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北,從一頭駱駝開始

對甘肅的熟悉,是從一碗牛肉麵開始的,遍佈深圳的蘭州拉麵餐館,想讓人不記住都難。生平第一次站在蘭州的機場,全中國正沉浸在建國70年的歡慶節奏裡,正午時分,一城陽光,秋色滿地,心情跟灑了花兒似的怒放,一路順風,真是個好吉兆。走在蘭州的街道,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大概是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有著相似的城區輪廊,新的樓,舊的房,喧鬧的人群, 路邊的小吃攤,一樣不缺,先來一盤手抓羊肉,對蒼茫戈壁的期待更加忍不住。

走進西北,從一頭駱駝開始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黃。敦煌鳴沙山,因風吹沙丘造成沙粒產生空竹效應發出樂器般噏噏的聲響而得名,所以也叫音樂沙。為了看一場沙漠日出,星星還在眨眼的時候我們就出發。第一次走進沙漠,坐著駱駝,有點小緊張,生怕一鬆手就顛得摔下去。不過經過馴養的駱駝非常溫順,在我準備下駝背的時候,身後的駱駝不聽指令死活不蹲臥,卻好奇地伸頭蹭過來,我條件反射地身子後傾,它一直蹭磨,帶駱駝的師傅說可以撫摸,我才很小心地摸了一下,後來才知道駱駝一般不願意讓人去摸它鼻子,還會生氣得對人吐口水,喜歡你的時候才會讓你碰。駱駝的鼻栓都是系在前面駱駝的駝架上,就這樣形成了駝隊,想來也是極不舒服,一伸手的距離,我有點不忍心碰它。直到現在,我還會想起那頭歡快又個性的駱駝,但願在沙漠終年往復的行走中,它的每一天都能被善待。


流沙千里,無風也無煙,看似近在眼前的地方,可走起來相當吃力。當我站在沙頂上,天邊的那抹晨曦笑盈盈地走過來,鋪滿整個沙漠,突然有一種溫暖如春的感動。遼闊的大西北,我們只是匆匆一瞥的遊客,而千年以前的人是怎麼與漫漫風沙和平相處的,難以想象。旁邊的月牙泉就像上天遺落的一顆明珠,看似不起眼,可鑲嵌在飛沙揚礫的荒漠中,神奇得讓人相信神話都是真的。如今,我們以悠閒的姿態在黃沙中來回行走,看盡這大漠風光,豪邁的背後藏著多少輩人的努力和智慧,華夏五千年,我們從來不缺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從古至今皆如此。

走進西北,從一頭駱駝開始


看過無數色彩鮮明的影像圖片,當近在眼前時,忽然發現百聞不如一見說得都是內心最直接的落差反應。張掖丹霞,當真是前不見古人後只有遊客 的地質公園,看不到一棵綠樹,荒蕪的山脈群,土黃,泥紅,沙白交織在一起,奇峰連綿,或堅硬,或渾然,在烈日的普照下顯得遼闊和孤獨,兩旁的岩石錯落成峰,人站在那渺小如蟻,若不是景區,遺落至此那真是叫天不應的絕望。紅色的砂礫岩,在太陽鏡裡是棕紅色的,取下眼鏡顏色瞬間變淺,驚奇得我反覆試了幾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是壯觀,但那些被攝影后期加載過度的濃厚色彩飽和度照片誤導了多少人,反而淹沒了丹霞原本的歲月厚重。


這樣一個空曠深遠的地質公園,為了一飽眼福,我們穿梭在山谷中,太陽就像在一米以上的頭頂上方,直勾勾地灑下來,防曬帽,太陽鏡,遮面裹身全套防曬武裝,走在路上感到頭髮絲都要冒煙了,用火冒三丈來形容此地此刻真是恰到好處。所幸,很多人沒有留意的涼亭風鈴成了我此次最意外的喜悅,每個站點處都有這樣一個愜意的木涼亭,無數許願的風鈴掛在上面,哪怕是輕微的風絲兒,也能撥動出一串清脆的旋律,在耳朵邊不停縈繞,好像那些小心願都有了遠方的回應。

走進西北,從一頭駱駝開始


行走的路上,有70古來稀不懼高反的大爺,也有60多歲還去沙漠裡滑沙的北京阿姨,有陪著父親或母親出來玩的子女,還有很多兩袖清風一個人的旅行,活了一輩子的老人用開懷的笑聲告訴我,不要為了別人而活,就是最好的人生。時光苦短,不管是平淡或華麗,最終都是浮生一夢。遠行,不是為了到此一遊,而是去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看看不同的人生,才更懂得餘生可貴,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