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劍神域,名為刻意的惡趣味

刻意的“惡趣味”

第一季:須鄉伸之通過猥褻亞絲娜才能體現這個角色的陰暗面?反派氣質?

第二季:只有通過猥褻詩乃才能強調反派的反人類行為?

第三季:天龍人只有通過猥褻學妹才能體現出這個世界等級制度對人民的壓迫?

這次: 不是吧,阿Sir。事不過三啊,您能不能換個活啊?

(UW篇2008年完結,但是視頻裡提到“下三濫”惡趣味手法,仍是早期刀劍一直存在的問題)

(川原礫本人也承認這點,後續連載中這種“低劣”的手法也沒有再出現過)

在動畫作品中,猥褻、雷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強權對弱勢的摧殘與壓迫,這是一種藝術手法的表達方式,只要運用得當,完全沒有問題。例如《A KITE》中殺父仇人對女孩心理與肉體上的壓迫與摧殘。《劍風傳奇》中卡思嘉的傳世經典,甚至是《惡魔人》中對人性之惡的剖析,這些都是運用得當的正面例子!

而且藝術創作中的猥褻,也絕對不是唯一的表達方式。川原礫早期的寫作生涯中,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這種手法,我個人認為這就是一種對自己無法成功塑造反派無能的妥協,且順應了當年WEB創作的大趨勢。

並不是大家不能接受“雷普橋段”,大家都是心智健全的成年人,但是最重要的問題是這種不合時宜的惡趣味元素冠冕堂皇地出現在了嚴肅的劇情中,再加上動畫製作組“刪減式的改編”,普通觀眾只能看到川原礫滿滿的惡趣味,以及動畫製作組靠這種惡趣味橋段來博人眼球,營造熱度。更何況動畫改編的失敗,純動畫黨根本就不知道事件的前因後果,莫名其妙的就進入了“惡趣味環節”,甚至未刪減版中還有對莉法“觸手 私處”的描寫,廉價突兀的失敗改編,才是這次輿論爆炸的主要原因。

那為觀眾為什麼不能提出自己對劇情的看法和批評呢?不想看就別看?玻璃心?難道刀劍神域成為了不可批評的“神作”嗎?難道劇情出現了生理不適的內容還要觀眾自我反思嗎?劇情上不合理的劇情,需要觀眾自行跳過?那麼究竟是我看動畫,還是動畫看我?

『不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先把提出問題的人解決掉?』

就像視頻裡說的,喜歡刀劍神域與反感川原礫的惡趣味並不矛盾,我喜歡異界戰爭對人性的描寫以及人工智能之間博弈的刻畫,但是我更厭惡這種刻意廉價的惡趣味手法,連續多次靠毫無意義的惡趣味情節來推動劇情發展,破壞了整體劇情的連貫性,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敘事上無能的表現。這一整段廉價的惡趣味橋段,突兀無比,毫無意義。(在動畫改編失敗的前提下)

指出問題的人也不應該被扣上“無腦黑”的帽子,更不應該指責提出問題的人“愛看不看”,用“粉絲向動畫”來狡辯動畫改編上的失敗。

刀劍神域不應該被你們這些粉絲敗壞了名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