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世人皆说他们是神仙眷侣,我却劝人嫁人不嫁沈复

什么样的男女能成为一对幸福的夫妻?

有人说,三观不合,不能结婚。

有人说,没有爱情,不能结婚。

有人说,相处太累,不能结婚。

如果这些限制都不存在呢?

三观一致,夫妻恩爱,互为知己,水乳交融,那是不是就能白头偕老,幸福的过一生呢?

以前,觉得应该会吧,这么和谐的夫妻,怎么会不幸福?

这么想的人,可能是没有看过《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世人皆说他们是神仙眷侣,我却劝人嫁人不嫁沈复

这本书,每次搜热卖榜的时候,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那肯定是一本特别好的书,于是就买了。

从文学的角度来讲,它确实有极高的价值,这里不多谈,今天只谈夫妻关系。

这本书,作者沈复主要讲述了他的私生活,其中夫妻恩爱是重要的一章,如何恩爱呢?

妻子陈芸是舅舅家的女儿,沈复十三岁的时候随母亲回乡省亲,见到了陈芸,两个人很快玩到一起。

沈复惊叹于陈芸的聪慧,她过目不忘,会女红,自学识字,沈复对其一见倾心,于是对母亲说:“如果娶亲,非陈芸不娶。”

终于心想事成,沈复欢喜的不得了,对陈芸是疼爱有加。

沈复是官宦人家出来的子弟,读书作画,为人风雅。

陈芸虽然是个女子,但除了上敬公婆,与人为善之外,还能与丈夫谈诗作对,对丈夫崇拜有加,对丈夫的所作所为都一概支持,她少有当时女子的保守,陪同丈夫夜游沧浪亭赏月。

在沈复的眼里,陈芸是一个既能上得厅堂,又能下得厨房,还能谈天说地的完美伴侣。

而在陈芸的眼里,丈夫有才情,有趣味,疼爱妻子,她觅得了良婿。

《浮生六记》:世人皆说他们是神仙眷侣,我却劝人嫁人不嫁沈复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真是羡慕这一对神仙眷侣。

然而,他们的生活里不仅仅有爱情、诗和远方,还有苟且。

以前,家族和睦时,靠着父亲的家底和影响力,他可以过着平凡的小日子,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没饭可吃。

他们住在家族的宅院里,沈复偶尔去谋一份差事,一则为了对得起父亲的期望,二则为了补贴家用。

陈芸则在家里孝敬公婆,生儿育女。

后来,陈芸得罪了公婆,他们一家被赶出了大宅院。

离开父亲庇护的沈复,完全没有能力养活一家子。

陈芸有旧疾,后来病越来越重,然而家庭条件不允许她养尊处优,为了养家糊口,只好又做起了刺绣。

为了治病,他们夫妻颠沛流离,又无力带着一双儿女,只好把女儿嫁作了童养媳,儿子做了学徒。

后来,陈芸在外病死,恩爱二十三年的夫妻天人永别。

真真的造化弄人。

《浮生六记》:世人皆说他们是神仙眷侣,我却劝人嫁人不嫁沈复

这样的恩爱夫妻,为什么不让他们白头偕老,反而落得凄惨的下场?

他们的爱情感天动地,本应让我们羡慕不已。

谁知,问了几个读过此书的中年油腻女人,她们的回答出奇一致:爱情能当饭吃?爱情能养娃?爱情能治病?

在那个年代,女人不能挣钱养家,那是没办法的事,几乎没有提供给女人的工作。

男人呢,女人嫁给了你,不就是要跟你过一辈子的吗?你不是应该让她们娘几个过上好日子吗?

从这一点看,沈复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

他有一腔爱,他有一身才情,他还有一身清高,但其实,他还是最爱自己。

为了他所谓的情趣,他的尊严,他的面子,他一直过着寄生虫的生活,靠着父亲,他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一旦没有了父亲的庇护,他就怂了。

然而,陈芸没有抱怨,她愿意跟着他吃苦,愿意跟着他过苦日子。

可是,他们两个做父母的,有没有为孩子考虑过?

他们自己过得苦也就罢了,他们有爱情,有精神支持,可孩子们呢?

小小年纪,都没有长大成人,就因为父母的诗和远方,他们就要一辈子苟且。

他们生而为自由,生而为了爱情,唯独没有在人间。

《浮生六记》:世人皆说他们是神仙眷侣,我却劝人嫁人不嫁沈复

年少的时候,常常迷恋才子,他们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万千少女的心。

如果能够嫁给才子,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值。

生儿育女后,再看十几年前那些才子,有的才子成了凡人,有些才子依然在云端。

此时此刻,我更尊重成了凡人的才子。

他们的心中有了责任,有了担当,也许,内心依然是才子的心,才华横溢,但他们已经落地生根,长成了一棵能护佑他人的树。

十几年前,有人问,你愿意嫁给沈复这样的男人吗?

我会回答:“会”。

此时此刻,有人若问,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嫁给沈复这样的男人吗?

答:“绝对不会。”

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