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和价值观的较量,还早

这次全球性灾难,政界学界乃至于民间,又一次将制度和价值体系的较量抬了出来。这很正常,因为全球性的冲击之下,裸.露的不止某一个体系,而是几乎所有文明都被动的卷进来接受考试,从而为“比较”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会。

历史远还没有终结。

相对于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确立,中国现行社会制度还非常年轻。即便代议制民主,也还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如果从1688年光荣革命算起,三百多年的西式民主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成长的烦恼”和犯下的罪恶,这些年来在西方的宣传机器不断的洗涮之下已经差不多白了。很多人几乎本能的忽略了,在人文主义的大旗高高飘扬,口号震天响的同时,西方世界在干着殖民掠夺、奴隶贸易、种族灭绝的勾当,并且“顺便”发起了两次世界大点,数以亿计的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希特勒与墨索里尼无疑是民主之耻。西方政界和学界尽了最大的努力将这哥俩与“民主”脱钩,戴上法西斯主义和纳粹的帽子。但无论怎样掩饰和洗白,他们都是西式民主伴生的怪胎。毫无疑问,历史会有定论。

相较于三百多年的西式民主,中国70年的现行制度还非常年轻,当然也有成长的烦恼。众所周知,这一制度的建立和成长过程中犯过一些错误,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而这些错误,也正是国内一些公知文人攻击的“要点”。

这正是怪诞所在。

制度有缺陷,批评当然促进进步,但这不是否定制度本身的理由。如果能容忍和宽恕西式民主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罪过,看不出来有什么理由就不能以更加宽容的心态检视中国在成长过程中犯下的错误。

制度的形成和成长直至衰落有时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欧洲经历了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纪,而中国中古文明的兴衰历时两千年。相对来说,三百多年的西式民主算是进入了青年期,而中国制度则还处在少年时代。路还很长,现在就论是与非,还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