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憑祥古城友誼關,67歲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痛擊法國侵略者

憑祥地處廣西崇左市西南端,面積650平方公里,西、南兩面與越南接壤,有著長達97公里的邊界線,是中越邊境最大的口岸城市。

廣西憑祥古城友誼關,67歲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痛擊法國侵略者

憑祥設有兩關一卡十九隘口,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這座友誼關。歷史上,這座關樓先後五次被侵略者佔領,兩次毀於戰火,三次重修,它的命運也始終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向人們訴說著時代更迭,古城興衰。

廣西憑祥古城友誼關,67歲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痛擊法國侵略者

19世紀末,中國內憂外患,西方列強虎視眈眈。清光緒十一年,法國殖民者乘虛而入,從越南北部進攻廣西。清軍提督楊玉科不幸中炮身亡,鎮南關失陷,衝入憑祥的法軍大肆燒殺搶掠,邊民死傷無數。

廣西憑祥古城友誼關,67歲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痛擊法國侵略者

危亡之際,早已解甲歸田的67歲老將馮子材挺身而出,召集舊部組成十八營萃軍,抬棺出征。抱著與敵人誓死一戰的決心,奔赴戰場。當時朝廷有主和派佔上風,沒有給他組織軍隊,他只能依靠舊部和邊民。馮子材到達憑祥後,仔細勘察邊境地形,又四處招攬豪傑。

廣西憑祥古城友誼關,67歲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痛擊法國侵略者

當他聽說隘口附近的蒙家村,有位叫蒙大的獵戶武藝高強,便去登門拜訪。如今,蒙大的後裔依然生活在古城裡。蒙大,原名蒙恩仕,他身材魁梧,力大過人,能揮舞百斤重的大刀。

廣西憑祥古城友誼關,67歲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痛擊法國侵略者

這塊方0.4米,高0.5米,重達200斤的石柱,就是蒙大當年的練功石。蒙大在當地威望頗高,他振臂一呼,竟有數千勇士誓死追隨。“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世代生活在關城的憑祥人,自有驍勇善戰之能。

廣西憑祥古城友誼關,67歲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痛擊法國侵略者

當時,西方殖民者裝備精良,在洋槍洋炮構築的火力網下,裝備落後的清軍貿然出擊,無異於以卵擊石。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唯有智取,方有一線生機。關前隘一戰,蒙大率領幾百名憑祥士兵假扮屍體,埋伏在城牆前面的梅花坑裡。

廣西憑祥古城友誼關,67歲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痛擊法國侵略者

當法軍進入埋伏圈時,敢死隊一躍而起,與法軍近身廝殺。敵人的槍炮只能制遠,肉搏就比不上馬刀長矛。戰場上空槍炮驟息,刀劍鏗鏘。趁敵人慌亂之際,馮子材、劉永福、蘇元春的三路大軍,同時向法軍發動總攻。

廣西憑祥古城友誼關,67歲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痛擊法國侵略者

激戰中,憑祥百姓組成運輸隊,參加敢死隊,為清軍搶運武器,護送傷員。戰鬥最激烈的時候,他們就主動地帶著家裡的農具武器,包括鋤頭鐮刀,到戰場上去和清軍一起戰鬥。強虜犯邊,同仇敵愾。經此一戰,法軍傷亡慘重,退守越南。

廣西憑祥古城友誼關,67歲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痛擊法國侵略者

鎮南關大捷師晚清反抗侵略者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為了這場勝利,無數憑祥子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戰爭結束後,人們把犧牲將士的骸骨集葬在鎮南關一旁的山崗上,並在墳前立碑紀念,墓碑上鐫刻著大清萬人墳。這些為國捐軀的勇士,大多沒有能留下姓名,但他們的血肉和英魂,從此與莽莽青山融為一體日夜守望著這座千古雄關。

廣西憑祥古城友誼關,67歲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痛擊法國侵略者

中法戰爭結束後,廣西提督蘇元春統軍鎮守國門18年,督辦廣西邊防軍務時,他率領部眾修城牆、築炮臺。在一千多公里長的中越邊界線上,建成了一道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形成了今天蔚為壯觀的“連城要塞遺址”。

廣西憑祥古城友誼關,67歲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痛擊法國侵略者

憑祥段的大連城要塞,是防禦體系的關鍵所在,共有大型炮臺19座,配置克虜伯大炮13門,中炮臺13座,碉臺關隘不計其數,壁壘森嚴,固若金湯。在此後數十年間,為廣西邊境營造出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