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通勝過1萬小時

微精通勝過1萬小時
微精通勝過1萬小時
微精通勝過1萬小時微精通勝過1萬小時

我第一次體會到微精通的威力,緣於一位主廚。他說,做一道簡單的菜才是對烹飪技藝的真正考驗,比如做煎蛋卷。

果真如此?我決定改變以往的學習順序,嘗試一下。

不是先用 1 萬小時來學習基礎烹飪知識,然後在煎蛋卷時運用,而是直接開始做煎蛋卷。

做了許多次後,我在這件事上進入一種奇妙的境界。

其實,這類似小時候的學習方法。

微精通勝過1萬小時

那時,我們並不理解事物的基本原理,只覺得一件事情夠酷,就去學了,然後就會了,之後再去學另一件事。

微精通勝過1萬小時

我的父親是一名教師,在我小時候為了鼓勵我學習,他說,如果我能解釋晶體管的工作原理,他就給我買組裝收音機的配件。

本來興致高昂的我,立刻沒了動力。我知道怎麼做收音機,且樂在其中,可解釋工作原理對於我來說,困難而陌生。

這便涉及做一件事情的入門階段。在微精通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入門技巧”

它是一種方法,會增強任務完成的效果,使人得到即時回報,讓我們的體內產生有益的化學物質,讓我們感受到溫暖和美好。

微精通勝過1萬小時

在某些微精通的實踐中,入門技巧的佔比很大,是整件事情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在另一些實踐中,它只是給你足夠的動力來推進任務。

平衡壘石便屬於前一種。

你可能在沙灘上見過一些石頭雕塑家壘石頭。他們將圓形石頭和極小的石頭,以一種看似不可能的方式疊在一起並保持平衡,非常神奇。

我第一次看到時,以為石頭是用膠水或金屬桿連接起來的。

一個小男孩把它們撞倒了,當我試圖幫忙再壘起來時,一位雕塑家向我展示了其中的入門技巧。

任何石頭都可以平穩地壘上去,不過得先在底層支撐石的一面上找到三個相鄰的凸起,它們可能很小,幾乎看不到。實際上,凸起越小越好。

這三個凸起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三角支撐,使另一曲面物體能嵌入其中,讓接下來的壘石得以實現。

有人會尋找石頭上的平面來堆疊,那並不可行,因為自然界中沒有什麼東西是真正平的。

平衡壘石不僅好玩,還是一種完美的微精通,是一項完整的實踐活動。

如果你願意,它可以帶你進入更廣闊的雕塑和戶外藝術世界。

微精通勝過1萬小時
微精通勝過1萬小時

匈牙利心理學家米哈里提出了一個含義更廣泛的概念——“心流”:當我們抱著極大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情時,時間彷彿停止了。

微精通可複驗但不會重複,它包含了所有能使我們進入“心流”狀態的要素,這種狀態能帶給我們極大的滿足感。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學一樣東西,總會在上了幾堂入門課後便半途而廢;幾年後,在試圖給別人講述你當初所學時,你怎麼都想不起來了。

但實現微精通後,你就不會這樣重蹈覆轍。

半途而廢、無法實現目標的阻力多是失去動力、心煩意亂。

如果在學習過程中,特別是在完全自學的情況下,不能取得一系列微小的成功,便極易喪失信心甚至放棄。

如果實現微精通,那麼情況就大為不同了。它使你得以和很多事物產生關聯,並能獲取重要反饋。

這樣一來,在某種定義下的、有限範圍內的實驗將極大地提高你的學習效果。

各領域的專家是能幫助我們深入學習的極好資源。

微精通勝過1萬小時

杜莎夫人蠟像館的一位雕塑家告訴我,用黏土甚至橡皮泥製作人體頭骨就是一種微精通,它將帶你走上雕塑之路,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

他還講解了如何透過皮膚“看到”模特頭骨的技巧。

英國兒童文學作家、插畫家舒·雷納,曾經為數百本童書畫過插圖。他建了一個網站,致力於幫助人們學畫畫。

他強調,任何物體都可以分解成簡單的形狀,比如立方體、球體、圓柱體,可以分解成直線和曲線。

“如果你能畫一條線,那你就能畫畫。”

因此,尋找入門技巧就顯得至關重要。它可使你的最初嘗試高於新手的平均水平,引導你走向微精通的道路。

以微精通的角度看世界,似乎一切皆有可能。精美的書籍裝訂、踢踏舞或者飛機駕駛,這些技能都有自己的微精通。

改變一生只能做一件事的觀念,從微精通開始,全面贏回自己的生活吧!

來源:經濟之聲財經夜讀

微精通勝過1萬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