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泉港:重点项目攻坚克难逆势奋进

  今年第二季度伊始, 在首季度项目开门红后,继续保持昂扬势头,全力以赴抢时间补进度,在积极化解疫情冲击、推进复工复产、力争实现“六稳”等方面狠下功夫,推出一揽子举措力促项目提速,实现全产业链复工复产、达产达能,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力量下沉

  全面提速加快推进

  今年是福厦客专建设的决胜之年,年内将完成线下架梁,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入春以来,泉港区界山镇聚焦重点项目,全力协调、优化服务、多点开工,为福厦客专界山段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诚峰国家一级渔港项目安全有序复工,码头和280米东防波堤全面建成,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5%,即将全面竣工。该渔港项目集渔船避风和补给、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休闲渔业和海洋旅游、集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等于一体,建成投产后,将带动渔港、城镇、产业的联动发展。

  位于坝头溪中上游的前黄镇古县村河道施工段,现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下游延长段的堤防道路和绿道、菜堂湿地公园、十四分闸、涂岭段源头、清美和汶阳等各分段也在全力施工中,共有14个段点正在建设,180余位施工人员奋战一线,开足马力施工。预计到年底,坝头溪综合整治项目的主体工程将基本完工。

  在泉港这片热土上,疫情并未给项目建设按下“暂停键”,该区联合发改、人社、交通、农水、卫健、应急等部门,深入到坝头溪流域综合整治、福厦客专泉港段、百宏PTA、福海粮油、凯美特气体等项目一线,指导服务项目做好复工前各项准备工作,跟踪督查项目抓好复工后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积极为项目创造开工复工条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做到项目应开尽开,10个省市续建重点项目早在2月21日前已全部复工,工点复工率100%,人员上岗率104.3%;115个区级续建重点项目全部复工,工点复工率100%,人员上岗率102.5%,有力推动全区重点项目快速建设。

  全产业链

  精准服务保障建设

  近日,位于泉港区的福建联合石化聚烯烃堆场一派繁忙景象,一垛垛聚烯烃产品摆放有序,叉车来回穿梭,发往市场的聚丙烯无纺布牌号1101SC正组织出库,保供原料紧缺的下游客户生产纺粘无纺布。

  “近段时间受国外疫情影响,欧美国家大批的口罩订单蜂拥而至,导致用于口罩生产的高端无纺布供应紧张,价格飞涨,市场供不应求,客户是急着等米下锅。”聚丙烯装置生产经理陈光昱介绍,“我们连夜调整计划,最大负荷生产,全力保障市场供应,确保周边无纺布生产企业有好料、不停产、不断粮!”

  企业转产,除了勇于担当的责任和决心,在技术、用工、原料、政策等方面还需各方“护航”。泉港区组织相关单位深入企业调研,摸清企业生产情况,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第一时间对生产布局进行调整,在引导更多企业转产扩产、提升成效的同时,积极推动转产企业寻求转型维系发展,通过驻厂服务、现场指导、解决难题,加大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加强技术指导,帮助实现转产。

  疫情期间,泉港统筹疫情防控和项目复工,实行“三个一三包干、三个一三标识、三人员三闭环”“三个三”机制,有力确保了疫情防控和项目复工的“双胜利”。

  该区实行问题销号和拔钉清障机制,推进项目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审批服务方面,设置重点项目快速审批通道,由代办员跟踪协调,全区共有27个重点项目纳入“绿袋”服务范畴,受理审批代办业务181件。在金融支持方面,该区创新开展“一线协调·银企直通”活动,协调金融机构为辖区13个项目对接融资需求9.6亿元。在防疫物资方面,协调调拨口罩、消杀用品支持百宏、高铁等项目复工,为重点地区入区员工就近提供核酸检测,助力项目稳岗复工。在原辅材料方面,帮助做好钢材、水泥、砂石料等生产材料的组织供应,靠前服务支持项目复工。

  挂图作战

  开足马力以快补晚

  泉港充分发挥石化产业特色优势,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加快产业链招商。今年3月,投资500亿新台币的台湾国乔石化丙烷脱氢项目通过福州、泉州、高雄三地视频连线云签约,该项目是近三年来福建投资额最大的台资项目,将有力推动闽台石化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带动总投资180亿元的丙烯产业链,对石化产业补链、延链、强链起到积极作用。

  疫情发生以来,因疫情无法走出去、引进来“面对面交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对接成效。

  面对困境,泉港区积极作为,采取微信、视频等“屏对屏沟通”方式进行项目跟踪洽谈,利用视频连线的特殊方式进行签约,第一季度共组织台湾国乔泉港石化项目等11个项目、总投资136亿元参加省市集中签约活动,湄洲湾航道四期等3个项目、总投资12.2亿元参加省级集中开竣工活动,打好项目攻坚主动仗。

  针对部分项目因市场因素延迟开工动建,原料供应链、上下游产业链存在断点,部分项目竣工投产时间延迟等问题,泉港全力开展“项目攻坚2020”系列攻坚活动,盯紧项目成长链,构筑“五个一批”梯度转化的项目成长链条,抓好施工机械、人力调度,力争二季度把拖延的工期抢回来、把缺口的投资补回来,确保完成年度投资294亿元以上,决胜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在构筑要素保障链方面,该区将切实解决项目前期、资金、用地等问题,确保项目投资协议签订后,半年内完成要素供给。主动压实干部责任链,继续落实“亮灯发函”机制,完善项目调度、督查、考评机制,确保项目按“一图一表”顺利推进。(刘泽阳 陈阿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