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不可“唯经验论”

不论在任何领域,成功者的经验,都是在其当时所处条件下成就的“果”。站桩,凝结着无数前辈实修而成的智慧,这份智慧是经历一代又一代躬身入局实践者们不断提炼、提纯而成,而不仅仅是个人经验的堆砌。不同时期的前辈所处的时代不同,不同的人所接受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存在差异,以及师承不同,所处的功法修炼层次不同,那么,对桩“境”之深度以及“界”之高度的认知和阐述自然也就不同。特别是,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所以客观来说,不管是谁的经验都不具备普遍适应性。

站桩,不可“唯经验论”

我们沿着圣贤的足迹前行,品读古人留下的智慧,以此为“参照物”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但不能唯“经验论”。我们需要从古籍所描述的“相”中,进入到作者当时所处的“境”里,才能有效还原功法本身的模样。只有回到“源点”,以传统文化的“先验论、整体论、心悟一体论”为参照工具,结合自己的实修体认,方可逐渐理顺功法内在的因果逻辑。从而可以让自己既“进得去”也“出得来”,知道古籍中,哪些是阐述练习的过程,哪些是描述经历过程而呈现出的状态,如此,便可少很多迷茫,也可避免诸多不必要的争论。

站桩,不可“唯经验论”


比如,我们都知道,丹田通常只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之分。但在有些文章和书籍中往往能看到“浑身无处不丹田”的论述,这时,需要明白:这是修炼达到一定程度后而显现出的一种状态,既不能以自己或本流派前人没有此类的经验去否认这类状态的客观存在,也不可仅凭前人的经验描述而沉迷其中。这类体相的产生,是在丹田气足之后,与周身筋膜进行整体束、展练习之时,让丹田之气根据练习目的的不同,在不同的“势态”运行之下,都能与肢体“挂得上力”而呈现出内外相合的整体若一之“相”,且这类体相或者是说此类状态是运动的,可变的。

站桩,不可“唯经验论”


同样,不能仅凭己身经验去否定或凭古人经验过于宣扬“呼吸以踵”、“身如气囊”等体相的存在。而应该以此类体相为“果”,去寻产生“果”的条件之“因”,当发现并能掌握功法内在的因果规律之后,随着练习循序渐进地深入,伴着骨缝的充分松开以及体内气机的日益充盈,“呼吸以踵”的周身顺畅自然可得到实现。以此为基础,进行开合鼓荡练习时,对“身如气囊”体感的认知才能更加深刻。很多时候,站桩精进的障碍不在于起步的早晚,而在“唯经验论”中或以“失传”为由抱残守缺,或以“神话”之传不顾因果之律。

站桩,不可“唯经验论”


在“唯经验论”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对“气感”的追逐以及当机体产生酸、胀、痛、麻等体感时的盲目对比。在站桩过程中,打嗝、肠鸣音等体相都属于“气感”的范畴,有这类体相是正常的机体反应,但没有这类体相并代表练习就没效果。特别是酸、胀、痛、麻等现象出现,机体在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的平衡之际会产生此类想象,因“翻找病灶”而出现“排病反应”时也会出现此类现象,这时,和师父的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向师父反应这类体相时,要尽可能做到及时、准确、客观,并同时要反馈练习的情况,以便师父能以练习内容的调配去解决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站桩,不可“唯经验论”


总之,经验是不可复制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借鉴和参照。但规律是可寻的,只要能放下对过往种种传说“虔诚”的执念。去教条、重因果、遵规律,结合当下自身的客观条件以及所处的练习进度,在不脱离核心的基础上,以一步一景的从容,去慢慢接近“桩”的本质。随着功效的积累和叠加,既会有“祖上留下来的不一定全是古董”的感慨,也会有“古人诚不我欺”的顿悟。(全文完)作者:鲍雪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