更好的討論。

通常,如果一出場先給人震懾,這樣的人在戰敗時,我們難以感同身受,選手也更不容易守收穫同情。名牌效應在選秀還屢試不爽嗎?思考~

2、“學院派”的路人緣更好

最近播放的兩檔綜藝都提及“學院派”三個字,隨之而來的“體驗派”、“經驗派”、“野路子”一一出現。誰的實力更強?能上節目,都還不錯。但誰更能帶來驚喜?小編認為,至少目前“學院派”路人緣更好。

“學院派”的選手,容易給觀眾、導師一種“我是新人,我還很小,經驗不足,但很努力,請多包容”的概念。小編認為,這也要歸因於節目組的選人能力,他們確實帶來驚喜。

“廠牌”不敢發牌,履歷與晉級無關

圖片源自網絡

3、燎原之火,餘溫滾燙

除了偶像團體的選秀,更多的小眾娛樂節目更關注“實力”二字,畢竟不是靠顏出道,內容的傳播度是節目、選手本身要考慮的問題。

小眾文化網綜做得好,科普性會很強,即使沒有vocal,鋼琴、架子鼓、吉他、貝斯、雙鍵盤釋放出的旋律依然讓人沉浸於另一個世界。


“廠牌”不敢發牌,履歷與晉級無關

圖片源自網絡

安利大家這檔綜藝,至少前兩期,會帶給你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