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步一步唸書到大學,孩子還有其他出路嗎?

很多人都在吐槽現有以高考為指向的基礎教育制度,但是不得不說,至少在現階段,這種制度仍然是最公平的。

我今天要說的並非公平的問題,而是這種制度是否適應了社會的變革。1977年恢復高考,一共錄取人數不到30萬人,2019年高考錄取人數超過800萬。80年代的大學生畢業後的主要方向是公務員和國企工人,包分配。90年代的大學生畢業後的主要方向是大型私企和部分國企,自主擇業。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大學一次一次擴招,造成了大學生供大於求,很多人畢業即失業。那麼,孩子們辛辛苦苦十年寒窗考上大學,又花了四年學習各種過時的專業課,然後失業在家或者去從事根本不能展現所學的體力勞動,到底又有什麼意義呢?

除了一步一步唸書到大學,孩子還有其他出路嗎?

我們來看看今天的社會,一個剛剛出道的奶油小生在屏幕前扭扭屁股就能收入幾千萬,一個只會在手機前喊喊666的半文盲也能收入上億,一個沒念過幾天書去歐洲訓練幾年足球就能年薪幾百萬,一隊只會打王者榮耀的聯賽冠軍獎金上千萬……

除了一步一步唸書到大學,孩子還有其他出路嗎?

與此相對的是,一個985重點大學的本科畢業生月收入不到6000,一個普通大學的本科畢業生月收入3000,那些大專畢業的,高職畢業的,中專技校畢業的,更多人還是連工作都找不到回家啃老。

除了一步一步唸書到大學,孩子還有其他出路嗎?

到底是社會的現狀錯了,還是中國現有的教育體系錯了?

我兒子今年十四歲,初中二年級,每次考試班裡倒數第一,上課很認真,作業也完成的很好,可是因為成績不好,甚至自殘過幾次。前一段時間,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主動給他辦了退學,很多朋友勸我,再怎麼樣,也應該讓孩子把大學唸完,哪怕是個民辦大學混日子也行。

除了一步一步唸書到大學,孩子還有其他出路嗎?

人的一生很短,中學混六年,大學混四年,最美好的十年就這麼混過了,到底值不值得?退學後,我和兒子喝了一次酒,他第一次喝酒,二兩下肚,孩子也放開膽說了自己的想法,“爸爸,我不想這麼渾渾噩噩的過下去,我想做自己的事情,雖然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麼,但是我至少知道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

我很欣慰,至少兒子沒有頹廢,雖然他很喜歡學校,他也很喜歡那些同學(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可是他還是學會了放棄,明白了捨得。

國慶假期過後,兒子決定去學習軟件編程,因為我的公司一直在招聘軟件工程師,也許是覺得以後可以幫到我,所以他自己聯繫了一個軟件培訓學校,和那些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而選擇進修的哥哥姐姐們成了同學。

十天過去了,每天從早上8點上課到晚上11點,兒子從來沒有喊過累,第一次測試,他的成績竟然排在了班裡中游,他可是真正的零基礎呀,而他的同學,有很多是在大學期間學習計算機相關專業的。

其實,我一開始的打算僅僅是想讓他體驗一下社會的辛苦,然後重新回到中學去唸書,現在,我竟然有些改變主意了,也許,人生並不是只有念大學這一條路。

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